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强专利>正文

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28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引入辐射状分布的换热片,并结合螺旋形盘管来增加热交换面积,由于盘管呈螺旋形使得辐射状分布的换热片均匀受热。经低温进水阀进入灌内的低温介质在底层盘管附近受热膨胀上升,在换热片的持续加热和分割引导的作用下持续上升,从而产生有效的对流将距离盘管较远的低温液体引导到盘管附近,盘管的单层结构为单根盘管螺旋盘绕而成的圆盘且各个螺旋形结构间相距大于一个盘管直径的距离,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对流的产生最终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具体涉及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暖通工程中,尤其是采暖方面对热交换装置的应用较为广泛。在暖通领域的采暖方面一般采用壳管式热交换装置,该热交换装置以蒸汽或高温水为热介质使之从换热盘管中流过,通过利用换热盘管的外表面进行热传导,从而将壳体内的介质加热来实现热交换的目的。专利公开号为CN2195082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利用蒸汽竖管和冷凝竖管将多个蒸汽盘管并联成塔状,来增大热传导面积从而实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这种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多层蒸汽盘管并联的结构,使得各个并联分支盘管中存在的换热效率不一致的情况,且密集的盘管结构没有为对流留出相应的空间无法实现有效的对流,从而降低了整个换热装置的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采用减少盘管数量,增加盘管管径,同时引入换热片的结构特点将传统的并联盘管组的设计改成串联结构,使得高温介质按照设计需要逐层均匀加热盘管和换热片周围的低温介质,利用盘管和换热片的特定结构产生有效的对流,从而到达提高暖通热交换装置换热效率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包括罐体、换热片、盘管、高温出水阀、高温进水阀、低温出水阀、低温进水阀,所述罐体为暖通热交换装置的外壳通过高温出水阀、高温进水阀、低温出水阀、低温进水阀连接外界的高温低温两种介质,所述盘管为设置在罐体内的多层串联圆盘状结构且每个圆盘状结构竖直方向相距大于一个换热片高度的距离,所述换热片与盘管紧密结合且垂直于盘管的圆盘状结构。所述低温介质经低温出水阀、低温进水阀与罐体直接连通。所述高温介质经高温出水阀、高温进水阀与罐体内的盘管直接连通。所述盘管的多层串联圆盘状结构中的单层结构为单根盘管螺旋盘绕而成的圆盘且各个螺旋形结构间相距大于一个盘管直径的距离。所述换热片为辐射状分布的多个片状结构且延圆盘状结构的半径方向连接多个螺旋形结构的盘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传统换热器采用增加盘管的密度和数量来增加换热器热交换面积。本技术引入辐射状分布的换热片并结合螺旋形盘管来增加热交换面积,由于盘管呈螺旋形使得辐射状分布的换热片均匀受热。经低温进水阀进入灌内的低温介质在底层盘管附近受热膨胀上升,在换热片的持续加热和分割引导的作用下持续上升,从而产生有效的对流将距离盘管较远的低温液体引导到盘管附近,盘管的单层结构为单根盘管螺旋盘绕而成的圆盘且各个螺旋形结构间相距大于一个盘管直径的距离,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对流的产生最终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为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附图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中单层盘管与换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中单层盘管与换热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罐体、2-换热片、3-盘管、4-高温出水阀、5-高温进水阀、6-低温出水阀、7-低温进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本技术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罐体(1)、换热片(2)、盘管(3)、高温出水阀(4)、高温进水阀(5)、低温出水阀(6)、低温进水阀(7),低温出水阀门(6)设置在罐体(1)的顶端,低温进水阀门(7)设置在罐体(1)的底端。低温介质从位于罐体(1)底端的低温进水阀(7)流入罐体(1),经过由换热片(2)、盘管(3)组成的两层结构的加热后通过位于罐体(1)顶端的低温出水阀(6)流出本换热装置。高温介质从位于罐体(1)较高位置的高温进水阀(5)的管道通过罐体(1)的外壳连接位于罐体(1)内的盘管(3)在热传导的作用下加热盘管(3)和位于盘管(3)上方的换热片(2)。如图2和图3所示单层盘管(3)与换热片(2)的结构中单根盘管(3)螺旋盘绕而成的圆盘圆心位置的端口可以用来连接其他单层盘管(3)结构或阀门结构,另一个位于圆盘(3)外围的端口同样可以用来连接其他单层盘管(3)结构或阀门结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高温介质流经位于罐体(1)上部的单层盘管(3)与换热片(2)的结构后在螺旋盘绕而成的圆盘圆心位置的端口向下连接位于罐体(1)下部的第二个单层盘管(3)与换热片(2)的结构然后在位于第二个单层圆盘(3)外围的端口连接到位于罐体(1)较低位置的高温出水阀(4)流出本加热装置。如图3所示在单层盘管(3)的结构中由于盘管(3)的每个螺旋形结构与其相邻的旋形结构间相距都设置了较大的空隙有利于低温介质在热对流中从下部向上产生对流。如图2所示换热片(2)设置在每层盘管(3)的上方且每个换热片(2)与其相邻的换热片(2)间相距一定距离,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在高温介质流经盘管(3)时热量延着每个盘管(3)的螺旋形结构连接多个换热片(2)将多个换热片(2)均匀加热,在换热片(2)的引导下产生有效的对流。如图1所示将与高温进水阀(5)直接相连的盘管(3)设置在低温出水阀门(6)附近而将高温出水阀(4)直接相连的盘管(3)设置在低温进水阀门(7)附近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将低温介质梯级加热使其在罐体(1)内形成整体的对流,从而使低温介质流出低温出水阀门(6)时热效率最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换热片、盘管、高温出水阀、高温进水阀、低温出水阀、低温进水阀,所述罐体为暖通热交换装置的外壳,通过高温出水阀、高温进水阀、低温出水阀、低温进水阀连接外界的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所述低温介质经低温出水阀、低温进水阀与罐体直接连通,所述高温介质经高温出水阀、高温进水阀与罐体内的盘管直接连通,所述盘管为设置在罐体内的多层串联圆盘状结构且每个圆盘状结构竖直方向相距大于一个换热片高度的距离,所述换热片与盘管紧密结合且垂直于盘管的圆盘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通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换热片、盘管、高温出水阀、高温进水阀、低温出水阀、低温进水阀,所述罐体为暖通热交换装置的外壳,通过高温出水阀、高温进水阀、低温出水阀、低温进水阀连接外界的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所述低温介质经低温出水阀、低温进水阀与罐体直接连通,所述高温介质经高温出水阀、高温进水阀与罐体内的盘管直接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强
申请(专利权)人:胡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