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稻壳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327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能源领域,特别是立式稻壳干燥系统,其用于生物能源发生系统中稻壳干燥,能够以紧凑结构实现适度可控干燥,包括:干燥腔,其包括顶部进料口、底部出料口、侧壁,侧壁包括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壁部分、相对的第三和第四壁部分,第一壁部分具有热气入口,第二壁部分具有热气出口;第一调节结构包括:在第三和第四壁部分之间水平延伸处于第一壁部分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多个竖直分开的第一旋转杆,第一旋转杆平行设置第一调节板朝向中心轴线向下倾斜延展;第二调节结构包括在第二壁部分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多个竖直分开的第二旋转杆;第一和第二旋转杆平行沿竖直方向交替布置,最上方第一调节板对准进料口,最下方调节板完全或部分地露出出料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稻壳干燥系统
本技术涉及能源领域,特别是一种立式稻壳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生物质能又称“绿色能源”,包括树木、青草、农作物、稻壳等,利用生物质再生能源供能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途径之一,开发“绿色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开源节流、化害为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从而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以达到保护矿产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保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稻壳是生物质一个重要的方面。脱水稻壳应用广泛。稻壳的特点是水分波动大、密度低,流动性难以满足要求。所以,在进一步处理之前需要干燥。由于其中水分的波动性,常规的干燥系统难以调节干燥的时间和温度,从而影响干燥的效果。一种现有的干燥设备中,物料通过原料仓利用螺旋给料机进入立式干燥筒,从上往下落,热热气从下部进入,和物料逆流,对物料进行干燥。其中的主要问题是物料下降速度无法控制,物料和热气接触时间难以控制。如果接触时间太短,则稻壳物料的脱水程度难以达到要求,而如果接触时间太长,则热气温度太高,容易造成稻壳热解,影响稻壳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稻壳干燥系统,用于生物能源发生系统中的稻壳干燥,能够以紧凑结构实现适度可控的干燥。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稻壳干燥系统,用于生物能源发生系统中稻壳干燥,包括:干燥腔,其包括:在顶部的进料口、在底部的出料口、和在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之间延伸的侧壁,并具有竖直延伸的中心轴线,所述侧壁包括相对的第一壁部分和第二壁部分、相对的第三壁部分和第四壁部分,所述第一壁部分上具有热气入口,所述第二壁部分上具有高于所述热气入口的热气出口;第一调节结构,其包括:在所述第三壁部分和所述第四壁部分之间水平延伸且处于所述第一壁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多个竖直分开的第一旋转杆,每个所述第一旋转杆上平行设置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向下倾斜地延展;第二调节结构,其包括:在所述第三壁部分和所述第四壁部分之间水平延伸且处于所述第二壁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多个竖直分开的第二旋转杆,每个所述第二旋转杆上平行设置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向下倾斜地延展;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能够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并相互平行且沿竖直方向交替布置,最上方的第一调节板对准所述进料口,最下方的第一调节板或第二调节板完全或部分地露出所述出料口。优选地,在本技术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优选地,在本技术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底部的中心。优选地,在本技术的任意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调节板包括多个通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调节板包括多个通孔。优选地,在本技术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旋转杆共线地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旋转杆共线地设置。优选地,在本技术的任意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旋转杆延伸到所述第三壁部分或第四壁部分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旋转杆延伸到所述第三壁部分或第四壁部分外。优选地,在本技术的任意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旋转杆沿斜线方向共线地设置,使得各所述第一旋转杆沿从上向下方向逐渐接近于中心轴线;多个所述第二旋转杆沿斜线方向共线地设置,使得各所述第二旋转杆沿从上向下方向逐渐接近于中心轴线。优选地,在本技术的任意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旋转杆联动以实现同步旋转;多个所述第二旋转杆联动以实现同步旋转。优选地,在本技术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具有相同的数量。优选地,在本技术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杆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旋转杆的数量。通过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稻壳干燥系统,用于生物能源发生系统中的稻壳干燥,能够以紧凑结构实现适度可控的干燥。