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66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涉及接线装置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扳手先与胶盖连接,胶盖再与主体连接,在实际装配与使用时,胶盖受力比较大,容易后退造成配件结合不够紧密,卡脚容易断,并且在使用时存在不稳定性,出现扳手打滑卡顿异常等现象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内腔内的接线端子、设置于主体端面的胶盖以及扳手,其中:主体的内腔侧壁上设有盲孔槽和轨道,轨道位于盲孔槽的顶部;接线端子包括止挡位,止挡位与盲孔槽的端面接触;扳手,包括凸柱,凸柱伸入主体的内腔内部,并且凸柱在轨道内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现有快速扳手式接线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
本技术涉及接线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
技术介绍
普通接线器是用螺丝压紧线的方式连接导线,使用时需借助螺丝刀类工具,操作不够方便,目前快速接线器有端面接钮式,侧面按钮式,扳手式几种方式。现有快速扳手式接线器,主要是由五金接线端子、主体、扳手和胶盖四部分组成,五金接线端子的弹片上做一个内凹的成型,扳手底部尖端有一个圆弧与之配合旋摆,扳手扳起时将弹片夹口顶开形成开口,以便插入或退出导线;扳手中间做一个大空位,胶盖做一个细长悬壁穿过扳手中间空位与之配合;然后在胶盖悬壁的端面处做一个小卡扣卡入主体,以此来装配连接。现有快速扳手式接线器装配过程采用,先把五金接线端子装入主体,再将扳手套入胶盖,然后胶盖附上扳手一起套上主体。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扳手先与胶盖连接,胶盖再与主体连接,在实际装配与使用时,胶盖受力比较大,容易后退造成配件结合不够紧密,且卡脚容易断,并且在使用时存在不稳定性,出现扳手打滑卡顿异常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扳手先与胶盖连接,胶盖再与主体连接,在实际装配与使用时,胶盖受力比较大,容易后退造成配件结合不够紧密,且卡脚容易断,并且在使用时存在不稳定性,出现扳手打滑卡顿异常等现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腔内的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主体端面的胶盖以及扳手,其中:所述主体的内腔侧壁上设有盲孔槽和轨道,所述轨道位于所述盲孔槽的顶部;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止挡位,所述止挡位与所述盲孔槽的端面接触;所述扳手包括凸柱,所述凸柱伸入所述主体的内腔内部,并且所述凸柱在所述轨道内运动。优选地,所述扳手包括一体成型的扳手本体、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均位于所述扳手本体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均设置所述凸柱,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均伸入所述主体的内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扳手本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扳手本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凹面。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包括铜片,所述铜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弹片,所述止挡位设置于所述铜片的端部,所述铜片上还设有卡点,所述卡点卡入所述盲孔槽内。优选地,所述弹片上设有V形结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均设有尖端,所述尖端的端部设置为圆弧。优选地,所述主体内侧壁上还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盲孔槽的上方,所述扳手还包括凸点,所述凸点设置于所述扳手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凸点卡入所述开口内。优选地,所述主体的边沿设有窗口,所述胶盖的外沿设有卡脚,所述卡脚卡入所述窗口内。优选地,所述胶盖的内端面与所述接线端子仿形设置。优选地,所述胶盖的内端面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伸入所述主体内腔的内部。优选地,所述胶盖上还设有导线接口识别标记区,多个所述导线接口识别标记区之间设置分隔条,所述导线接口识别标记区设置于所述胶盖外侧的表面,所述导线接口识别标记区上设有导线接口识别标记。本技术提供的快速扳手式接线器,使用时,先把接线端子装入主体内,再将扳手从主体的两端插入主体内,然后将胶盖从主体的两端装入主体内,即可快速完成装配,扳手不需要先套入胶盖,而是直接插入主体的方式,在实际装配与使用时,虽然主体受力较大,但是主体内腔两侧无悬壁配合,强度非常好,通过在扳手两侧设计凸柱,主体内腔两侧设计轨道,扳手在扳起与回扳过程,两侧凸柱始终在轨道内滑动,运动轨迹非常稳定,在实际使用时不会出现扳手打滑与卡顿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快速扳手式接线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快速扳手式接线器一实施例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快速扳手式接线器一实施例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快速扳手式接线器一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快速扳手式接线器一实施例的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11、盲孔槽;12、轨道;13、窗口;14、开口;2、接线端子;21、铜片;22、弹片;211、止挡位;212、卡点;221、V形结构;3、扳手;31、第一侧壁;311、凸柱;312、尖端;32、第二侧壁;33、扳手本体;34、凹面;331、凸点;4、胶盖;41、卡脚;42、凸台;43、导线接口识别标记区;44、分隔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此快速扳手式接线器包括主体1、设置于主体1内腔内的接线端子2、设置于主体1端面的胶盖4以及扳手3,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主体1的两端面均设置胶盖4,接线端子2包括三个,三个接线端子2均设置于主体1的内部。其中:图3是本实施例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主体1的内腔侧壁上设有盲孔槽11和轨道12,轨道12位于盲孔槽11的顶部,主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轨道12设置为矩形槽轨道,并且每一个盲孔槽11的一端对应设置有两个矩形槽轨道,分别位于盲孔槽11的顶端,并且两个轨道12相对于盲孔槽11对称设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轨道12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的形状,确保轨道12与扳手3上的凸柱311配合并且使用稳定可靠即可;接线端子2包括止挡位211,止挡位211与盲孔槽11的端面接触;扳手3,包括凸柱311,凸柱311伸入主体1的内腔内部,并且凸柱311在轨道12内运动,此快速扳手式接线器的装配步骤为:先把接线端子2装入主体1内,再将扳手3从主体1的两端插入主体1内,然后将胶盖4从主体1的两端装入主体1内,即可快速完成装配,扳手3不需要先套入胶盖4,而是直接插入主体1的方式,在实际装配与使用时,虽然主体1受力较大,但是主体1内腔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腔内的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主体端面的胶盖以及扳手,其中:/n所述主体的内腔侧壁上设有盲孔槽和轨道,所述轨道位于所述盲孔槽的顶部;/n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止挡位,所述止挡位与所述盲孔槽的端面接触;/n所述扳手包括凸柱,所述凸柱伸入所述主体的内腔内部,并且所述凸柱在所述轨道内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腔内的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主体端面的胶盖以及扳手,其中:
所述主体的内腔侧壁上设有盲孔槽和轨道,所述轨道位于所述盲孔槽的顶部;
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止挡位,所述止挡位与所述盲孔槽的端面接触;
所述扳手包括凸柱,所述凸柱伸入所述主体的内腔内部,并且所述凸柱在所述轨道内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包括一体成型的扳手本体、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均位于所述扳手本体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均设置所述凸柱,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均伸入所述主体的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扳手本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扳手本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扳手式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铜片,所述铜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弹片,所述止挡位设置于所述铜片的端部,所述铜片上还设有卡点,所述卡点卡入所述盲孔槽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惟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