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26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毛尖茶鲜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外壳侧壁内设置有电热丝,外壳内部同心设置有带有通孔的转筒,贯穿外壳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转轴同轴设置于转筒底部的中心位置,驱动件分为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分别对称设置在外壳两侧,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通过皮带连接转轴,通过皮带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转筒转动,以对放置于转筒内的白毛尖茶鲜进行表面脱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热功能,加快白毛尖茶鲜脱水速度,同时蒸发白毛尖茶鲜中水分,为萎凋做准备,减少总的加工时间;对称设置电机,减少脱水机工作时晃动,延长脱水机零件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白毛尖茶鲜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机。
技术介绍
在白毛尖茶鲜加工的过程中,新鲜采摘的白毛尖茶鲜上通常留有露水,露水会对白毛尖茶鲜加工的后续工序造成影响,不利于白毛尖茶鲜加工,需要对新鲜白毛尖茶鲜进行表面脱水。现有的茶鲜表面脱水机往往采用一个电机驱动,导致脱水机在工作时会产生晃动,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减短;白毛尖茶鲜在进行表面脱水后通常就进行杀青或者萎凋工序,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和杀青萎凋工序分开进行使白毛尖茶鲜加工的耗时较长,导致生产的成本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脱水机工作时发生晃动以及白毛尖茶鲜加工耗时长的问题,提供一种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机。一种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侧壁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外壳内部同心设置有带有通孔的转筒,贯穿所述外壳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同轴设置于所述转筒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转轴两侧对称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分为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左侧,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右侧,所述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皮带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筒转动,以对放置于所述转筒内的白毛尖茶鲜进行表面脱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顶端套接有上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底端与所述转筒内部底壁接触,所述上固定件下方设置有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中心穿接有所述转轴,所述下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转筒底部并托起所述转筒,所述下固定件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水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外壁底部周向等距设置有四个第三支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机盖,所述机盖两端与外壳通过活页连接,所述机盖从中间向外侧翻开,所述机盖中间设置有扣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电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筒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部侧壁与所述转筒外部侧壁留有预设距离。上述一种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机,通过外壳侧壁内的电热丝对外壳内部进行加热,加快白毛尖茶鲜中水分的蒸发,为白毛尖茶鲜萎凋做准备,减少白毛尖茶鲜加工的总时间,从而减少生产成本;通过在转轴两侧对称设置电机,使脱水机因工作产生的晃动减少,延长脱水机零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电热丝;3、转筒;4、通孔;5、转轴;6、第一驱动件;7、皮带;8、上固定件;9、下固定件;10、出水孔;11、第三支架;12、机盖;13、扣锁;14、活页;15、第二驱动件;16、第一支架;17、第二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侧壁内设置有电热丝2,所述外壳1内部同心设置有带有通孔4的转筒3,贯穿所述外壳1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同轴设置于所述转筒3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转轴5两侧对称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分为第一驱动件6及第二驱动件15,所述第一驱动件6通过第一支架16固定在所述外壳1左侧,所述第二驱动件15通过第二支架17固定在所述外壳1右侧,所述第一驱动件6及第二驱动件15通过皮带7连接所述转轴5,通过所述皮带7驱动所述转轴5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筒3转动,以对放置于所述转筒3内的白毛尖茶鲜进行表面脱水。白毛尖茶鲜指的是新鲜的白毛尖茶叶。转筒3转动,转筒3内的白毛尖茶鲜做离心运动,水与白毛尖茶鲜质量不相等,从而使白毛尖茶鲜表面的水与白毛尖茶鲜分离,水从转筒3侧壁上的通孔4排出。第一驱动件6通过皮带7连接转轴5,第二驱动件15通过另一条皮带7连接转轴5,与第一驱动件6连接的皮带7在与第二驱动件15连接的皮带7的下方。通过外壳1侧壁内的电热丝2对外壳1内部进行加热,加快白毛尖茶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了白毛尖茶鲜中的水分,为白毛尖茶鲜萎凋做准备,减少白毛尖茶鲜进行萎凋工序的时间,从而减少白毛尖茶鲜加工的总时间,从而减少生产成本。通过在转轴5两侧对称设置电机,转轴5是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的,在两侧对称设置电机的话,从力的作用点的角度来说,使转轴5在转动时受力平衡,从而使脱水机因工作产生的晃动减少,即减少内部零件间的碰撞,从而延长脱水机零件的使用寿命。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转轴5顶端套接有上固定件8,所述上固定件8底端与所述转筒3内部底壁接触,所述上固定件8下方设置有下固定件9,所述下固定件9中心穿接有所述转轴5,所述下固定件9设置在所述转筒3底部并托起所述转筒3,所述下固定件9与所述转轴5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上固定件8、下固定件9与转轴5为固定连接,比如上固定件8开有螺纹孔,下固定件9亦开有螺纹孔,转轴5为螺柱,上固定件8、下固定件9与转轴5都是螺纹配合,上固定件8和下固定件9之间夹紧转筒3,驱动件驱动转轴5转动时,转轴5带动上固定件8和下固定件9转动,上固定件8和下固定件9夹紧转筒3转动,同时,转筒3上的开口大小与转轴5大小相等。密封件可以为密封胶圈。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出水孔10。在外壳1内部侧部与转筒3外部侧部之间,在外壳1底部开有出水孔10,从转筒3内甩出的水通过出水孔10排出脱水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外壁底部周向等距设置有四个第三支架11。外壳1外壁的底部沿周向焊接有四个“L”字型第三支架11,每隔九十度设置一个。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顶部设置有机盖12,所述机盖12两端与外壳1通过活页14连接,所述机盖12从中间向外侧翻开,所述机盖12中间设置有扣锁13。机盖12与外壳1的端面(即圆柱的底面)大小相等,机盖12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半圆机盖,半圆机盖可以绕活页14向外侧翻转,在两个半圆机盖的接合处设置一个扣锁13,扣锁13用于脱水机工作时防止脱水机内的白毛尖茶鲜飞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件为电机。电机上设有主动轮,转轴5上设有从动轮,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通过皮带7带动转轴5上的从动轮转动,从而驱使转轴5转动。两个驱动件可以设置为一个电动机另一个为减速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转筒3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转筒3与外壳1是同心同轴设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内部侧壁与所述转筒3外部侧壁留有预设距离。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侧壁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外壳内部同心设置有带有通孔的转筒,贯穿所述外壳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同轴设置于所述转筒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转轴两侧对称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分为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左侧,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右侧,所述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皮带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筒转动,以对放置于所述转筒内的白毛尖茶鲜进行表面脱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侧壁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外壳内部同心设置有带有通孔的转筒,贯穿所述外壳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同轴设置于所述转筒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转轴两侧对称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分为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左侧,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右侧,所述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皮带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筒转动,以对放置于所述转筒内的白毛尖茶鲜进行表面脱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毛尖茶鲜表面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顶端套接有上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底端与所述转筒内部底壁接触,所述上固定件下方设置有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中心穿接有所述转轴,所述下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转筒底部并托起所述转筒,所述下固定件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勤有杜圣
申请(专利权)人:乐昌市湖洞茶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