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二冷水化学除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65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二冷水除油器,即在反应仓外部设置配水箱,使车间现场过来的二冷水在进入配水箱后与加入的水处理药剂反应时间延长;二冷水停留时间得到延长,水与药剂反应物有充分沉降时间。使二冷水中大部分的铁泊沉积在配水箱底部利用排污装置排水配水箱。每个反应仓分别使用进液管与配水箱进行连接。一是处理仓均匀分配来自配水箱内水源,二是进一步增加二冷水与药剂的反应时间。无需使用搅拌器设备进行搅拌;在配水箱和处理仓底部安装电动调节阀9,使自动并定时排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铸二冷水化学除油器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连铸二冷水化学除油器。
技术介绍
炼钢车间的连铸二冷水主要供连铸机生产冷却用,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循环水中悬浮物、硬度及系统缓蚀、结构等进行控制,其中现场喷嘴堵塞情况直接影响着炼钢厂产品的质量。连铸二冷水处理的整个工艺过程有三个主要加药点:铁皮坑、化学除油器和冷水井。在化学除油器加药点处,由于现有技术中化学除油器(见图1)的结构限制多存在如下缺陷:1、化学除油器总进水端反应仓结构简单,车间现场过来的二冷水在进入反应仓,到填料出水,停留时间不足,造成沉降物上翻。因反应仓结构简单、水流冲刷的原因,反应仓底部排污口只能排除少量的铁泊。2、反应仓内部经过加药处理的二冷水,通过内部一条方形箱体输送到每个处理仓(各处理仓串联连接),第一个处理仓中沉积的铁泊、加药产生的反应物质(絮状物)最多,第二个处理仓次之,第三个处理仓最少,不易于杂物排除处理仓。进入处理仓的水源需使用搅拌器设备进行搅拌达到充分溶解反应的目的。3、处理仓底部排污装置为人工手动操作,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使二冷水在进入反应仓前,可以得到初步沉降,并使每个反应仓得到充分利用的连铸二冷水化学除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铸二冷水化学除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水箱,所述配水箱设有加药口、进水口及出水口,其中进水口设于配水箱下部,出水口设于配水箱上部;至少2个反应仓,所述反应仓的上部设有排水口,底部设有集泥斗,集泥斗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反应仓内在排水口与集泥斗之间设有斜管填料,所述斜管填料将反应仓分隔成上下两层,且上层为清水区,下层为反应排泥区;贯穿斜管填料且设置在反应仓内的进水仓,所述进水仓包括有底无顶的内仓和扣设在内仓上的外仓,所述内仓下部设有进水口,内仓顶部与外仓顶壁之间间隔距离,内仓外壁与外仓内壁之间间隔距离,内仓通过支撑件与外仓连接,外仓顶部与反应仓顶壁连接;所述内仓通过其与外仓之间间隔的距离与反应排泥区连通;还包括用于将进水仓与配水箱密闭连通的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的数量与反应仓数量相应,且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配水箱的出水口密闭连接,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仓的进水口密闭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排泥管上设有手动调节阀和电动调节阀。进一步的,所述外仓底部设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与集泥斗相对。进一步的,所述加药口内插装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向配水箱内延伸至配水箱的进水口处。进一步的,所述配水箱底部设有排泥口。首先向配水箱内添加药剂,然后通入二冷水,由于二冷水的水流扰动使得二冷水与加药剂混合,混合后二冷水与药剂经由水箱的出水口流入各进液管道,通过进液管道药剂与二冷水得反应时间延长,得到进一步反应的药剂与二冷水混合物进入内仓,然后从内仓顶部溢出,并经由内仓与外仓之间的间隙进入反应仓,在反应仓内得到进一步反应沉降,沉降物沉积在集泥斗内然后定期经由排泥管排出,沉降处理后的清水则经由斜管填料进入清水区,并经由反应仓的排水口排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的连铸二冷水除油器,使车间现场过来的二冷水在进入配水箱后与加入的水处理药剂反应时间延长,二冷水停留时间得到延长,水与药剂反应物有充分沉降时间,配水箱底部沉积大部分铁泊,减少铁泊进入处理仓。处理仓上无需安装搅拌器,设备配件成本降低。本技术的连铸二冷水除油器实现自动排污,减少现场工人劳动强度。进入反应仓前,二冷水停留时间延长,进一步增加二冷水与药剂的反应时间。配水箱通过水流扰动使二冷水与药剂混合,避免使用搅拌器,进而保证絮凝物完成性,便于沉降。