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面套自动缝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72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面套自动缝接机,其包括机体以及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于面套的两端滑移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转动连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固定连接有夹片,所述夹紧板与所述夹片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夹片远离于所述铰接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夹紧板于所述挤压块下方设置有夹紧面套的固定件;所述加工台设置有驱动两个所述夹紧板发生相对运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对两个面套重叠部分的固定稳固效果,便于对面套进行缝合操作,提升面套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面套自动缝接机
本技术涉及汽车面套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面套自动缝接机。
技术介绍
一般车辆在经常使用过程中,车内座椅难免会变脏和受到损害,对座椅更换的话,成本高且十分麻烦,因此需要面套来对其进行保护,汽车座套顾名思义是指汽车座椅的套子,汽车座套可保护原车座椅干燥干净,防止皮革老化,目前为了便于面套的流水线加工,厂家均会面套卷绕成大卷,从而确保面套加工流水线的连续工作。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678815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坯布卷取装置,包括卷布辊A、卷布辊B、卷布辊C、导布辊A、导布辊B、导布辊C、张力辊和坯布卷,所述坯布卷通过已成卷的布面压在卷布辊B上;坯布卷通过已成卷的布面压在卷布辊B上,降低卷布辊A的转速,从而获得更大的摩擦力,卷取能力更强,能将任何材质的坯布卷到设计长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一定尺寸的面套卷绕完成后,且无法对已有面套卷进行延长尺寸的操作,目前厂家通过缝纫机将两个面套卷的首尾两端缝合在一起,但是由于套本身具有柔性,在缝合过程中面套容易发生位置偏移,影响面套后续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面套自动缝接机,其具有确保两个面套在缝合过程中重叠部分固定稳固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面套自动缝接机,包括机体以及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于面套的两端滑移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转动连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固定连接有夹片,所述夹紧板与所述夹片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夹片远离于所述铰接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夹紧板于所述挤压块下方设置有夹紧面套的固定件;所述加工台设置有驱动两个所述夹紧板发生相对运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面套的宽度尺寸,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夹紧板运动至面套侧边的位置,驱动夹片绕着铰接轴朝向远离夹紧板方向摆动,将面套放置在夹紧板以及夹片之间的位置,扭簧发生形变,在扭簧恢复原形的作用下,夹片被驱动将面套挤压固定在夹紧板上,实现对两个面条重叠部分的固定稳固效果,便于实现对两个面套之间的缝合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件设置为与所述夹紧板固定连接的凹块,所述凹块的凹口开口朝向所述夹片设置,所述挤压块将面套挤压于所述凹块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块的运动路线为弧线,挤压块运动至插接于凹块的凹口内,此时面套的两侧被挤压固定于凹块的凹口内,面套与凹块内凹口侧边之间接触面积增大,提升对面套的固定稳固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铰接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转动连接有抵接柱,所述夹片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抵接柱穿出的固定槽,所述抵接柱穿出所述固定槽后转动至与所述夹片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以及抵接柱一起朝向固定槽方向运动,抵接柱穿过固定槽后运动至夹片的另一侧,驱动抵接柱转动,抵接柱转动至与固定槽长度方向垂直的位置,抵接柱将夹片卡接于夹紧板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抵接柱设置有用于所述转动块转动的转动槽,所述转动块以及所述转动槽内壁竖直方向截图设置为“T”字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块朝向远离转动槽开口处的运动被限制,转动块在转动槽内转动,实现固定柱与抵接柱之间的转动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挤压块宽度沿着朝向所述凹块方向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块端部对面套挤压的强度增大,确保面套稳定位于凹块的凹口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挤压块与面套抵接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橡胶层被挤压固定于凹块的凹口内时,橡胶层