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冷冻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25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冷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冷冻库,包括库体、对流装置、换气装置和加湿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湿冷冻库,两侧的风轮对其附近的冷气产生推力,推动冷气来回往复在库体内部形成对流,冷气的热对流相对于单纯的热传导具有更高的热交换效率,因此提高了冷冻库的制冷效果,缩短制冷时间;设置有加湿装置,提高冷冻库的湿度,解决肉类发干的现象,提高保鲜效果;该种冷冻库利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多根支撑杆支撑需要放置在冷冻库内的物品,当霜从制冷管上掉落下来时,霜就会直接落入到相邻支撑杆之间的间隙内,工作人员在支撑杆上走动时不会踩到冰面上,最终即可有效避免工作人员直接走在冰面上而导致摔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湿冷冻库
本技术涉及食品冷冻
,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冷冻库。
技术介绍
肉类,是动物的皮下组织及肌肉,可以食用。高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大量卡路里。肉类含蛋白质丰富,一般在10~20%之间。瘦肉比肥肉含蛋白质多。肉类食品含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不仅含有的必需氮基酸全面、数量多,而且比例恰当,接近于人体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肉类食物中,人食用得最多的,是畜肉和禽肉这两种。提供畜肉的家畜主要是猪、牛以及羊;提供禽肉的家禽主要是鸡、鸭以及鹅。动物宰杀后,加工肉类产品前,由于肉类很容易变质,所以通常要将宰杀后的肉冷冻,以延长肉类的保存时间。现有冷却装置包括冷冻室、冷风机、电机、传送带,冷风机设在冷冻室内,由电机驱动传送带移动,从而实现肉类连续冷冻。但现有技术中的冷库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冻库内相对湿度低,长时间冷冻的肉类水分容易挥发严重,影响肉类质量;2.冷气在库体内流动缓慢,冷气循环缓慢,制冷时间长,冷气没有发生对流,与待冻肉类热交换效果差,冷冻效果差。3冷库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能源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冷冻肉类湿度、可换气的加湿冷冻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湿冷冻库,包括库体、对流装置、换气装置和加湿装置;所述库体外侧安装有冷冻机,所述库体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与冷冻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库体的内底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根呈栅格状分布且用于支持物品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截面呈开口向下的V字形;所述对流装置包括风轮和电机,所述风轮分别固定安装于库体内壁相对的两侧且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风轮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发热部位位于库体外;所述换气装置包括配气室和空气分子传感器,所述配气室内含有制冷源,所述配气室与库体通过第一通孔联通,所述第一通孔所在的库体内壁的对侧开有相同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相同型号的风机,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空气分子传感器固定安装于库体内部;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出雾口、储水水箱及超声波雾化器,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所述储水箱通过管道连通出雾口,所述出雾口位于风轮上方的内壁上。其中,所述库体内壁设置有绝热层,所述库体内设置有臭氧消毒装置和灭蝇灯。其中,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穿过所述通孔后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定位螺栓。其中,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中空层。其中,所述库体设置有进出口,所述进出口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封闭的软门帘,相邻的两个所述软门帘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抵触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加湿冷冻库,两侧的风轮对其附近的冷气产生推力,推动冷气来回往复在库体内部形成对流,冷气的热对流相对于单纯的热传导具有更高的热交换效率,因此提高了冷冻库的制冷效果,缩短制冷时间;设置有加湿装置,提高冷冻库的湿度,解决肉类发干的现象,提高保鲜效果;空气分子传感器用以检测库体内部的空气成分含量,当检查到库体内导致发臭的气体含量超标,空气分子传感器将会检查到相应的信号;库体两侧开有相同大小的通孔,通孔连接库体内部与外界,当发臭的气体含量超标后启动制冷源对配气室内的气体进行制冷,当配气室和库体内部气体温度相等时打开阀门,启动风机,新鲜的冷冻气体将会被风机导入库体,发臭的气体将会被另一风机排到外界,有效的对库体内部进行换气;该种冷冻库利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多根支撑杆支撑需要放置在冷冻库内的物品,当霜从制冷管上掉落下来时,霜就会直接落入到相邻支撑杆之间的间隙内,并不会在支撑杆上形成冰面,工作人员在支撑杆上走动时不会踩到冰面上,最终即可有效避免工作人员直接走在冰面上而导致摔倒。