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被动辐射器的新式古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57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古典乐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带被动辐射器的新式古筝,包括琴体以及设置在琴体顶部的琴弦,所述琴体的内部具有音腔,所述琴体的底部设有被动辐射组件,所述被动辐射组件包括安装板、被动辐射器和柔性连接部;通过在琴体的底部设置多组被动辐射组件,在使用时,拨动琴弦发出的音波会通过琴体内部的音腔向下传递到被动辐射器上,对古筝产生的低音和中频响应得以更准确,分离度更好,当需要向一侧方向传递音波时,则可以用手拉动把手,将安装板向下拉动,使安装板朝一侧转动,使被动辐射器朝向前侧,能够面相听众,将音波直接传送到听众的一方,减少音波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达到更好的传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被动辐射器的新式古筝
本技术属于古典乐器
,具体涉及一种带被动辐射器的新式古筝。
技术介绍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被动辐射器通常被用来调整低音,使得设计者能够调节音箱整体的音色,被动辐射器在音箱内主动单元对箱体内空气的带动下进行被动发声。公开号为CN204857155U的技术公开一种带被动辐射器的新式古筝,该方案在古筝的初音口处设置被动辐射器,可以实现中低端古筝的驻波时间加长,外辐射声能增加,获得高端古筝才具备的长韵声和通透音色,但是该方案的被动辐射器为固定式安装,古筝发出的被被动辐射器传输的音波只能从固定方向发出,不能根据使用环境进行调节,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被动辐射器的新式古筝,具有调节被动辐射器角度,改变音波传输方向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被动辐射器的新式古筝,包括琴体以及设置在琴体顶部的琴弦,所述琴体的内部具有音腔,所述琴体的底部设有被动辐射组件,所述被动辐射组件包括安装板、被动辐射器和柔性连接部,所述安装板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板对称安装在所述琴体的底部,所述柔性连接部为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且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琴体转动连接,所述被动辐射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琴体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将音波反射至底部的扩音挡板,所述扩音挡板与所述琴体固定连接,所述琴体的底部两端设有支撑架,所述琴体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琴体的连接处固设有铰接套筒,所述琴体与所述安装板的连接处固设有转轴,所述铰接套筒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部,且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柔性连接部为橡胶套,所述柔性连接部上具有若干预压折叠痕。优选的,所述扩音挡板与所述琴体的侧壁呈30度~60度夹角。优选的,所述琴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所述被动辐射组件,若干所述被动辐射组件沿所述琴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上固设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承载架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架的底部两端,所述琴体与所述承载架卡合固定。优选的,所述琴体的顶部固设有若干个筝马,所述琴弦数量与所述筝马数量对应,且所述琴弦搭接在所述筝马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在琴体的底部设置多组被动辐射组件,两个安装板对称安装在琴体的底部,柔性连接部为位于两个安装板之间,安装板与琴体转动连接,在使用时,拨动琴弦发出的音波会通过琴体内部的音腔向下传递到被动辐射器上,对古筝产生的低音和中频响应得以更准确,分离度更好,当需要向一侧方向传递音波时,则可以用手拉动把手,将安装板向下拉动,使安装板朝一侧转动,使被动辐射器朝向前侧,能够面向听众,将音波直接传送到听众的一方,减少音波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达到更好的传音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琴体的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琴体;101、音腔;11、琴弦;12、筝马;13、扩音挡板;14、转轴;2、支撑架;21、承载架;22、支撑腿;3、被动辐射组件;31、安装板;32、把手;33、被动辐射器;34、柔性连接部;35、铰接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被动辐射器的新式古筝,包括琴