发生形变,增大橡胶层与面套之间的摩擦力,且降低挤压块对面套挤压变形的程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加工台转动连接的双头螺纹杆以及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夹紧板固定连接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所述双头螺纹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加工台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双头螺纹杆平行设置的滑杆,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驱动双头螺纹杆转动,双头螺纹杆带动两个滑块运动,滑杆限制滑块的转动,两个滑块分别带动两个夹紧板发生相对运动,两个夹紧板朝向面套侧边运动,实现对夹紧板的驱动效果,实现对多种规格的面套进行夹紧固定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双头螺纹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便于对双头螺纹杆施加转动的作用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驱动夹片绕着铰接轴朝向远离夹紧板方向转动,扭簧发生形变,撤掉夹片上作用力,夹片将面套夹紧固定在夹紧板上,实现对两个面套端部缝合位置的挤压固定效果,便于实现对两个面套的缝合效果;2.手柄给双头螺纹杆施加一个转动的作用力,两个滑块分别带动两个夹紧板发生相对运动,夹紧板运动至面套侧边的位置;3.驱动夹片朝向固定板运动,固定柱以及抵接柱一起穿过固定槽,驱动转动块在转动槽内转动,抵接柱转动至与固定槽垂直的位置,实现对夹片的固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体;2、加工台;3、夹紧板;4、铰接轴;5、扭簧;6、挤压块;7、凹块;8、固定柱;9、抵接柱;10、固定槽;11、转动块;12、转动槽;13、双头螺纹杆;14、滑块;15、滑杆;16、手柄;17、夹片;18、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面套自动缝接机,包括机体1以及加工台2,加工台2于面套的两端设置有夹紧板3,夹紧板3转动连接有铰接轴4,铰接轴4固定连接有夹片17,夹紧板3与夹片17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5;驱动夹片17朝向远离夹紧板3方向摆动,扭簧5发生形变,两个面套的两端重叠在一起,将面套的两侧分别放置在夹紧板3上,撤掉对夹片17上的作用力,在扭簧5恢复原的弹力作用下,夹片17被驱动朝向面套运动,夹片17将面条挤压固定在夹紧板3上,实现对面套拉直的效果,便于对面套进行缝合操作。参照图3和图4,为了确保面套被固定稳固,夹片17远离于铰接轴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6,夹紧板3于挤压块6下方设置有夹紧面套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与夹紧板3固定连接的凹块7,凹块7的内腔设置为“凹”字型,凹块7的凹口开口朝向夹片17设置,凹块7的凹口尺寸大于挤压块6的宽度尺寸,挤压块6的运动路线为弧线,挤压块6运动至插接于凹块7的凹口内,此时面套的两侧被挤压固定于凹块7的凹口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面套自动缝接机,包括机体(1)以及加工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2)于面套的两端滑移设置有夹紧板(3),所述夹紧板(3)转动连接有铰接轴(4),所述铰接轴(4)固定连接有夹片(17),所述夹紧板(3)与所述夹片(17)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5);所述夹片(17)远离于所述铰接轴(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6),所述夹紧板(3)于所述挤压块(6)下方设置有夹紧面套的固定件;所述加工台(2)设置有驱动两个所述夹紧板(3)发生相对运动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面套自动缝接机,包括机体(1)以及加工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2)于面套的两端滑移设置有夹紧板(3),所述夹紧板(3)转动连接有铰接轴(4),所述铰接轴(4)固定连接有夹片(17),所述夹紧板(3)与所述夹片(17)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5);所述夹片(17)远离于所述铰接轴(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6),所述夹紧板(3)于所述挤压块(6)下方设置有夹紧面套的固定件;所述加工台(2)设置有驱动两个所述夹紧板(3)发生相对运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面套自动缝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为与所述夹紧板(3)固定连接的凹块(7),所述凹块(7)的凹口开口朝向所述夹片(17)设置,所述挤压块(6)将面套挤压于所述凹块(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面套自动缝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4)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固定连接有固定柱(8),所述固定柱(8)转动连接有抵接柱(9),所述夹片(17)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抵接柱(9)穿出的固定槽(10),所述抵接柱(9)穿出所述固定槽(10)后转动至与所述夹片(17)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正大陈克萍李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友和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