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624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该双面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玻璃、上层封装胶膜、电池串、下层封装胶膜及透明背板,其中:所述透明背板的内侧涂布有呈网格状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与所述电池串内各电池片之间的间隙位置相匹配;所述下层封装胶膜的外侧紧密贴合于所述透明背板的内侧,所述下层封装胶膜的内侧具有与所述反射膜位置相匹配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探入各所述电池片之间的间隙内以填充。凸起部的设置可以在不影响双面组件正面发电的前提下,将透明背板的网格状反射膜反射层的宽度缩小到接近电池片间隙的宽度,大大增加了组件背面的有效受光面积,进而提高了双面组件的背面发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双面光伏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双面发电已是公认的行业发展趋势,根据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27年双面组件将占据超过40%的市场份额。传统的双面组件仍然采用双面玻璃作为主要封装材料。双玻组件不仅存在工艺难度大、良品率低等现象,还具有重量重、难安装、破损率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玻组件的发展。透明背板组件也可以实现双面发电,而且其还具有重量轻,易于安装和运输,生产工艺兼容性高,制程良率高等特点,这使透明背板组件将成为双面发电的一个重要技术方向。在透明背板的电池片间隙增加反射网格涂层,形成透明网格背板。这可将网格处的入射光进行二次反射,增加电池片正面的进光量,有效的提升组件功率。因此,透明网格背板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网格背板为了防止电池串和背板的网格位置错开而出现漏光,一般是通过加大网格宽度来解决。网格宽度大于电池串间隙6-10mm,相当于电池片背面四周被遮挡3-5mm宽度,有效发电面积降低10-18%,这会影响双面组件的背面发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用以增加组件背面的有效受光面积,从而提高双面组件的背面发电性能,所述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玻璃、上层封装胶膜、电池串、下层封装胶膜及透明背板,其中:所述透明背板的内侧涂布有呈网格状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与所述电池串内各电池片之间的间隙位置相匹配;r>所述下层封装胶膜的外侧紧密贴合于所述透明背板的内侧,所述下层封装胶膜的内侧具有与所述反射膜位置相匹配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探入各所述电池片之间的间隙内以填充。具体实施中,所述凸起部的截面呈梯形、矩形或三角形。具体实施中,所述凸起部沿所述电池串的横向设置有与焊带相匹配的缺口。具体实施中,所述凸起部与各所述电池片的配合间隙小于或等于0.5mm。具体实施中,所述凸起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片的高度。具体实施中,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0.5-0.9mm,根部宽度为0.5-2mm。具体实施中,所述反射膜的宽度为2-8mm。具体实施中,所述下层封装胶膜为POE胶膜、EPE胶膜或EVA胶膜。本技术中提供的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玻璃、上层封装胶膜、电池串、下层封装胶膜及透明背板:透明背板的内侧涂布有与电池片间隙相匹配的网格状反射膜;下层封装胶膜的内侧具有与反射膜位置相匹配的凸起部,凸起部探入各电池片之间的间隙内以填充。该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将预胶连的下层胶膜复合在透明背板上,使下层封装胶膜与透明背板一体化。网格状的反射膜与电池片间隙一一对应,而且下层封装胶膜上的凸起部对电池片有定位固定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电池片偏移。凸起部的设置可以在不影响双面组件正面发电的前提下,将透明背板的网格状反射膜反射层的宽度缩小到接近电池片间隙的宽度,大大增加了组件背面的有效受光面积,进而提高了双面组件的背面发电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透明背板及下层封装胶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用以增加组件背面的有效受光面积,从而提高双面组件的背面发电性能,所述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玻璃100、上层封装胶膜200、电池串300、下层封装胶膜400及透明背板500,其中:所述透明背板500的内侧涂布有呈网格状的反射膜510,所述反射膜510与所述电池串300内各电池片310之间的间隙位置相匹配;所述下层封装胶膜400的外侧紧密贴合于所述透明背板500的内侧,所述下层封装胶膜400的内侧具有与所述反射膜510位置相匹配的凸起部410,所述凸起部410探入各所述电池片310之间的间隙内以填充。设置下层封装胶膜400与透明背板500时,可以将下层封装胶膜400与网格透明背板500设置为一体化结构,一体化结构中的背板结构由透明背板500层和反射膜510组成,其中反射膜510涂布在透明背板500内侧上,再将预胶连的下层封装胶膜400复合在背板结构上以形成一体化结构。复合为通过粘结层复合或者直接粘结实现。透明背板500层有较高的透光率,反射膜510则具有较好的反射率。一体化结构在敷设时,可以在玻璃100上先放好常规上层封装胶膜200,再按组件排版图将电池串300放在固定位置,然后将胶膜网格背板一体化结构材料盖在电池串300上面。其中下层封装胶膜400上的凸起部410的中心对应电池片310间隙的中间位置从而填入电池片310间隙中,相当于电池片310镶嵌在下层封装胶膜400的凹槽内。下层封装胶膜400的凸起部410可以起到固定隔离电池片310的作用。层压时一定程度确保电池片310和胶膜背板一体化结构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减少电池串300偏移。这时电池片310间隙、凸起部410和反射膜510三者中心位置一一对应,大大降低背面网格位置出现漏光现象的几率。透明背板500内侧反射膜510的宽度也可以设置得更小,甚至极限接近电池片310间隙的宽度,大大增加组件背面的有效受光面积,提高双面组件的背面发电性能。具体实施中,凸起部410截面形状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为了有效填充各电池片310之间的间隙,所述凸起部410的截面优先呈梯形,也可以为矩形或三角形等多种形状。具体实施中,为了提升下层封装胶膜400与电池串300的匹配度,避开电池串300焊带的位置,所述凸起部410沿所述电池串300的横向可以设置有与焊带相匹配的缺口。具体实施中,凸起部410的间距在设置时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凸起部410的间距可以根据电池片310尺寸进行设置,所述凸起部410与各所述电池片310的配合间隙可以小于或等于0.5mm。如果采用158.75mm尺寸的电池片310,则凸起部410的间距可以为158.75-159.75mm。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下层封装胶膜400与电池片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玻璃(100)、上层封装胶膜(200)、电池串(300)、下层封装胶膜(400)及透明背板(500),其中:/n所述透明背板(500)的内侧涂布有呈网格状的反射膜(510),所述反射膜(510)与所述电池串(300)内各电池片(310)之间的间隙位置相匹配;/n所述下层封装胶膜(400)的外侧紧密贴合于所述透明背板(500)的内侧,所述下层封装胶膜(400)的内侧具有与所述反射膜(510)位置相匹配的凸起部(410),所述凸起部(410)探入各所述电池片(310)之间的间隙内以填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玻璃(100)、上层封装胶膜(200)、电池串(300)、下层封装胶膜(400)及透明背板(500),其中:
所述透明背板(500)的内侧涂布有呈网格状的反射膜(510),所述反射膜(510)与所述电池串(300)内各电池片(310)之间的间隙位置相匹配;
所述下层封装胶膜(400)的外侧紧密贴合于所述透明背板(500)的内侧,所述下层封装胶膜(400)的内侧具有与所述反射膜(510)位置相匹配的凸起部(410),所述凸起部(410)探入各所述电池片(310)之间的间隙内以填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410)的截面呈梯形、矩形或三角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明网格背板的双面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石勇夏靖辉何晨旭徐伟智黄海燕陆川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