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梁、电池系统箱和电动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364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模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横梁、电池系统箱和电动汽车。一种用于电池系统箱的横梁,所述横梁包括横向延伸的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底部设置有用于贯穿液冷板上的第一通孔以与电池系统箱的箱体的底壁连接的支撑座,以使得所述液冷板穿过所述横梁本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横梁,横梁底部设置有支撑座以支撑横梁,使得横梁放置在电池系统箱箱体上;支撑座贯穿液冷板,使得液冷板可以穿过横梁底部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原有分块的液冷板通过管道相连;该横梁增大了液冷板的换热面积,减少接头和液冷板的流阻,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梁、电池系统箱和电动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模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横梁、电池系统箱和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温度高低对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整体性能,包括电池的容量、功率、充放电效率、安全性和寿命等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现有的电池箱,横梁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箱体内部的;横梁两侧的液冷板通过管道相连通。在现有新能源电池系统中,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为保证箱体的强度,箱体内部的横梁往往会影响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布置和减少有效接触面积,而热管理系统需要尽可能增大液冷板与电芯的接触面积,常见的箱体结构因为横梁与箱体焊接不可拆分且占用液冷板面积,不但热管理系统中液冷区域面积减少,接头增加,流阻增大,流道布置受限,而且多接头增加了液冷系统泄露的内部短路风险,从而造成电池系统充放电性能差、压差大,内阻大,内部短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液冷板接头多,散热能力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系统箱的横梁,所述横梁包括横向延伸的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底部设置有用于贯穿液冷板上的第一通孔以与电池系统箱的箱体的底壁连接的支撑座,以使得所述液冷板穿过所述横梁本体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支撑座设置为多个,并沿着所述横梁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优选的,所述横梁本体上形成有竖向柱,所述竖向柱的上端端面用于支撑电池系统箱的箱盖,竖向柱的底部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外边沿处形成有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定位孔。优选的,所述横梁本体的横向两端分别形成有连接孔。优选的,所述横梁本体为中空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横梁本体为压铸铝合金横梁。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系统箱,包括箱体、液冷板和上述任意一种所述横梁,其中,所述液冷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壁上,所述液冷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座贯穿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箱体的底壁连接,所述液冷板穿过所述横梁本体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电池系统箱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形式:形式一: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箱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所述液冷板定位在所述弹性支撑和所述横梁本体的底部之间,所述液冷板能够在竖向外力和所述弹性支撑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竖向移动;形式二:所述液冷板上形成有延伸的凹槽,第一通孔形成在凹槽的槽底壁上,所述横梁本体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横梁本体的底部接触凹槽的槽底壁。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电池系统箱。本技术所述的横梁,横梁底部设置有支撑座以支撑横梁,使得横梁放置在电池系统箱箱体上;支撑座贯穿液冷板,使得液冷板可以穿过横梁底部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原有分块的液冷板通过管道相连;该横梁增大了液冷板的换热面积,减少接头和液冷板的流阻,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梁在电池系统箱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横梁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液冷板、弹性支撑和导热垫的位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横梁本体,2-固定螺栓,3-角撑,4-导热垫,5-弹性支撑,6-液冷板,7-箱体,8-支撑座,9-加强筋,10-竖向柱,11-连接孔,12-定位孔,13-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系统箱的横梁,所述横梁包括横向延伸的横梁本体1,所述横梁本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贯穿液冷板6上的第一通孔以与电池系统箱的箱体7的底壁连接的支撑座8,以使得所述液冷板6穿过所述横梁本体1的底部。本技术所述的横梁,横梁底部设置有支撑座以支撑横梁,使得横梁放置在电池系统箱箱体上;支撑座贯穿液冷板,使得液冷板可以穿过横梁底部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原有分块的液冷板通过管道相连;该横梁增大了液冷板的换热面积,减少接头和液冷板的流阻,提高散热效率。优选的,所述支撑座8设置为多个,并沿着所述横梁本体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支撑座8可以建立起电池系统箱均匀的内部架构,结构稳定,减少外力对箱体内零件的损坏。优选的,所述横梁本体1上形成有竖向柱10,所述竖向柱10的上端端面用于支撑电池系统箱的箱盖,竖向柱的底部设置为所述支撑座8。横梁本体1在竖直方向上利用竖向柱10来形成电池系统箱的支架,竖向柱上下两端分别抵住电池系统箱上下两端,以抵御外界冲击力,保护电池系统箱内部稳定。优选的,所述支撑座8的外边沿处形成有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定位孔12。所述电池系统箱底壁上相应设置有相应的凸起销,以使得所述凸起销插入所述定位孔12,实现横梁本体1的较精确的定位;以便于后续横梁本体1的固定安装。同时,销孔定位也限制了横梁本体1在周向上的运动,使得横梁本体1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横梁本体1的横向两端分别形成有连接孔11。优选的,所述横梁本体1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对角撑3连接在箱体7侧壁上。使得横梁本体1两端也与电池系统箱进行固定,进一步加固横梁本体1。优选的,所述横梁本体1为中空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加强筋9。加强筋9可以增强所述横梁本体1的抗冲击能力,进一步增强电池系统箱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横梁本体1为压铸铝合金横梁。经由压铸法所制造出来的铸件,材料的抗拉强度较高,对于横梁本体1作为架构支撑保护电池系统箱有更积极的意义。优选的,所述横梁本体1上设置有螺栓孔13,所述横梁本体1通过与所述螺栓孔13相配合的固定螺栓2与所述箱体7连接;进一步加强横梁本体1与电池系统箱箱体的连接。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系统箱,包括箱体7、液冷板6和上述任意一种所述横梁,其中,所述液冷板6设置在所述箱体7的底壁上,所述液冷板6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座8贯穿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箱体7的底壁连接,所述液冷板6穿过所述横梁本体1的底部。本技术所述的横梁,横梁底部设置有支撑座以支撑横梁,使得横梁放置在电池系统箱箱体上;支撑座贯穿液冷板,使得液冷板可以穿过横梁底部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原有分块的液冷板通过管道相连;该横梁增大了液冷板的换热面积,减少接头和液冷板的流阻,提高散热效率。优选的,所述电池系统箱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形式:形式一:所述液冷板6与所述箱体7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5,所述液冷板6定位在所述弹性支撑5和所述横梁本体1的底部之间,所述液冷板6能够在竖向外力和所述弹性支撑5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竖向移动;在电池系统箱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液冷板6因为颠簸会产生磨损,弹性支撑5起到了减震的作用,减少液冷板6的磨损,提高电池模块使用寿命。相应的,为了避免液冷板6在移动中产生滑动;所述电池系统箱底壁上设置有销体,所述液冷板6上开设有相应的孔洞,以限定所述液冷板6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形式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系统箱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横向延伸的横梁本体(1),所述横梁本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贯穿液冷板(6)上的第一通孔以与电池系统箱的箱体(7)的底壁连接的支撑座(8),以使得所述液冷板(6)穿过所述横梁本体(1)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系统箱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横向延伸的横梁本体(1),所述横梁本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贯穿液冷板(6)上的第一通孔以与电池系统箱的箱体(7)的底壁连接的支撑座(8),以使得所述液冷板(6)穿过所述横梁本体(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8)设置为多个,并沿着所述横梁本体(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1)上形成有竖向柱(10),所述竖向柱(10)的上端端面用于支撑电池系统箱的箱盖,所述竖向柱(10)的底部设置为所述支撑座(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8)的外边沿处形成有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定位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1)的横向两端分别形成有连接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1)为中空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加强筋(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杰许财福蒋思文樊耀兵
申请(专利权)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