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87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可用于藤本或灌木,包括种植区和网片两部分,种植区为一个种植容器,种植容器的底部为一活动式底板,短边一侧含有一活动拉环,方便拆卸操作。其余部分为一整体,容器两短边中部各含一连接管,每个连接管底部各含一插销,用于固定网片。网片整体呈网格状,两个长边采用钢筋代替,并在距离底边30cm、60cm、90cm、120cm、150cm处设置未封闭固定扣,用于固定枝条。容器和网片可根据实际情况组装或拆卸,灵活方便,种植容器底部为活动式底板,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脱盆与否,能较好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及外观。网片上的未封闭固定扣方便枝条固定,既保护枝条又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
本技术属于种植容器,具体是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园林领域用于网片造型的容器种类较多,但通常是一体式的,活动式鲜有见报。一体式的容器应用时经常会遇到脱盆伤苗的情况,这对需要即时出效果的景观工程会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公共场所。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网片造型容器对于植物的固定通常通过人工使用绳子或扎带绑扎,不仅耗时,还耗人力,人工操作不当还容易把枝条掰断,影响整体景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可用于藤本或灌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包括种植区和网片两部分,种植区为一个种植容器,所述的种植容器的底部为一活动底板,其余部分为一整体,容器两个短边中部各设置一个连接管,每个连接管底部各设置一个用于固定网片的插销,网片整体呈网格状,两个长边采用钢筋代替,并在距离底边30cm、60cm、90cm、120cm、150cm处设置用于固定枝条的未封闭固定扣。所述的活动底板设置有4个直径为1cm的漏水孔,漏水孔呈“一”字形排列,位于活动底板中心与长边平行的直线上。所述的活动底板沿短边一侧设置有一活动拉环,活动底板与活动拉环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种植容器为长方形,规格为30cm*50cm*30cm,种植容器底部具槽,槽内宽与活动底板的厚度一致,槽具翼,槽翼的宽度为6cm。所述的连接管呈圆形,长度为20-25cm,管壁厚0.5cm,连接管内壁直径与网片长边的钢筋外径一致,为1cm,连接管距离底部1cm处设置一圆形插销孔,直径为1cm,插销孔靠近网片内部一侧具有螺纹。所述的插销外径为1cm,一端具有0.5cm长的螺纹,一端具有与插销垂直的翼,宽度为0.5cm,具有翼的一端连有可供手拉的圆环,圆环为活动式。所述的网片呈网状,规格为50cm*180cm,孔隙规格为30cm*50cm,两侧长边为钢筋,长度为200-205cm,一端与网片齐平,另一端距离底部1cm处具一个直径为1cm内壁光滑的插销孔。所述的未封闭固定扣,呈270°圆弧形,圆弧的一点固定在网片网格的交叉点上,固定扣与网片的夹角呈30°-45°,固定扣的直径规格有3种,分别为3cm、2cm、1.5c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植容器容器和网片分装灵活方便,可根据实际情况组装或拆卸;2、该种植容器底部为活动式底板,应用时可不脱盆,直接抽出底板置于种植穴或地面即可,省去脱盆步骤,并能较好保证植物的外观;3、网片上含有未封闭固定扣,方便枝条固定,无需诸如绳子、塑料带等外物固定,即保护了枝条,又节省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1—钢筋;2—网片;3—未封闭固定扣;4—种植容器;5—连接管;6—插销;7—活动底板;8—活动拉环;9—漏水孔;10—槽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可用于藤本或灌木,包括种植区和网片2两部分,种植区为一种植容器4,种植容器4为长方形,一般规格为30cm*50cm*30cm,种植容器4的底部为一活动底板7,活动底板7含4个直径为1cm的漏水孔9,漏水孔9呈“一”字形排列,位于底板中心与长边平行的直线上。活动底板7沿短边一侧含有一活动拉环8,活动底板7与活动拉环8通过弹簧连接,不用时可向上沿容器外壁紧靠固定,使用时将其向外拉开即可。种植容器4底部具槽,槽内宽与活动底板7的厚度一致,槽具翼,槽翼10的宽度为6cm,连同底板一起承受基质以及植物的重量。种植容器4两个短边中部各含一个连接管5,连接管5呈圆形,长度为20-25cm,管壁厚0.5cm,连接管内壁直径与网片2长边的钢筋1外径一致,为1cm。每个连接管5底部各含一个用于固定网片的插销6,插销6外径为1cm,一端具有0.5cm长的螺纹,一端具有与插销垂直的翼,宽度为0.5cm,具有翼的一端连有一个可供手指拉的圆环,圆环为活动式,用于拆卸插销时方便操作。连接管5距离底部1cm处具一圆形插销孔,直径为1cm。插销孔靠近网片内部一侧具有螺纹,用于固定插销,避免在搬运过程中插销突然脱落而导致苗木受损。网片2整体呈网格状,规格为50cm*180cm,孔隙规格为10cm*30cm,两侧长边为钢筋1,长度为200-205cm,一端与网片2齐平,另一端距离底部1cm处具一个直径为1cm内壁光滑的插销孔,用于组装网片和容器时固定用。网片2在距离底边30cm、60cm、90cm、120cm、150cm处设置用于固定枝条的未封闭固定扣3。该未封闭固定扣3呈270°圆弧形,圆弧的一端固定在网片网格的交叉点上,固定扣与网片的夹角呈30°-45°,固定扣的直径规格有3种,分别为3cm、2cm、1.5cm,底下两排固定扣的直径为3cm,中间两排为2cm,最上面一排为1.5cm,方便枝条固定,无需诸如绳子、塑料带等外物固定,即保护了枝条,又节省了人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区和网片两部分,种植区为一个种植容器,所述的种植容器的底部为一活动底板,其余部分为一整体,容器两个短边中部各设置一个连接管,每个连接管底部各设置一个用于固定网片的插销,网片整体呈网格状,两个长边采用钢筋代替,并在距离底边30cm、60cm、90cm、120cm、150cm处设置用于固定枝条的未封闭固定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区和网片两部分,种植区为一个种植容器,所述的种植容器的底部为一活动底板,其余部分为一整体,容器两个短边中部各设置一个连接管,每个连接管底部各设置一个用于固定网片的插销,网片整体呈网格状,两个长边采用钢筋代替,并在距离底边30cm、60cm、90cm、120cm、150cm处设置用于固定枝条的未封闭固定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底板设置有4个直径为1cm的漏水孔,漏水孔呈“一”字形排列,位于活动底板中心与长边平行的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底板沿短边一侧设置有一活动拉环,活动底板与活动拉环通过弹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植物成活率的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容器为长方形,规格为30cm*50cm*30cm,种植容器底部具槽,槽内宽与活动底板的厚度一致,槽具翼,槽翼的宽度为6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伟莉高凯叶挺赵雅青王琳锋王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