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22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1
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包括自动避障小车,供电控制模块M0,控制器嵌在供电控制模块M0上,控制器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M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温湿度信号输入端与温湿度检测模块M2的温湿度信号输出端相连,控制器的避障信号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避障模块M3的避障信号输出端相连,控制器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两路循迹模块M4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语音控制模块M5的语音信号即语音控制芯片STC1L08XE控制雾化片工作;DHT11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的湿度,当湿度达到阈值时,由直流电机m1和直流电机m2驱动小车左、右驱动轮移动,单片机控制加湿器进行加湿;具有智能避障,移动喷雾、语音控制、全方位加湿空气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湿器,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我国北方,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空气很干燥,冬天供暖后,导致室内空气更加干燥。除此之外,在工厂或恶劣条件下的工地上,无法进入狭小空间进行喷雾除尘工作;因此,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设计了一种空气加湿器,对空气进行喷雾加湿,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但是,传统的空气加湿器,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对局部空气进行喷雾,起不到很好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利用自动避障小车为载体,采用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的湿度,当湿度达到阈值时,单片机控制加湿器进行加湿,具有智能避障,移动喷雾、语音控制、全方位加湿空气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包括小车车体1,车体1下面配置有左驱动轮2、右驱动轮3,左驱动轮2由第一直流电机4驱动,右驱动轮3由第二直流电机5驱动,所述的车体1上配置有供电控制模块M0,供电控制模块M0上嵌有控制器,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M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即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8相连,控制器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与温湿度检测模块(M2)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即温湿度检测芯片DHT11的引脚3相连,控制器的避障信号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避障模块M3的避障信号输出端即电压比较芯片LM393的引脚7相连,控制器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两路循迹模块M4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入端,即四脚排针DIP4相连。进一步,所述的供电控制模块M0包括电源开关S2,电源开关S2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到电源,电源开关S2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到降压芯片UI1的引脚1,降压芯片UI1的引脚1接到电解电容C1的一端,电解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UI1的引脚3接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信号指示灯D2的一端,电源信号指示灯D2的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UI1的引脚2接地。进一步,所述的电机驱动模块M1包括电机驱动芯片L293D,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1通过电阻R2-2与排针P1的引脚2相连,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9通过电阻R2-1与排针P1的引脚1相连;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16接到电源端,并且引脚16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3和引脚6分别接到直流电机m1的两端,并且在两端并联接入电容C2,电机驱动芯片L293D引脚11和引脚14分别接到直流电机m2的两端,并且在两端并联接入电容C2。进一步,所述的温湿度检测模块M2包括温湿度检测芯片DHT11,温湿度检测芯片DHT11引脚2连接到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引脚1直接连接到电源,引脚4连接到接地端。进一步,所述的红外传感器避障模块M3包括电压比较芯片IC4,电压比较芯片IC4的引脚3与电阻R4-2的一端及红外光电传感器S接收V2的负极相连,电阻R4-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VCCBAT及电阻R4-1的一端连接,红外光电传感器S接收V2的正极和红外光电传感器S发射V1负极相连,红外光电传感器S发射V1的正极与电阻R4-1的另一端连接;电压比较芯片IC4的输出端口引脚1连接到电阻R4-3的一端,电阻R4-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正极和电阻R4-4一端,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4-5的一端及电压比较芯片IC4的比较参考电压端INA-,电阻R4-5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所述的两路循迹模块M4包括反射式光电管U1,反射式光电管U1的引脚2接地,反射式光电管U1引脚1接到电阻R5-1的一端,电阻R5-1的另一端接到电阻R5-2和电阻R5-3的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接到电容C1的一端和三极管的集电极C,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反射式光电管U1中三极管的发射集E连接到电压比较芯片LM393的引脚4,三极管的集电极C连接到电压比较芯片的LM393的引脚3;电压比较芯片LM393的引脚2经过电位器W1连接到电阻R5-3的一端,电阻R5-3的另一端连接到四脚排针DIP4的引脚1;四脚排针DIP4的引脚3接地,四脚排针DIP4的引脚4接电源,四脚排针DIP4的引脚2接入到电压比较芯片LM393的引脚7和电阻R5-4的一端,电阻R5-4的另一端与电压比较芯片LM393的引脚8连接,电压比较芯片LM393的引脚8的另一端与电源端连接,电压比较芯片LM393的引脚5与电阻R5-5的一端及反射式光电管U2的三极管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5-5一端与电容C2一端连接,电阻R5-5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5-4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电源端;电容C3和电容C2的另一端都接到接地端;反射式光电管U2的三极管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5-5的另一端,三极管的发射集E连接到接地端。