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758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键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包括:第一薄膜层、第二薄膜层、传感器、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其中:所述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层之间,用于发射激励信号;所述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层之间,用于接收所述激励信号,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互电容;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感应电极连接,用于依据所述感应电极接收的激励信号检测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量,依据电容量的变化确定所述按键是否被激活。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实现结构以及制作工艺简单的键盘,且防尘防水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键盘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键盘。
技术介绍
如今,人们在工作生活期间长期使用键盘,因此对于键盘的要求日益增高。现有技术中的薄膜键盘通常采用开关结构,即弹性元件压迫上层线路,上层线路变形并与下层线路接触导通,产生信号。而开关结构由于需要中层薄膜形成空腔,导致工艺复杂,防水防尘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键盘,结构以及制作工艺简单,防尘防水性能优异。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键盘,包括包括按键、按键线路和底板,所述按键线路包括:第一薄膜层、第二薄膜层、传感器、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其中:所述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层之间,用于发射激励信号;所述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层之间,用于接收所述激励信号,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互电容;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感应电极连接,用于依据所述感应电极接收的激励信号检测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量,依据电容量的变化确定所述按键是否被激活。具体的,所述按键包括:伸缩件,用于在受到朝向所述第一薄膜层的外力时,在外力的方向上进行压缩,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的第一侧,所述驱动电极以及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薄膜层的第二侧。具体的,所述按键包括:第一导体,用于替代手指提供所述所述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变化,设置于所述伸缩件与所述第一薄膜层之间。具体的,所述按键包括:受力平面,第一侧用于承受外力;所述伸缩件,位于所述受力平面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薄膜层的第一侧之间。具体的,所述按键包括:第二导体,用于替代手指提供所述所述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变化,设置于所述伸缩件与所述受力平面之间。具体的,所述按键包括:第三导体,用于替代手指提供所述所述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变化,设置于所述伸缩件与所述受力平面之间。具体的,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激励信号的传输路径处于所述受力平面的第二侧内。具体的,所述受力平面受外力带动所述伸缩件压缩后,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部分激励信号的传输路径处于所述受力平面的第一侧。具体的,所述感应电极包括: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均用于接收所述驱动电极发射的激励信号。具体的,所述驱动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之间连线的中点上。具体的,所述驱动电极设于第三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之间。具体的,所述底板为导电材质。具体的,所述底板还可为非导电材质。所述第二薄膜层与底板之间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为添加导电成分的胶体。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本技术提供的键盘的按键采用电容式结构,即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形成互电容,可以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所述按键是否被激活。采用电容式结构的键盘,结构以及制作工艺简单,且防尘防水性能优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键盘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键盘按键被按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键盘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键盘按键被按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键盘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键盘按键受外力时的电容变化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键盘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第一薄膜层30、第二薄膜层40、传感器、驱动电极10和感应电极20,其中:所述驱动电极10,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30与所述第二薄膜层40之间,用于发射激励信号;所述感应电极20,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30与所述第二薄膜层40之间,用于接收所述激励信号,与所述驱动电极10之间形成互电容;所述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与所述感应电极20连接,用于依据所述感应电极20接收的激励信号检测所述驱动电极10与所述感应电极20之间的电容量,根据所述电容量的变化确定所述按键是否被激活。在具体实施中,图1所展示的为按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键盘可以包括多个按键。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薄膜层30和第二薄膜层40可以按照大体相互平行的方式设置,驱动电极10和感应电极20可以按照图1所展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30与所述第二薄膜层40之间,驱动电极10、感应电极20可以分别与第一薄膜层30、第二薄膜层40相贴合或连接。在具体实施中,驱动电极10和感应电极20形成了电容的两极,即驱动电极10和感应电极20之间形成了电容,在手指触碰到电容或电容的附近时,可以影响触碰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在具体实施中,传感器与所述感应电极20连接,用于依据所述感应电极接收的激励信号,检测所述驱动电极10与所述感应电极20之间的电容量,在手指按压按键时,手指可以接触到激励信号的传输路径,影响到所述激励信号的传输,进而影响所述驱动电极10与所述感应电极20之间的电容量,并可以依据电容量的变化确定所述按键是否被激活,即按键是否被按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容量的变化到达何种程度时可以确定按键是否被激活,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设定。参阅图2,本技术提供的键盘按键被按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中,检测驱动电极10和感应电极20之间电容量的方式是,驱动电极10发射激励信号,感应电极20接收所述激励信号,在手指按压按键时,可以影响部分激励信号的传输,据此感应电极20在按键被触碰时所接收的激励信号,与按键在未被触碰时所接收的激励信号不同,传感器依据激励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驱动电极10与感应电极20之间的电容量的变化,进而可以依据所述电容量的变化确定所述按键是否被激活,即按键是否被触碰或按压。在具体实施中,激励信号的传输路径即为图1、图2中的虚线部分。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包括:伸缩件,用于在受到朝向所述第一薄膜层的外力时,在外力的方向上进行压缩,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的第一侧,所述驱动电极以及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薄膜层的第二侧。在具体实施中,在手指向按键施力时,伸缩件50被压缩,手指靠近驱动电极10和感应电极20的附近,即接触到驱动电极10和感应电极20之间激励信号的传输路径,驱动电极10和感应电极20之间的电容量产生变化。在手指停止向按键施力时,伸缩件50恢复到原始状态。在具体实施中,伸缩件50可以为弹性元件,也可以为其他可以实现伸缩功能的结构。在具体实施中,伸缩件50和第一薄膜层30之间可以设置有其他层级,包括底板、薄膜衬底等。参阅图3,其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键盘按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按键包括:第一导体70,用于替代手指提供所述所述驱动电极10与感应电极20之间的电容量变化,设置于所述伸缩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键盘,包括按键、按键线路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线路包括:第一薄膜层、第二薄膜层、传感器、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其中:/n所述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层之间,用于发射激励信号;/n所述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层之间,用于接收所述激励信号,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互电容;/n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感应电极连接,用于依据所述感应电极接收的激励信号检测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量,依据电容量的变化确定所述按键是否被激活;所述电容量的变化是由所述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与上方的手指之间的距离变化同步产生,与按压打字动作同步;/n所述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之间设有第三薄膜层,所述驱动电极设于第三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之间;所述底板为非导电材质;所述第二薄膜层与底板之间设有导电层。/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7 CN 20192076799901.一种键盘,包括按键、按键线路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线路包括:第一薄膜层、第二薄膜层、传感器、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其中:
所述驱动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层之间,用于发射激励信号;
所述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与所述第二薄膜层之间,用于接收所述激励信号,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互电容;
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感应电极连接,用于依据所述感应电极接收的激励信号检测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量,依据电容量的变化确定所述按键是否被激活;所述电容量的变化是由所述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与上方的手指之间的距离变化同步产生,与按压打字动作同步;
所述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之间设有第三薄膜层,所述驱动电极设于第三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之间;所述底板为非导电材质;所述第二薄膜层与底板之间设有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伸缩件,用于在受到朝向所述第一薄膜层的外力时,在外力的方向上进行压缩,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的第一侧,所述驱动电极以及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薄膜层的第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第一导体,用于替代手指提供所述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变化,设置于所述伸缩件与所述第一薄膜层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锋张清邹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