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连铸二冷水化学除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连铸二冷水化学除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配水箱,101.第一进水口,2.反应仓,201.排水口,202.集泥斗,203.排泥管,3.斜管填料,4.内仓,401.第二进水口,5.外仓,501.喇叭口,6.支撑件,7.进液管,8.手动调节阀,9.电动调节阀,11.加药管,12.导流板,13.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局限于下列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技术的,或者凡是采用本技术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连铸二冷水化学除油器,包括配水箱1、4个反应仓2、斜管填料3、进水仓、4个进液管7、手动调节阀8、电动调节阀9、及加药管11。配水箱1设有加药口、第一进水口101及4个出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101设于配水箱1的侧壁底部,4个出水口均设于配水箱1的顶部且并排依次设置。加药口内插装加药管11,加药管11的底部出药口位于配水箱的第一进水口101处。二冷水经由第一进水口101进入配水箱的同时,扰动加药口处的药剂,进而药剂得以分散并与二冷水初步混合。反应仓2的侧壁顶部开设有排水口201,使用时,排水口201与排水管道连接。反应仓2的底部设有集泥斗202,用于接收二冷水与药剂反应后的沉淀物。集泥斗202的底部设有排泥管203,反应仓的内部在排水口(201)与集泥斗(202)之间设有斜管填料3,斜管填料3将反应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层,通过斜管填料3将反应仓内的二冷水中产生的沉淀物分离,清水经由斜管填料3进入上层清水区,沉淀物则被斜管填料3截留并聚集在排泥区。排泥管203上进一步设有手动调节阀8和电动调节阀9。贯穿斜管填料3设置在反应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二冷水化学除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配水箱(1),所述配水箱(1)设有加药口、第一进水口(101)及出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101)设于配水箱(1)的下部,出水口设于配水箱(1)的上部;所述加药口内插装有加药管(11),所述加药管的出药口位于配水箱的第一进水口(101)处;/n至少2个反应仓(2),所述反应仓(2)的上部设有排水口(201),底部设有集泥斗(202),集泥斗(202)的底部设有排泥管(203),所述反应仓内部在排水口(201)与集泥斗(202)之间设有斜管填料(3),所述斜管填料(3)将反应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层,且上层为清水区,下层为反应仓的排泥区;/n贯穿斜管填料(3)设置在反应仓内的进水仓,所述进水仓包括有底无顶的内仓(4)和扣设在内仓上的外仓(5),所述内仓(4)的下部设有第二进水口(401),内仓(4)的顶部与外仓(5)的顶壁之间间隔距离,内仓(4)的外壁与外仓(5)的内壁之间间隔距离,内仓(4)通过支撑件(6)与外仓(5)连接,外仓(5)的顶部与反应仓(2)的顶壁连接,外仓(5)的底部位于斜管填料(3)与集泥斗(202)之间;所述内仓(4)通过其与外仓(5)之间间隔的距离与反应排泥区连通;/n还包括用于将进水仓与配水箱(1)密闭连通的进液管(7),所述进液管(7)的数量与反应仓(2)的数量相应,且进液管(7)的一端与所述配水箱的出水口密闭连接,进液管(7)的另一端经由反应仓(2)的侧壁穿入并与所述内仓的第二进水口(401)密闭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二冷水化学除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水箱(1),所述配水箱(1)设有加药口、第一进水口(101)及出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101)设于配水箱(1)的下部,出水口设于配水箱(1)的上部;所述加药口内插装有加药管(11),所述加药管的出药口位于配水箱的第一进水口(101)处;
至少2个反应仓(2),所述反应仓(2)的上部设有排水口(201),底部设有集泥斗(202),集泥斗(202)的底部设有排泥管(203),所述反应仓内部在排水口(201)与集泥斗(202)之间设有斜管填料(3),所述斜管填料(3)将反应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层,且上层为清水区,下层为反应仓的排泥区;
贯穿斜管填料(3)设置在反应仓内的进水仓,所述进水仓包括有底无顶的内仓(4)和扣设在内仓上的外仓(5),所述内仓(4)的下部设有第二进水口(401),内仓(4)的顶部与外仓(5)的顶壁之间间隔距离,内仓(4)的外壁与外仓(5)的内壁之间间隔距离,内仓(4)通过支撑件(6)与外仓(5)连接,外仓(5)的顶部与反应仓(2)的顶壁连接,外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昌张永刚朱富强王裕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