进一步,所述温湿度检测芯片DHT11,其引脚2与语音模块M5的语音控制芯片STC1L08XE的引脚1连接到电阻R3的一端,语音控制芯片STC1L08XE的引脚2直接连接到电源,语音控制芯片STC1L08XE的引脚3连接到接地端。进一步,所述的控制器为stm32F103RCT6单片机。进一步,所述的反射式光电管U1和反射式光电管U2均为RP220。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加湿器,利用红外自动避障小车为载体,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的湿度,当湿度达到阈值时单片机控制水雾化元件工作进行加湿;利用红外检测模块检测路障,通过驱动模块改变路径,具有智能避障,移动喷雾、语音控制、全方位加湿空气的特点;本技术使用L293D专用电机驱动芯片通过控制直流电机m1和m2,驱动小车左、右驱动轮移动;L293D专用电机驱动芯片具有工作时发热量较低,体积较小,且单芯片可独立控制两个电机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小车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供电控制模块M0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机驱动模块M1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的温湿度检测模块M2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的红外传感器避障模块M3的电路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两路循迹模块M4的电路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的语音控制模块M5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智能移动加湿器,包括配置有水雾化元件的小车车体,车体下面配置有左、右驱动轮,左、右驱动轮分别由直流电机m1和直流电机m2驱动,包括供电控制模块M0,供电控制模块M0上嵌有控制器,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2与电机驱动模块M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即电机驱动芯片引脚8相连;控制器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4与温湿度检测模块M2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即温湿度检测芯片引脚3相连;控制器的避障信号输入端1与红外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包括小车车体(1),车体(1)下面配置有左驱动轮(2)、右驱动轮(3),左驱动轮由第一直流电机(4)驱动,右驱动轮由第二直流电机(5)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1)上配置有供电控制模块(M0),供电控制模块(M0)上嵌有控制器,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M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即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8相连,控制器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与温湿度检测模块(M2)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即温湿度检测芯片DHT11的引脚3相连,控制器的避障信号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避障模块(M3)的避障信号输出端即电压比较芯片LM393的引脚7相连,控制器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两路循迹模块(M4)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入端,即四脚排针DIP4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包括小车车体(1),车体(1)下面配置有左驱动轮(2)、右驱动轮(3),左驱动轮由第一直流电机(4)驱动,右驱动轮由第二直流电机(5)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1)上配置有供电控制模块(M0),供电控制模块(M0)上嵌有控制器,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M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即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8相连,控制器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与温湿度检测模块(M2)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即温湿度检测芯片DHT11的引脚3相连,控制器的避障信号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避障模块(M3)的避障信号输出端即电压比较芯片LM393的引脚7相连,控制器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两路循迹模块(M4)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入端,即四脚排针DIP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控制模块(M0)包括,电源开关S2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到电源,电源开关S2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到降压芯片UI1的引脚1,降压芯片UI1的引脚1接到电解电容C1的一端,电解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UI1的引脚3接到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信号指示灯D2的一端,电源信号指示灯D2的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UI1的引脚2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驱动模块(M1)包括电机驱动芯片L293D,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1通过电阻R2-2与排针P1的引脚2相连,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9通过电阻R2-1与排针P1的引脚1相连;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16接到电源端,并且引脚16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3和引脚6分别接到直流电机m1的两端,并且在两端并联接入电容C2,电机驱动芯片L293D引脚11和引脚14分别接到直流电机m2的两端,并且在两端并联接入电容C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湿度检测模块(M2)包括温湿度检测芯片DHT11,温湿度检测芯片DHT11引脚2连接到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引脚1直接连接到电源,引脚4连接到接地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语音控制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传感器避障模块(M3)包括电压比较芯片IC4,电压比较芯片IC4的引脚3与电阻R4-2的一端及红外光电传感器S接收V2的负极相连,电阻R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晓朦郭昕瑜李新桥刘欣雨党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