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栏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88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栏杆,包括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第二栏杆通过内连接件与第一栏杆插接,第二栏杆与内连接件旋转连接,内连接件通过板条与第一栏杆连接,内连接件与板条通过螺栓连接,板条设置在第一栏杆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栏杆与第二栏杆的连接处设置连接件,在安装时,将第二栏杆插入第一栏杆内,并且将第二栏杆与内连接件旋紧连接,使得栏杆安装简便,提高了栏杆的外形美观度。同时避免了因为焊接而导致的栏杆表面的损坏,不用担心由于栏杆的锈蚀而出现的危险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栏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栏杆,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栏杆。
技术介绍
栏杆在使用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被分割区域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杆,很具有装饰意义。从形式上看,栏杆可分为节间式与连续式两种。前者由立柱,扶手及横挡组成,扶手支撑于立柱上;后者具有连续的扶手,由扶手,栏杆柱及底座组成。常见种类有:木制栏杆、石栏杆、不锈钢栏杆、铸铁栏杆、铸造石栏杆、水泥栏杆、组合式栏杆。在居住建筑中,栏杆不宜有过大空档或可攀登的横档,在居住建筑中,又以不锈钢栏杆实用居多。栏杆的横杆和竖杆之间为了连接在一起使用焊接的方式连接,而使用焊接的方式虽然牢靠,但是后期打磨费时费力,同时工作时对工人的焊接水平也要求较高。而且在焊接过程中有可能损坏栏杆表面的防锈层,从而降低栏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栏杆,使得横杆与立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安装简便。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栏杆,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和第三栏杆,第二栏杆的一端通过内连接件与第一栏杆插接,第二栏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栏杆插接,第二栏杆与内连接件旋转连接,内连接件通过板条与第一栏杆连接,内连接件与板条通过螺栓连接,板条设置在第一栏杆内。优选的,内连接件包括连接管件,连接管件包括侧壁和底壁,侧壁上设有多个卡脚。进一步优选的,第二栏杆与内连接件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卡槽,卡脚能够卡入卡槽内。更进一步优选的,卡槽包括滑入部分和滑槽部分,所述滑入部分与所述滑槽部分相垂直,所述滑入部分的顶端与所述滑槽部分相通,所述滑入部分的底端设有敞口,所述滑入部分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栏杆的轴向平行,滑槽部分的开口的高度随着滑槽部分的延伸逐渐减小。进一步优选的,板条的中间部位上设有凸出部,螺栓依次穿过连接管件的底壁、板条、板条的凸出部后与螺母连接。更进一步优选的,螺栓与连接管件的底壁之间设有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栏杆与第二栏杆的连接处设置连接件,在安装时,将第二栏杆插入第一栏杆内,并且将第二栏杆与内连接件旋紧连接,使得栏杆安装简便,提高了栏杆的外形美观度。同时避免了因为焊接而导致的栏杆表面的损坏,不用担心由于栏杆的锈蚀而出现的危险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内连接件的栏杆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内连接件的栏杆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有内连接件的栏杆的第一栏杆与第二栏杆的连接示意图(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连接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具有内连接件的栏杆的内连接件与第二栏杆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具有内连接件的栏杆的内连接件与第二栏杆的连接的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栏杆;20、第二栏杆;21、卡槽;211、滑入部分;212、滑槽部分;30、板条;31、凸出部;40、内连接件;41、连接管件;42、卡脚;50、螺栓;51、螺母;52、橡胶垫;100、第三栏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栏杆,包括第一栏杆10、第二栏杆20和第三栏杆,第三栏杆与第一栏杆10平行设置,第三栏杆水平设置。第二栏杆20的一端通过内连接件40与第一栏杆10插接,第二栏杆20的另一端与第三栏杆100插接(即,在第三栏杆100上设置与第二栏杆20相匹配的通孔,将第二栏杆20的一端插入第三栏杆100即可),这样,第一栏杆10、第二栏杆20和第三栏杆100组合形成围栏。第二栏杆20与内连接件40旋转连接,在安装时,内连接件40插入第二栏杆20内,并且旋转第二栏杆20,使得第二栏杆20与内连接件40旋紧。在本实施例中,内连接件40通过板条30与第一栏杆10连接,而内连接件40与板条30通过螺栓50连接,板条30设置在第一栏杆10内,板条30直接放入第一栏杆10内即可,这是由于第一栏杆10位于第二栏杆20的下端,当第一栏杆10、第二栏杆20和第三栏杆100组合完毕后,第一栏杆10和第三栏杆100会将第二栏杆20紧紧固定在第一栏杆10与第三栏杆100之间,从而使得第二栏杆20将板条30固定在第一栏杆10内,因此,并不会引起板条30上下移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内连接件40包括连接管件41,连接管件41包括侧壁(图中未示出)和底壁(图中未示出),在侧壁上设有多个卡脚42。另外,在第二栏杆20与内连接件40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卡槽21,具体的,卡槽21包括滑入部分211和滑槽部分212,滑入部分211与滑槽部分212相垂直,滑入部分211的顶端与滑槽部分212相通,滑入部分211的底端设有敞口(图中未示出),卡脚42通过敞口进入滑入部分211,滑入部分211的轴向与第二栏杆20的轴向平行。将第二栏杆20卡设在内连接件40上后,卡脚42卡入卡槽21内,也就是说,卡脚42能够通过滑入部分211进入滑槽部分212,从而使得第二栏杆20的一端卡设在内连接件40上。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使得卡脚42能够紧紧卡入卡槽21内,因此,使得滑槽部分212的开口的高度随着滑槽部分212的延伸逐渐减小,这样,当卡脚42进入滑槽部分212后,随着第二栏杆20的旋转,卡脚42将会被卡在滑槽部分212的开口的较窄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板条30的中间部位上设有凸出部31,螺栓50依次穿过连接管件41的底壁、板条30、板条的凸出部31后与螺母51连接。凸出部31有利于使得内连接件40与板条30连接的更紧固,而且凸出部31也可以使得板条30在长度方向上不易变形。如图3所示,为了更进一步的使得内连接件40与板条30连接的更加紧固,在螺栓50与连接管件41的底壁之间设有橡胶垫52。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将内连接件40安装到板条30上;然后,将板条30放入第一栏杆10内,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内连接件40的轴线与第一栏杆10上的通孔(即第二栏杆20的插入孔)的轴线相重合,这样便于第二栏杆20的插入第一栏杆10后与内连接件40的连接;接着,将第二栏杆20插入第一栏杆10,并且将第二栏杆20与内连接件40旋转连接;最后,将第三栏杆100安装在第二栏杆20的另一端,安装完毕。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栏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和第三栏杆,所述第二栏杆的一端通过内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栏杆插接,所述第二栏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栏杆插接,所述第二栏杆的一端与所述内连接件旋转连接,所述内连接件通过板条与所述第一栏杆连接,所述板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栏杆内,所述内连接件与所述板条通过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栏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栏杆、第二栏杆和第三栏杆,所述第二栏杆的一端通过内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栏杆插接,所述第二栏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栏杆插接,所述第二栏杆的一端与所述内连接件旋转连接,所述内连接件通过板条与所述第一栏杆连接,所述板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栏杆内,所述内连接件与所述板条通过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件包括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卡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安装的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栏杆与所述内连接件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脚能够卡入所述卡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霖詹行琼欧毅飞陈诗传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派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