体1以及设置在琴体1顶部的琴弦11,琴体1的内部具有音腔101,琴体1的底部设有被动辐射组件3,被动辐射组件3包括安装板31、被动辐射器33和柔性连接部34,安装板31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板31对称安装在琴体1的底部,柔性连接部34为位于两个安装板31之间,且与安装板31固定连接,安装板31的另一端与琴体1转动连接,被动辐射器33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1上,琴体1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将音波反射至底部的扩音挡板13,扩音挡板13与琴体1固定连接,琴体1的底部两端设有支撑架2,琴体1与支撑架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琴体1的底部设有被动辐射组件3,通过在琴体1的底部设置多组被动辐射组件3,其中被动辐射组件3包括安装板31、被动辐射器33和柔性连接部34,两个安装板31对称安装在琴体1的底部,柔性连接部34为位于两个安装板31之间,安装板31与琴体1转动连接,在使用时,拨动琴弦11发出的音波会通过琴体1内部的音腔101向下传递到被动辐射器33上,被动辐射器33的工作原理是当低音单元的纸盆向外运动时,它的纸盆会向里运动,或者低音单元的纸盆向里运动时,它的纸盆会向外运动,在无源辐射器的频率共振点上,其振幅达到最大,而此时低音单元的振幅为最小,能将小尺寸低音单元产生低音的负担转嫁到更大尺寸的被动辐射器33上,此时被动辐射器33能进行更大的线性振动,使低频响应点延伸得更低,对古筝产生的低音和中频响应得以更准确,分离度更好,此时被动辐射器33的方向朝下,只能将音波朝下传递,能够将音波朝四周传播,当需要向一侧方向传递音波时,则可以用手拉动把手32,将安装板31向下拉动,使安装板31朝一侧转动,使被动辐射器33朝向前侧,能够面向听众,将音波直接传送到听众的一方,减少音波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达到更好的传音效果。具体的,安装板31与琴体1的连接处固设有铰接套筒35,琴体1与安装板31的连接处固设有转轴14,铰接套筒35套设在转轴14的外部,且与转轴14转动连接,通过设置铰接套筒35和转轴14,将铰接套筒35套设在转轴14的外部,使得安装板31与琴体1之间可以相对转动,来改变安装板31的角度。具体的,柔性连接部34为橡胶套,柔性连接部34上具有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被动辐射器的新式古筝,包括琴体(1)以及设置在琴体(1)顶部的琴弦(11),其特征在于:所述琴体(1)的内部具有音腔(101),所述琴体(1)的底部设有被动辐射组件(3),所述被动辐射组件(3)包括安装板(31)、被动辐射器(33)和柔性连接部(34),所述安装板(31)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板(31)对称安装在所述琴体(1)的底部,所述柔性连接部(34)为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板(31)之间,且与所述安装板(3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1)的另一端与所述琴体(1)转动连接,所述被动辐射器(3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31)上,所述琴体(1)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将音波反射至底部的扩音挡板(13),所述扩音挡板(13)与所述琴体(1)固定连接,所述琴体(1)的底部两端设有支撑架(2),所述琴体(1)与所述支撑架(2)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被动辐射器的新式古筝,包括琴体(1)以及设置在琴体(1)顶部的琴弦(11),其特征在于:所述琴体(1)的内部具有音腔(101),所述琴体(1)的底部设有被动辐射组件(3),所述被动辐射组件(3)包括安装板(31)、被动辐射器(33)和柔性连接部(34),所述安装板(31)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板(31)对称安装在所述琴体(1)的底部,所述柔性连接部(34)为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板(31)之间,且与所述安装板(3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1)的另一端与所述琴体(1)转动连接,所述被动辐射器(3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31)上,所述琴体(1)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将音波反射至底部的扩音挡板(13),所述扩音挡板(13)与所述琴体(1)固定连接,所述琴体(1)的底部两端设有支撑架(2),所述琴体(1)与所述支撑架(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被动辐射器的新式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1)与所述琴体(1)的连接处固设有铰接套筒(35),所述琴体(1)与所述安装板(31)的连接处固设有转轴(14),所述铰接套筒(35)套设在所述转轴(14)的外部,且与所述转轴(14)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