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71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涉及避雷器领域。该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包括避雷器主体、方形套筒、不锈钢引流环和固定块,方形套筒固定连接在避雷器主体的顶部,不锈钢引流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侧壁,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柱,方形套筒设有方形槽,方形套筒的侧壁设有与限位块相对应的卡紧机构。该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实现了在避雷器主体上安装不锈钢引流环时,由于卡柱设置为方形,因此插入卡柱到方形套筒内时不会发生旋转,即对其安装角度进行定位,通过卡紧机构的设置能够节约工作人员对不锈钢引流环的更换时间,操作简单便捷,卡紧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
本技术涉及避雷器
,具体为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
技术介绍
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包括避雷器主体(限流原件)、引流环和连接件,其使用时与绝缘子并联,当供电系统正常工作时,由于引流环与高压导线存在一定的间隙,避雷器主体正常工作无功耗、无电流产生,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当直击雷电或感应雷电作用于高压导线时,通过引流环引入避雷器主体,迅速滤除多余电荷,并切断工频续流,将能量瞬间释放,起到保护电器的作用,从而避免了绝缘子的闪络或击穿、高压导线的烧伤和供电系统的频繁跳闸等现象的发生,以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在现有技术中,引流环的安装一般采用螺栓进行拧紧,而使用螺栓拧紧时,很容易造成引流环旋转,工作人员需要用手将其进行定位,进而安装成指定角度,非常不方便,而且长时间使用的引流环在需要对其更换时,现有的固定方式更换时间长,操作繁琐,耗费大量工作人员的时间,不能满足需求,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包括避雷器主体、方形套筒、不锈钢引流环和固定块,所述避雷器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方形套筒固定连接在避雷器主体的顶部,所述不锈钢引流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侧壁,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方形套筒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卡柱相对应的方形槽,所述卡柱活动插接在方形槽内,所述方形套筒的侧壁设有与限位块相对应的卡紧机构。优选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轴座和转杆,所述轴座固定连接在方形套筒的侧壁,所述轴座远离方形套筒的一侧设有与转杆相对应的卡槽,所述转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卡槽内。优选的,所述轴座的卡槽内插接有销轴,所述销轴依次穿过轴座和转杆的侧壁并固定。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与挡板相对应的矩形槽,所述挡板活动卡接在矩形槽内。优选的,所述挡板与轴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方形套筒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转杆的侧壁固定相连,且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底面与方形套筒的顶面大小相同,所述限位块的下表面与方形套筒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方形槽的深度大于卡柱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底部与矩形槽的底壁相贴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通过设置避雷器主体、方形套筒、不锈钢引流环、固定块、限位块、卡柱和卡紧机构,实现了在避雷器主体上安装不锈钢引流环时,由于卡柱设置为方形,因此插入卡柱到方形套筒内时不会发生旋转,即对其安装角度进行定位,在长时间使用不锈钢引流环时,不锈钢引流环可能发生损坏,通过卡紧机构的设置能够节约工作人员对不锈钢引流环的更换时间,操作简单便捷,卡紧效果好,满足使用者需求。2、该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设置的弹簧能够保证对转杆具有一个拉力,从而实现转杆对挡板具有一个力,使得挡板稳定的与矩形槽的底壁相抵,进而实现对限位块的固定,保证了卡紧机构的稳定性,既保证了装置的正常使用,防止出现不锈钢引流环固定不好而出现的意外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方形槽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卡柱结构图。