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84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包括机架、分离机构、第一输出机构、第二输出机构和幼苗输入机构,其中幼苗输入机构用于自动向分离机构输送集群体幼苗;分离机构利将集群体幼苗逐个分离;第一输出机构用于接收从分离机构分离出来的个体苗,并向第二输出机构输送;第二输出机构用于接收第一输出机构输出的个体幼苗并利用第二输出机构线速度大于第一输出机构线速度拉大个体幼苗之间的距离,便于后续自动化机械捡拾,或输向下一级输送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将集群体幼苗逐个分离,不损伤幼苗的同时,提高分离效率,为自动上苗、移植提供辅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育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设施园艺技术的兴起,使许多工业上的技术得以运用到农业上,出现了大批园艺机械。育苗是设施园艺的重要生产活动,育苗生产的许多流程均实现了机械化,但没有涉及对集群体幼苗的分离。集群体幼苗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是组培生产出的幼苗,幼苗在组培瓶中就以集群体的形式存在;其二是部分育苗机械对种苗的一致性有要求,通过挑苗后形成了集群体幼苗,由于缺少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只能由人工逐一上苗,如半自动嫁接机等。其三是运输要求,穴盘苗占据大量空间,育苗企业为便于运输将穴盘苗收集成集群体幼苗。集群体幼苗个体差异大、枝叶相互缠绕,目前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分离。集群体幼苗生产涉及数量巨大,需要人工长时间单调重复分离动作,劳动强度非常大,且人工作业效率低,提高了育苗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效率高,不伤种苗的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集群体幼苗分离采用人工分离,存在工作量大,分离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包括机架、分离机构和第一输出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幼苗装载箱、隔板、阻隔组件、弧形送苗板、进气口、压电传感器和气路控制元件;所述幼苗装载箱安装于机架,所述幼苗装载箱的顶端开口,所述隔板将幼苗装载箱分隔成供苗室和分离室,所述供苗室远离分离室的一侧开有第一进苗口,所述第一进苗口的下方安装有弧形送苗板,所述弧形送苗板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隔板开有第二进苗口,所述弧形送苗板的底端与第二进苗口相配合,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二进苗口与分离室连通,所述阻隔组件用于封闭第二进苗口以将供苗室和分离室分隔,所述分离室的底板开有呈矩阵式排列的喷孔,每行相邻的喷孔间贴有压电传感器,各喷孔分别与相对应的气路控制元件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安装于机架,并与供苗室和分离室的顶端开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包括负压室、弹簧组件、输送皮带和输送皮带驱动件,所述负压室通过弹簧组件可调节地安装于机架,所述输送皮带环绕在负压室的外侧,并与负压室贴紧,所述输送皮带驱动件驱动输送皮带运动,所述负压室的底面正对幼苗装载箱的部分开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条形气流通孔,所述输送皮带开有若干个与条形气流通孔相配合的圆形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组件包括螺栓、螺母、垫圈和弹簧;所述负压室的两侧板安装有翼板,所述弹簧位于翼板的上端面,所述垫圈位于弹簧的上端面,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机架、翼板、弹簧和垫圈后与螺母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室的截面呈梯形,所述负压室的底面包括相连接的水平段和斜面段;所述水平段的至少部分正对分离室的顶端开口,且此部分水平段开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条形气流通孔,所述斜面段的至少部分正对供苗室的顶端开口,且此部分斜面段开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条形气流通孔。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皮带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轴、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所述主动轴位于远离斜面段的一侧,所述第一从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所述第一从动轴与主动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从动轴位于靠近斜面段的一侧,所述第二从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并位于水平段的下方,所述输送皮带环绕于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并通过第二从动轴至少贴紧于水平段和斜面段,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阻隔组件包括挡板和驱动气缸;所述进气口与隔板之间沿水平方向具有间隔,所述挡板可移动地设置于隔板靠近供苗室的一侧,所述挡板的厚度与间隔相配合,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端与挡板连接,以驱动挡板封闭或完全打开第二进苗口。进一步地,所述幼苗装载箱采用无色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监视相机,所述监视相机安装于机架,并朝向供苗室和分离室。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判断相机和剔苗气管;所述判断相机安装于机架的一侧,并朝向第一输出机构的底端面,所述剔苗气管安装于机架的另一侧,并靠近第一输出机构的底端面,所述供苗室的侧壁开有剔苗孔,所述剔苗气管的一端穿过此剔苗孔后与供苗室连通,所述剔苗气管的另一端接入正压气体。