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筒井模板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91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6
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筒井模板体系,包括外模板、内衬架和芯模,外模板拼接在薄壁筒井配筋骨架外围,内衬架置于薄壁筒井配筋骨架内腔,所述芯模置于内衬架内腔;内衬架包括顶部加强圈、底部加强圈以及连接在顶部加强圈与底部加强圈之间的立杆,立杆均匀布置,两立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00mm;内衬架外观尺寸与薄壁筒井内空尺寸一致。所述芯模为橡胶气囊芯模,由芯模顶面、芯模圆周面和芯模底面连接构成的橡胶气囊芯模充满气后其外圆直径与薄壁筒井内径一致,高度比薄壁筒井高200mm。该模板体系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便于存储搬运,施工方法简便,生产效率高,成型质量好,可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筒井模板体系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筒井模板体系。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出于建筑功能需求,常常在地下室顶板和屋面附带一些通风井、导光井、电缆井等中空薄壁圆筒井,此类圆筒井内部空间较为狭长(一般内径为40cm~100cm、高度为100cm~200cm,以下简称为薄壁筒井),通常薄壁筒井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成形,浇灌前需制作薄壁筒井模板体系,传统的模板体系包括内外侧模板和支架,传统的方法是绑扎好薄壁筒井配筋骨架后(所述薄壁筒井配筋骨架由竖向配筋和环形水平配筋构成),将内外木模板逐块拼接成型,薄壁筒井配筋骨架与现浇混凝土共同形成薄壁筒井,薄壁圆井通过圆台底座配筋与周围钢筋混凝土结构合成一体),筒壁结构浇筑成型后逐块拆除。存在的问题是:薄壁筒井内部空间狭长,模板特别是内侧模板安装和拆卸施工操作困难,不仅影响筒壁结构观感质量,而且工效低,工程进度慢,增加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筒井钢筋混凝土模板体系,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br>为解决以上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筒井模板体系,包括外模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架(1)和芯模;所述外模板(4)拼接在薄壁筒井配筋骨架外围,所述内衬架(1)置于薄壁筒井配筋骨架内腔,所述芯模置于内衬架内腔;/n所述内衬架(1)包括顶部加强圈(11)、底部加强圈(13)以及连接在顶部加强圈(11)与底部加强圈(13)之间的立杆(12),所述立杆均匀布置,两立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00mm;内衬架外观尺寸与薄壁筒井内空尺寸一致,即所述顶部加强圈与薄壁筒井井口内径尺寸一致,底部加强圈与薄壁筒井井底内径尺寸一致;/n所述芯模为橡胶气囊芯模(3),包括芯模顶面(32)、芯模圆周面(33)和芯模底面(34),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筒井模板体系,包括外模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架(1)和芯模;所述外模板(4)拼接在薄壁筒井配筋骨架外围,所述内衬架(1)置于薄壁筒井配筋骨架内腔,所述芯模置于内衬架内腔;
所述内衬架(1)包括顶部加强圈(11)、底部加强圈(13)以及连接在顶部加强圈(11)与底部加强圈(13)之间的立杆(12),所述立杆均匀布置,两立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00mm;内衬架外观尺寸与薄壁筒井内空尺寸一致,即所述顶部加强圈与薄壁筒井井口内径尺寸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明冉小和苏为志覃启丰张桂美吴保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