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加湿冷冻库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加湿冷冻库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库体;11、冷冻机;12、制冷管;13、支撑架;2、对流装置;21、风轮;22、电机;3、换气装置;31、配气室;32、空气分子传感器;33、第一通孔;34、第二通孔;35、阀门;4、加湿装置;41、出雾口;42、储水水箱;43、超声波雾化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加湿冷冻库,包括库体1、对流装置2、换气装置3和加湿装置4;所述库体1外侧安装有冷冻机11,所述库体1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制冷管12,所述制冷管12与冷冻机1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库体1的内底面设置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上设置有多根呈栅格状分布且用于支持物品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截面呈开口向下的V字形;所述对流装置2包括风轮21和电机22,所述风轮21分别固定安装于库体1内壁相对的两侧且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风轮21由电机22驱动,所述电机22发热部位位于库体1外;所述换气装置3包括配气室31和空气分子传感器32,所述配气室31内含有制冷源,所述配气室31与库体1通过第一通孔33联通,所述第一通孔33所在的库体1内壁的对侧开有相同的第二通孔34,所述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内设置有相同型号的风机,所述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内固定安装有阀门35,所述空气分子传感器32固定安装于库体1内部;所述加湿装置4包括出雾口41、储水水箱42及超声波雾化器43,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43,所述储水箱通过管道连通出雾口41,所述出雾口41位于风轮21上方的内壁上。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加湿冷冻库,两侧的风轮对其附近的冷气产生推力,推动冷气来回往复在库体内部形成对流,冷气的热对流相对于单纯的热传导具有更高的热交换效率,因此提高了冷冻库的制冷效果,缩短制冷时间;设置有加湿装置,提高冷冻库的湿度,解决肉类发干的现象,提高保鲜效果;空气分子传感器用以检测库体内部的空气成分含量,当检查到库体内导致发臭的气体含量超标,空气分子传感器将会检查到相应的信号;库体两侧开有相同大小的通孔,通孔连接库体内部与外界,当发臭的气体含量超标后启动制冷源对配气室内的气体进行制冷,当配气室和库体内部气体温度相等时打开阀门,启动风机,新鲜的冷冻气体将会被风机导入库体,发臭的气体将会被另一风机排到外界,有效的对库体内部进行换气;该种冷冻库利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多根支撑杆支撑需要放置在冷冻库内的物品,当霜从制冷管上掉落下来时,霜就会直接落入到相邻支撑杆之间的间隙内,并不会在支撑杆上形成冰面,工作人员在支撑杆上走动时不会踩到冰面上,最终即可有效避免工作人员直接走在冰面上而导致摔倒。进一步的,所述库体1内壁设置有绝热层,所述库体1内设置有臭氧消毒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冷冻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库体、对流装置、换气装置和加湿装置;/n所述库体外侧安装有冷冻机,所述库体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与冷冻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库体的内底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根呈栅格状分布且用于支持物品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截面呈开口向下的V字形;/n所述对流装置包括风轮和电机,所述风轮分别固定安装于库体内壁相对的两侧且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风轮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发热部位位于库体外;/n所述换气装置包括配气室和空气分子传感器,所述配气室内含有制冷源,所述配气室与库体通过第一通孔联通,所述第一通孔所在的库体内壁的对侧开有相同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相同型号的风机,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空气分子传感器固定安装于库体内部;/n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出雾口、储水水箱及超声波雾化器,所述储水水箱内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所述储水水箱通过管道连通出雾口,所述出雾口位于风轮上方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冷冻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库体、对流装置、换气装置和加湿装置;
所述库体外侧安装有冷冻机,所述库体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与冷冻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库体的内底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根呈栅格状分布且用于支持物品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截面呈开口向下的V字形;
所述对流装置包括风轮和电机,所述风轮分别固定安装于库体内壁相对的两侧且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风轮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发热部位位于库体外;
所述换气装置包括配气室和空气分子传感器,所述配气室内含有制冷源,所述配气室与库体通过第一通孔联通,所述第一通孔所在的库体内壁的对侧开有相同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相同型号的风机,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空气分子传感器固定安装于库体内部;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出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勇苏清雄郭德雄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城厢区诚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