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余热实现警报用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019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余热实现警报用途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吸热组件、活塞组件、输入输出组件、发电组件和警报组件,吸热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接触的下底板、吸热腔腔体和上底板,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活塞套筒和活塞连杆,活塞套筒与上底板紧密接触,活塞在活塞套筒中上下滑动,且活塞连杆一端与活塞连接;输入输出组件包括中心轴、驱动件和飞轮,活塞连杆另一端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和飞轮固定连接在中心轴两端;发电组件包括驱动带和电机,飞轮通过驱动带与电机连接,电机与警报机构连接;上底板上开孔,使吸热腔腔体与活塞套筒下部相连。所述装置避免了资源浪费、电路安全、温度测量等问题,节约了前期的装置布置周期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余热实现警报用途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余热实现警报用途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织印染、电镀加工、化工制药、印刷烘干、煤泥烘干、铸造、电解铝生产等工业领域存在大量余热,这些余热不仅被浪费,而且在一些工作区域内是一大隐患,有可能对工作人员或者不知情人员造成伤害。但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额外的电源的使用可能也会引入新的安全隐患,并且也不利于检测与维修。如果通过回收余热,并充分利用这部分能量,不仅提高了工业能源利用率,又避免了新的资本投入,以达到警示的目的,既提高经济性又能保证安全性。斯特林发动机是伦敦的罗坝林特斯特林(RobertStirling)于1816年技术的,所以命名为“斯特林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是独特的热机,因为该装置理论上的效率几乎等于理论最大效率,称为卡诺循环效率;斯特林发动机是通过气体受热膨胀,遇冷压缩而产生动力的;由于在外热装置上避免了传统内燃机的震爆做功问题,从而实现了其高效率、低噪音、低污染和低运行成本。斯特林装置用于热交换系统的应用多为工业应用,基于朗肯循环的蒸汽机利用水气化过程产生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余热实现警报用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吸热组件、活塞组件、输入输出组件、发电组件和警报组件,吸热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接触的下底板(1)、吸热腔腔体(2)和上底板(4),活塞机构包括活塞(5)、活塞套筒(6)和活塞连杆(7),活塞套筒(6)与上底板(4)紧密接触,活塞(5)在活塞套筒(6)中上下滑动,上底板(4)上开孔,使吸热腔腔体(2)与活塞套筒(6)下部相连,且活塞连杆(7)的一端与活塞(5)连接;输入输出组件包括中心轴(8)、驱动件(9)和飞轮(12),活塞连杆(7)的另一端与驱动件(9)连接,驱动件(9)和飞轮(12)固定连接在中心轴(8)两端,使活塞连杆(7)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余热实现警报用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吸热组件、活塞组件、输入输出组件、发电组件和警报组件,吸热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接触的下底板(1)、吸热腔腔体(2)和上底板(4),活塞机构包括活塞(5)、活塞套筒(6)和活塞连杆(7),活塞套筒(6)与上底板(4)紧密接触,活塞(5)在活塞套筒(6)中上下滑动,上底板(4)上开孔,使吸热腔腔体(2)与活塞套筒(6)下部相连,且活塞连杆(7)的一端与活塞(5)连接;输入输出组件包括中心轴(8)、驱动件(9)和飞轮(12),活塞连杆(7)的另一端与驱动件(9)连接,驱动件(9)和飞轮(12)固定连接在中心轴(8)两端,使活塞连杆(7)旋转驱动中心轴(8)转动;发电组件包括驱动带(13)和电机(14),飞轮(12)通过驱动带(13)与电机(14)连接,电机(14)与警报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热机构还包括隔热棉(3),且隔热棉(3)位于吸热腔腔体(2)中,且与上底板(4)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组件包括磁铁(503),活塞(5)下部设置磁铁(503),隔热棉(3)正对活塞下部的磁铁(503)部分嵌入磁铁,且所述磁铁与上底板(4)上的开孔位置对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海锋王平洲赵伟迦王畅刘佳鑫欧子鸣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