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锂电池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63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锂电池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车用锂电池总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限定有安装腔,所述箱体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电连接,所述电芯模组包括:锂离子电池模块,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由多个锂离子电池串并联组成;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为低温型聚合物材料件,所述包覆层设在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周围以包覆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与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用锂电池总成,提升了车用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提升了蓄电池低温起动放电性能,增强车辆低温起动性能,减小蓄电池体积,使车用蓄电池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锂电池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锂电池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由于材料原因,存在着能量密度小,低温放电能力弱,循环寿命短,且对环境不友好等缺点。目前,多数汽车起动用的24V蓄电池多采用两块12V铅酸蓄电池串联而成,分别安装在车身或蓄电池支架上,蓄电池重量大、安装结构件多,低温放电能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锂电池总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用锂电池总成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用锂电池总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限定有安装腔,所述箱体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电连接,所述电芯模组包括:锂离子电池模块,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由多个锂离子电池串并联组成;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为低温型聚合物材料件,所述包覆层设在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周围以包覆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与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由6Ah低温型倍率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7串20并组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设在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上方,所述下板体设在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下方;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的周向上且与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分别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为上端敞开的长方体壳,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分别设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盖体,所述盖体形成为矩形盖,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相连以限定出所述安装腔。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钣金材料件。进一步地,所述车用锂电池总成还包括: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上板体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车用锂电池总成还包括:压板件,所述压板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绝缘板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车用锂电池总成还包括:两个拉手,两个所述拉手相互平行地设在所述盖体上。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用锂电池总成。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锂电池总成,提升了车用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提升了蓄电池低温起动放电性能,增强车辆低温起动性能,减小蓄电池体积,使车用蓄电池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锂电池总成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车用锂电池总成100;壳体10;盖体11;正极柱12;负极柱13;电芯模组20;绝缘板30;压板件40;拉手5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锂电池总成10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锂电池总成100包括箱体和电芯模组20。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箱体内限定有安装腔,箱体上设有正极柱12和负极柱13,电芯模组20设在安装腔内且与正极柱12和负极柱13电连接,电芯模组20包括锂离子电池模块、包覆层和保险丝,锂离子电池模块由多个锂离子电池串并联组成,包覆层为低温型聚合物材料件,包覆层设在锂离子电池模块周围以包覆锂离子电池模块,保险丝与锂离子电池模块相连。具体而言,车用锂电池总成100主要由箱体和电芯模组20组成,其中,电芯模组20放置在箱体内,电芯模组20包括锂离子电池模块、包覆层和保险丝,锂离子电池模块由多个低温型倍率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锂离子电池)串并联组成,锂离子电池模块外面采用低温型聚合物包覆层进行软包裹,内置大电流保险丝,进行短路保护。低温型倍率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作为能量源,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组合,利用锂离子电芯相对热容小,大电流时自身内阻产生热量升温,保证电芯模组20在低温条件下大电流放电温度上升,消除极低温对电芯模组20性能衰减的影响,保证电芯模组20放电性能;车用蓄电池的低温放电能力得到提升,低温条件下车用锂电池总成100升温快,通过起动电流能够使自身温度达到正常放电温度,可以多次反复起动。同时,通过采用多个锂离子电池串并联的方式,实现24V电芯模组20一体化。利用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实现电芯模组20的轻量化及小型化。车用锂电池总成100与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相比,同等容量的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大幅提升,重量降低30%。车用锂电池总成100重量轻,体积小,方便安装。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锂电池总成100,提升了车用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提升了蓄电池低温起动放电性能,增强车辆低温起动性能,减小蓄电池体积,使车用蓄电池轻量化。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锂离子电池模块由6Ah低温型倍率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7串20并组合而成。具体而言,锂离子电池模块选用6Ah低温型倍率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7串20并,电池容量120Ah,电压范围18V~29.4V,工作温度范围-41℃~75℃,低温-41℃条件下以600A放电5S,电池电压不低于18V,连续三次放电,放电电流高于600A,最低电压高于18V。锂离子电池组并联,采用电芯极耳与铜板(铜板表面采用银镀层,减少连接点的阻抗)连接在一起,锂离子电池小组的每一个电极都是采用一个完整的铜板进行连接,保证每一颗电芯所过的电流值都是一样的,避免因电流不均而造成电池组电压的高低不平。锂离子电池组整体电压设计高于车辆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可防止在持续充电过程中出现过压现象;并且在电池组前端设计一款高压电容器与之并联,有效消除设备启动瞬间返回的高压涌浪。优选地,包覆层包括上板体、下板体和连接板。具体地,上板体设在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上方,下板体设在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下方,连接板设在锂离子电池模块的周向上且与上板体和下板体分别相连。进一步地,包覆层为2.5mm~3.5mm厚的环氧树脂材料件。具体而言,锂离子电池模块可采用3mm厚环氧树脂板进行包裹,通过在上板体和下板体的周向上设置插槽,电池模块四周的连接板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插槽内,上板体和下板体分别通过板体和螺钉固定,结构稳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箱体包括壳体10和盖体11。具体地,壳体10形成为上端敞开的长方体壳,正极柱12和负极柱13分别设在壳体10的一侧,盖体11形成为矩形盖,盖体11与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以限定出安装腔。进一步地,箱体为钣金材料件。换言之,箱体使用高强度钣金制成,箱体主要由壳体10和盖体11组成,壳体10和盖体11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锂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所述箱体内限定有安装腔,所述箱体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n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电连接,所述电芯模组包括:锂离子电池模块,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由多个锂离子电池串并联组成;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为低温型聚合物材料件,所述包覆层设在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周围以包覆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与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锂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限定有安装腔,所述箱体上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
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电连接,所述电芯模组包括:锂离子电池模块,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由多个锂离子电池串并联组成;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为低温型聚合物材料件,所述包覆层设在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周围以包覆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与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锂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由6Ah低温型倍率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7串20并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锂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包括:
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设在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上方,所述下板体设在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下方;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锂离子电池模块的周向上且与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分别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锂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波孙灿张进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