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136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加湿装置,包括:蓄水部,由底面和从所述底面的外缘向上立起的侧壁面构成,用于储存液体;吸水部,呈中空状,其下部浸没在所述蓄水部的液体中,用于将所述蓄水部中的液体吸上来;旋转马达,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吸水部,使所述吸水部旋转;在所述侧壁面与所述吸水部之间,设有抑制所述液体摇晃的抵抗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抑制加湿量不稳定和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加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具有一种将水微细化,然后使吸入的空气中包含微细化后的水后吹出的空气加湿装置。作为现有的空气加湿装置的一种,如图1所示,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由盆状壁面形成,用于储水的水槽100、上部的顶面中心沿纵向设有转轴200,下部的一部分浸没于水槽100的水中的吸水管300、与转轴200连接的旋转马达400、位于吸水管300的上部外侧,用于把从吸水管300飞出的水滴进行微细化的破碎部500。空气加湿净化器运行时,旋转马达400的旋转运动通过转轴200传递到吸水管300,吸水管300旋转。在由此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水槽100中的水从吸水口600被吸至吸水管300的上部,并脱离吸水管300上部沿离心方向喷出。高速飞出的水滴撞击到破碎部500后被进一步破碎。由此,水滴破碎成更细微的水雾,并与进入空气加湿净化器内部的气流混合后被吹出。吸水管300快速旋转时,水槽100内的水从吸水管300下部底面的吸水口600被吸入吸水管300内,吸水管300周围的水位降低,旋转马达400的负载随之降低。在旋转马达400的扭矩一定的情况下,旋转马达400的转速加快。另一方面,浸没在水槽100中的一部分吸水管300的周围的水被旋转的吸水管300带动向水槽100的纵向壁面流动,直到碰撞到水槽100的纵向壁面后又反弹回到吸水管300周围,吸水管300周围的水位上升,旋转马达400的负载升高,旋转马达400的转速降低。这样,由于旋转马达400的转速不稳定,导致水槽100中的水形成波浪,噪音增大。且由于旋转马达400的转速不稳定,吸水管300吸入的水量不断变化,从而导致空气加湿净化器的加湿量不稳定。本技术为解决上述课题,特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加湿量不稳定和噪音的空气加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旋转马达带动吸水管旋转过程中,吸水管周围的水位反复出现降低、升高,使得吸水管周围的水位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吸水管周围的水位会对旋转马达的转速产生影响,水位的不断变化使得旋转马达的转速不稳定,导致水槽中的水形成波浪,噪音增大;并且由于旋转马达的转速不稳定,吸水管吸入的水量不断变化,从而导致空气加湿净化器的加湿量不稳定。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加湿装置,可以抑制加湿量不稳定和噪音。(二)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加湿装置,包括:蓄水部,由底面和从底面的外缘向上立起的侧壁面构成,用于储存液体;吸水部,呈中空状,其下部浸没在蓄水部的液体中,用于将蓄水部中的液体吸上来;旋转马达,通过转轴连接吸水部,使吸水部旋转;在侧壁面与吸水部之间,设有抑制液体摇晃的抵抗壁。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摇晃,指的是液体以吸水部为中心沿径向的流动。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抵抗壁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存在可被吸水部吸上来的液体。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抵抗壁包括:从底面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和设于突出部,且用于液体穿过突出部的间隙部。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间隙部设置于突出部的下端,且与底面邻接。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抵抗壁以吸水部为中心设置成环状。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抵抗壁的纵向上端设置有向吸水部方向延伸的平板,平板在其径向上的中央处设有包围吸水部,且与吸水部之间设有一定距离的圆形的中空部。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吸水部的纵向下部底面上设有用于将蓄水部内的液体吸入吸水部内的吸水口,蓄水部的纵向下部底面设有与吸水口相对且向纵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吸水口位于凹陷部内,蓄水部的底面从侧壁面往凹陷部的方向向下方倾斜。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平板的位于吸水部侧的边缘位于凹陷部的边缘的正上方。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设有外径互不相同的两个或以上抵抗壁。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平板从外径最大的抵抗壁开始向吸水部延设。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平板与抵抗壁一体成型。在本技术某些实施例中,空气加湿装置还包括:设有第一壁面、与第一壁面相对的第二壁面、和连接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的第三壁面的壳体;设于壳体内,使空气从设于第一壁面的进风口流向设于第二壁面的出风口流动的送风风路;风路壁,形成送风风路,且其一部分与出风口相对设置;碰撞壁,在风路壁的内侧包围吸水部,通过与从吸水部放出的液体碰撞而使碰撞后的液体微细化。(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空气加湿装置通过设置抵抗壁,使一部分摇晃或液体流动通过碰撞到抵抗壁的突出部而减少,液体被突出部阻挡而存储在吸水部的周围,使吸水部周围的液体的量保持稳定,可以抑制加湿量不稳定和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气加湿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空气加湿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抵抗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抵抗壁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空气加湿装置从上方观察的截面图。【主要元件】[现有技术]100-水槽;200-转轴;300-吸水管;400-旋转马达;500-破碎部;600-吸水口。[本技术]1-壳体;11-第一壁面;12-第二壁面;13-第三壁面;14-进风口;15-出风口;2-送风风路;21-风路壁;211-风路壁开口;3-蓄水部;31-底面;32-侧壁面;33-蓄水部开口;34-凹陷部;35-排水口;36-抵抗壁;361-突出部;362-间隙部;37-平板;371-中空部;4-吸水部;41-吸水口;42-喷水口;43-筒壁;44-微细喷水孔;45-旋转板;5-旋转部;51-转轴;52-旋转马达;6-碰撞壁;7-水滴筛出部;8-给水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纵”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气加湿装置,如图2所示,空气加湿装置包括:壳体1、送风风路2、蓄水部3、吸水部4、旋转部5、碰撞壁6和水滴筛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加湿装置,包括:/n蓄水部,由底面和从所述底面的外缘向上立起的侧壁面构成,用于储存液体;/n吸水部,呈中空状,其下部浸没在所述蓄水部的液体中,用于将所述蓄水部中的液体吸上来;/n旋转马达,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吸水部,使所述吸水部旋转;/n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壁面与所述吸水部之间,设有抑制所述液体摇晃的抵抗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加湿装置,包括:
蓄水部,由底面和从所述底面的外缘向上立起的侧壁面构成,用于储存液体;
吸水部,呈中空状,其下部浸没在所述蓄水部的液体中,用于将所述蓄水部中的液体吸上来;
旋转马达,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吸水部,使所述吸水部旋转;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壁面与所述吸水部之间,设有抑制所述液体摇晃的抵抗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晃,指的是所述液体以所述吸水部为中心沿径向的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抗壁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存在可被所述吸水部吸上来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抗壁包括:从所述底面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和设于所述突出部,且用于所述液体穿过所述突出部的间隙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部设置于所述突出部的下端,且与所述底面邻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抗壁以所述吸水部为中心设置成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抗壁的纵向上端设置有向所述吸水部方向延伸的平板,
所述平板在其径向上的中央处设有包围所述吸水部,且与所述吸水部之间设有一定距离的圆形的中空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嘉樑曾伟斌侯冠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