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立式稻壳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稻壳干燥系统,用于生物能源发生系统中的稻壳干燥,能够以紧凑结构实现适度可控的干燥。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稻壳干燥系统,用于生物能源发生系统中稻壳干燥,包括:干燥腔,其包括:在顶部的进料口、在底部的出料口、和在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之间延伸的侧壁,并具有竖直延伸的中心轴线,所述侧壁包括相对的第一壁部分和第二壁部分、相对的第三壁部分和第四壁部分,所述第一壁部分上具有热气入口,所述第二壁部分上具有高于所述热气入口的热气出口;第一调节结构,其包括:在所述第三壁部分和所述第四壁部分之间水平延伸且处于所述第一壁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多个竖直分开的第一旋转杆,每个所述第一旋转杆上平行设置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向下倾斜地延展;第二调节结构,其包括:在所述第三壁部分和所述第四壁部分之间水平延伸且处于所述第二壁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多个竖直分开的第二旋转杆,每个所述第二旋转杆上平行设置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向下倾斜地延展;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能够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并相互平行且沿竖直方向交替布置,最上方的第一调节板对准所述进料口,最下方的第一调节板或第二调节板完全或部分地露出所述出料口。这样,热气入口和热气出口分别处于相对的第一壁部分和第二壁部分上,高温热气经热气入口进入干燥腔对其中的生物质(稻壳)物料进行加热干燥,热气出口高于热气入口,可利用热气较轻的性质引导热气从热气出口离开。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并排布置,且分别处于干燥腔中心轴线的两侧,形成左右两组旋转杆(和相应调节板)。分别朝向中心轴线向下倾斜延展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交错布置,共同在它们之间形成曲折向下的物料行进通道,限定物料行进通道入口的最上方的第一调节板对准进料口以将下落的物料引导到通道中,物料在下落过程中可交替地经过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沿通道曲折行进(例如在相应调节板的上表面上滚动或滑动),直到经过最下方的调节板(第一调节板或第二调节板)后到达出料口并由此离开干燥腔。在物料利用其自身重力曲折下落行进的过程中,穿越干燥腔的高温热气对物料加热烘干,以适度去除其中的水分。在此所述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稻壳干燥系统,用于生物能源发生系统中稻壳干燥,其特征在于,包括:/n干燥腔,其包括:在顶部的进料口、在底部的出料口、和在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之间延伸的侧壁,并具有竖直延伸的中心轴线,所述侧壁包括相对的第一壁部分和第二壁部分、相对的第三壁部分和第四壁部分,所述第一壁部分上具有热气入口,所述第二壁部分上具有高于所述热气入口的热气出口;/n第一调节结构,其包括:在所述第三壁部分和所述第四壁部分之间水平延伸且处于所述第一壁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多个竖直分开的第一旋转杆,每个所述第一旋转杆上平行设置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向下倾斜地延展;/n第二调节结构,其包括:在所述第三壁部分和所述第四壁部分之间水平延伸且处于所述第二壁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多个竖直分开的第二旋转杆,每个所述第二旋转杆上平行设置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向下倾斜地延展;/n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能够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并相互平行且沿竖直方向交替布置,最上方的第一调节板对准所述进料口,最下方的第一调节板或第二调节板完全或部分地露出所述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稻壳干燥系统,用于生物能源发生系统中稻壳干燥,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燥腔,其包括:在顶部的进料口、在底部的出料口、和在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之间延伸的侧壁,并具有竖直延伸的中心轴线,所述侧壁包括相对的第一壁部分和第二壁部分、相对的第三壁部分和第四壁部分,所述第一壁部分上具有热气入口,所述第二壁部分上具有高于所述热气入口的热气出口;
第一调节结构,其包括:在所述第三壁部分和所述第四壁部分之间水平延伸且处于所述第一壁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多个竖直分开的第一旋转杆,每个所述第一旋转杆上平行设置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向下倾斜地延展;
第二调节结构,其包括:在所述第三壁部分和所述第四壁部分之间水平延伸且处于所述第二壁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的多个竖直分开的第二旋转杆,每个所述第二旋转杆上平行设置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朝向所述中心轴线向下倾斜地延展;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能够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并相互平行且沿竖直方向交替布置,最上方的第一调节板对准所述进料口,最下方的第一调节板或第二调节板完全或部分地露出所述出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稻壳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稻壳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底部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民马政峰孔德柱白秀军于力于全兴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生物质能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