进一步地,所述气路控制元件包括正压气管和控制阀;各喷孔与相对应的正压气管连接,各个正压气管均安装有控制阀。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输出机构;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安装于机架,并位于第一输出机构的出苗端,所述第二输出机构的运行线速度大于第一输出机构。进一步地,还包括幼苗输入机构,所述幼苗输入机构的出苗端与第一进苗口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幼苗输入机构包括幼苗输入线和幼苗护板,所述幼苗输入线安装于机架,所述幼苗输入线的下料端与第一进苗口相对应,所述幼苗护板安装机架,并位于幼苗输入线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设置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中分离室的底部设置矩阵式排列的喷孔,采用矩阵式排列的喷孔利用多股气流规律性喷射使集群体幼苗悬浮、翻滚,至逐一分离,解决集群体幼苗相个体差异大、枝叶相互缠绕的问题;每行相邻的喷孔之间设置有压点传感器,利用压电传感器获取集群体幼苗在分离室底部的分布,智能控制气流喷射分离幼苗;本专利技术在分离、输送的过程中均采用气流控制幼苗运动,分离效率高,不伤种苗。2、本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中的第一输出机构具有负压室,利用负压室-输送皮带组合,收集分离室分离出的个体幼苗;还设置判断相机用于判断第一输出机构上的幼苗是否为个体苗;剔苗气管与判断相机相配合,用于剔除第一输出机构上不是个体苗的幼苗,以保证到达第二输出机构的幼苗均为个体。3、本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中的第二输出机构用于接收第一输出机构输出的个体幼苗,且第二输出机构的运行线速度大于第一输出机构,通过此设置拉大个体幼苗之间的距离,便于后续自动化机械捡拾,或输向下一级输送设备,有效将集群体幼苗逐个分离,为自动上苗、移植提供辅助。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的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中负压室通过弹簧组件安装于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的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为机架;2为分离机构;3为第一输出机构;4为幼苗装载箱;5为隔板;6为弧形送苗板;7为进气口;8为压电传感器;9为供苗室;10为分离室;11为第一进苗口;12为第二进苗口;13为喷孔;14为负压室;15为弹簧组件;16为输送皮带;17为条形气流通孔;18为圆形通孔;19为螺栓;20为螺母;21为垫圈;22为弹簧;23为水平段;24为斜面段;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分离机构和第一输出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幼苗装载箱、隔板、阻隔组件、弧形送苗板、进气口、压电传感器和气路控制元件;所述幼苗装载箱安装于机架,所述幼苗装载箱的顶端开口,所述隔板将幼苗装载箱分隔成供苗室和分离室,所述供苗室远离分离室的一侧开有第一进苗口,所述第一进苗口的下方安装有弧形送苗板,所述弧形送苗板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隔板开有第二进苗口,所述弧形送苗板的底端与第二进苗口相配合,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二进苗口与分离室连通,所述阻隔组件用于封闭第二进苗口以将供苗室和分离室分隔,所述分离室的底板开有呈矩阵式排列的喷孔,每行相邻的喷孔间贴有压电传感器,各喷孔分别与相对应的气路控制元件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安装于机架,并与供苗室和分离室的顶端开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分离机构和第一输出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幼苗装载箱、隔板、阻隔组件、弧形送苗板、进气口、压电传感器和气路控制元件;所述幼苗装载箱安装于机架,所述幼苗装载箱的顶端开口,所述隔板将幼苗装载箱分隔成供苗室和分离室,所述供苗室远离分离室的一侧开有第一进苗口,所述第一进苗口的下方安装有弧形送苗板,所述弧形送苗板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隔板开有第二进苗口,所述弧形送苗板的底端与第二进苗口相配合,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二进苗口与分离室连通,所述阻隔组件用于封闭第二进苗口以将供苗室和分离室分隔,所述分离室的底板开有呈矩阵式排列的喷孔,每行相邻的喷孔间贴有压电传感器,各喷孔分别与相对应的气路控制元件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安装于机架,并与供苗室和分离室的顶端开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包括负压室、弹簧组件、输送皮带和输送皮带驱动件,所述负压室通过弹簧组件可调节地安装于机架,所述输送皮带环绕在负压室的外侧,并与负压室贴紧,所述输送皮带驱动件驱动输送皮带运动,所述负压室的底面正对幼苗装载箱的部分开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条形气流通孔,所述输送皮带开有若干个与条形气流通孔相配合的圆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群体幼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室的截面呈梯形,所述负压室的底面包括相连接的水平段和斜面段;所述水平段的至少部分正对分离室的顶端开口,且此部分水平段开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条形气流通孔,所述斜面段的至少部分正对供苗室的顶端开口,且此部分斜面段开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条形气流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体幼苗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松谢忠坚姜德龙刘小耿初麒杨艳丽郑子豪何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