图中:1、避雷器主体;101、安装架;2、方形套筒;201、方形槽;3、不锈钢引流环;4、固定块;5、限位块;501、矩形槽;502、卡柱;6、轴座;601、销轴;7、转杆;701、压板;702、挡板;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如图1-4所示,包括避雷器主体1、方形套筒2、不锈钢引流环3和固定块4,避雷器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01,方形套筒2固定连接在避雷器主体1的顶部,不锈钢引流环3固定连接在固定块4的侧壁,固定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限位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柱502,方形套筒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卡柱502相对应的方形槽201,卡柱502活动插接在方形槽201内,方形套筒2的侧壁设有与限位块5相对应的卡紧机构,通过设置避雷器主体1、方形套筒2、不锈钢引流环3、固定块4、限位块5、卡柱502和卡紧机构,实现了在避雷器主体1上安装不锈钢引流环3时,由于卡柱502设置为方形,因此插入卡柱502到方形套筒2内时不会发生旋转,即对其安装角度进行定位,在长时间使用不锈钢引流环3时,不锈钢引流环3可能发生损坏,通过卡紧机构的设置能够节约工作人员对不锈钢引流环3的更换时间,操作简单便捷,卡紧效果好,满足使用者需求。卡紧机构包括轴座6和转杆7,轴座6固定连接在方形套筒2的侧壁,轴座6远离方形套筒2的一侧设有与转杆7相对应的卡槽,转杆7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卡槽内,轴座6的形状为中间带有卡槽的两块板组成,或者也可由U形板构成。轴座6的卡槽内插接有销轴601,销轴601依次穿过轴座6和转杆7的侧壁并固定,设置销轴601便于转杆7转动连接在轴座6的卡槽内。转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701,转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702,限位块5上开设有与挡板702相对应的矩形槽501,挡板702活动卡接在矩形槽501内,通过设置压板701便于对转杆7的一端进行按压,进而使得压板701运动。挡板702与轴座6之间设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与方形套筒2的侧壁固定相连,弹簧8的另一端与转杆7的侧壁固定相连,且弹簧8处于拉伸状态,设置的弹簧8能够保证对转杆7具有一个拉力,从而实现转杆7对挡板702具有一个力,使得挡板702稳定的与矩形槽501的底壁相抵,进而实现对限位块5的固定,保证了卡紧机构的稳定性,既保证了装置的正常使用,防止出现不锈钢引流环3固定不好而出现的意外情况。限位块5的底面与方形套筒2的顶面大小相同,限位块5的下表面与方形套筒2的上表面相贴合,方形槽201的深度大于卡柱502的长度。挡板702的底部与矩形槽501的底壁相贴合。工作原理:使用者使用时,可实现快速对不锈钢引流环3的拆装或更换,首先,使用者可通过安装架101将避雷器主体1固定在电气上,然后在安装不锈钢引流环3时,可按压压板701,压板701进而带动转杆7沿着销轴601旋转在轴座6的卡槽内,转杆7带动挡板702运动并翘起,转杆7还会使得弹簧8拉伸,当压板701与方形套筒2的侧壁接触时,此时挡板702翘起来,此时手持固定块4,并向下按压卡柱502将卡柱502对准方形槽201并向下插入,当限位块5的下表面与方形套筒2的上表面相贴合时,此时松手压板701,弹簧8压缩并带动转杆7转动,转杆7带动挡板702卡紧在矩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包括避雷器主体(1)、方形套筒(2)、不锈钢引流环(3)和固定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01),所述方形套筒(2)固定连接在避雷器主体(1)的顶部,所述不锈钢引流环(3)固定连接在固定块(4)的侧壁,所述固定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柱(502),所述方形套筒(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卡柱(502)相对应的方形槽(201),所述卡柱(502)活动插接在方形槽(201)内,所述方形套筒(2)的侧壁设有与限位块(5)相对应的卡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包括避雷器主体(1)、方形套筒(2)、不锈钢引流环(3)和固定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01),所述方形套筒(2)固定连接在避雷器主体(1)的顶部,所述不锈钢引流环(3)固定连接在固定块(4)的侧壁,所述固定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柱(502),所述方形套筒(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卡柱(502)相对应的方形槽(201),所述卡柱(502)活动插接在方形槽(201)内,所述方形套筒(2)的侧壁设有与限位块(5)相对应的卡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包括轴座(6)和转杆(7),所述轴座(6)固定连接在方形套筒(2)的侧壁,所述轴座(6)远离方形套筒(2)的一侧设有与转杆(7)相对应的卡槽,所述转杆(7)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放电间隙交流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6)的卡槽内插接有销轴(601),所述销轴(601)依次穿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剑峰李昌应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七星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