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臂安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260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械臂安全系统,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械臂本体以及用于驱动机械臂本体工作的驱动装置,包括与驱动装置耦接并用于检测有人体处于机械臂本体的工作半径范围内时以控制驱动装置关停的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有人处于机械臂的工作半径内时能够自动断电,从而避免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臂安全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臂安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已经越来越多的使用机械,以节省人力,提高施工速度。机械臂已经应用于施工现场,进行物料转移。授权公告号为CN207537024U的中国专利文件(对比文件)公开了一种机械臂,其包括旋转台、大臂、小臂和起重连接头,所述旋转台的顶部设有大臂、交流电机Ⅰ和控制面板,所述旋转台的底部是平衡箱体,所述平衡箱体的内部安装旋转设置和平衡块;所述大臂的弯曲部顶端和支撑杆连接,所述大臂和小臂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大臂和小臂的连接轴上设置滚轮Ⅱ;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滚轮Ⅰ,所述滚轮Ⅰ和滚轮Ⅱ通过拉绳连接在交流电机Ⅰ和吊钩之间;所述小臂的末端设置起重连接头;所述起重连接头包括起重连接杆,所述起重连接杆的底部设有容纳箱。对比文件公开了用于转移物料的机械臂的技术方案。但是在施工现场,意外时有发生。意外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有设备失控、设备损坏、人为操控失误。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伤人。所以在设备工作时都需要周围的人员与设备保持安全距离。目前在施工现场通常只有警示牌,而并不能有针对的采取安全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臂安全系统,其在有人处于机械臂的工作半径内时能够自动断电,从而避免发生危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械臂安全系统,包括机械臂本体以及用于驱动机械臂本体工作的驱动装置,包括与驱动装置耦接并用于检测有人体处于机械臂本体的工作半径范围内时以控制驱动装置关停的检测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有人处于机械臂的工作半径内时能够自动断电,从而避免发生危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处于所述机械臂本体的工作半径范围内以发送第一检测信号;开关电路,与第一检测元件电连接并响应第一检测信号以控制驱动系统关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检测元件检测到有人处于机械臂本体的工作半径范围内时发送第一检测信号,开关电路响应第一检测信号以控制驱动系统关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检测包括:第二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位于所述机械臂本体的警告范围内以发送第二检测信号;报警电路,与第二检测元件耦接并响应第二检测信号以进行报警提示;当第二检测元件检测到有人体位于机械臂本体的警告范围内时,报警电路工作进行报警提示;第二检测元件的检测范围大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的检查范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有人靠近机械臂的工作半径范围时,能够进行报警,提示人远离危险区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检测装置分别位于机械臂本体的相背离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除机械臂本体所造成的检测盲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机械臂本体的相背离两侧设置有竖杆,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和所述第二检测元件固定于竖杆上,并且第二检测元件的标高位置高于第一检测元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第一检测元件和第二检测元件,并且保证第二检测元件的检测范围大于第一检测元件的检测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继电器KM、电阻R1和NPN型三极管Q1;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检测元件的输出端;继电器KM的线圈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继电器KM的线圈并联有续流二极管D1;继电器KM的触点为常闭触点,其电连接于驱动装置的电路中以控制驱动装置的电路的导通与关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关电路能够响应第一检测信号以控制驱动系统关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电路工作时能够同时进行发出灯光与声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近机械臂本体的人进行光和声的双重报警,使人更容易注意到报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报警电路包括报警灯、蜂鸣器、NPN型三极管Q2;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VCC、基极接第二检测元件的输出端、发射极接报警灯的一端,报警灯的另一端接地,蜂鸣器与报警灯并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报警电路能够响应第二检测信号以进行报警提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有人处于机械臂的工作半径内时能够自动断电,从而避免发生危险;2.在有人靠近机械臂的工作半径范围时,能够进行报警,提示人远离危险区域。附图说明图1是智能机械臂的示意图;图2是驱动装置与检测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驱动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检测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示意图;图6是一个第一检测元件所形成的检测区域示意图。图中,1、机械臂本体;11、旋转台;12、大臂;13、小臂;14、起重连接头;15、平衡箱;2、驱动装置;21、控制面板;22、交流电机Ⅰ;23、交流电机Ⅱ;3、竖杆;4、检测装置;41、第一检测元件;42、第二检测元件;43、开关电路;44、报警电路;441、报警灯;442、蜂鸣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智能化机械臂,包括机械臂本体1;用于驱动机械臂本体1工作的驱动装置2;与驱动装置2耦接并用于检测有人体处于机械臂本体1的附近时,进行报警和控制驱动装置2关停的检测装置4。参照图1和图3,机械臂本体1包括旋转台11、大臂12、小臂13、起重连接头14和平衡箱15。驱动装置2包括控制面板21以及与控制面板21电连接的交流电机Ⅰ和交流电机Ⅱ,控制面板21对交流电机Ⅰ和交流电机Ⅱ进行控制,交流电机Ⅰ通过滚轮和拉绳控制小臂13的升降,交流电机Ⅱ用于驱动旋转台11转动。驱动装置2耦接交流电为控制面板21、交流电机Ⅰ和交流电机Ⅱ供电。参见图4,检测装置4包括:第一检测元件41,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处于机械臂本体1的工作半径范围内以发送第一检测信号;开关电路43,与第一检测元件41电连接并响应第一检测信号以控制驱动系统关停;第二检测元件42,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位于机械臂本体1附近以发送第二检测信号;报警电路44,与第二检测元件42耦接并响应第二检测信号以进行报警提示。第一检测元件41与第二检测元件42为热释电传感器,型号为RDA223。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为TTL信号,当第一检测元件和第二检测元件检测到有人时,发出高电平。开关电路43包括继电器KM、电阻R1和NPN型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型号为9013;继电器的型号为CAD32ED。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检测元件41的输出端;继电器KM的线圈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继电器KM的线圈并联有续流二极管D1;继电器KM的触点为常闭触点,其电连接于驱动装置2的电路中以控制驱动装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臂安全系统,包括机械臂本体(1)以及用于驱动机械臂本体(1)工作的驱动装置(2),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驱动装置(2)耦接并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处于机械臂本体(1)的工作半径范围内以控制驱动装置(2)关停的检测装置(4),当检测装置(4)检测到有人体处于机械臂本体(1)的工作半径范围内时,检测装置(4)控制驱动装置(2)停止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臂安全系统,包括机械臂本体(1)以及用于驱动机械臂本体(1)工作的驱动装置(2),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驱动装置(2)耦接并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处于机械臂本体(1)的工作半径范围内以控制驱动装置(2)关停的检测装置(4),当检测装置(4)检测到有人体处于机械臂本体(1)的工作半径范围内时,检测装置(4)控制驱动装置(2)停止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臂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4)包括:第一检测元件(41),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处于所述机械臂本体(1)的工作半径范围内以发送第一检测信号;开关电路(43),与第一检测元件(41)电连接并响应第一检测信号以控制驱动装置关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臂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4)包括:第二检测元件(42),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位于所述机械臂本体(1)的警告范围内以发送第二检测信号;报警电路(44),与第二检测元件(42)耦接并响应第二检测信号以进行报警提示;当第二检测元件(42)检测到有人体位于机械臂本体(1)的警告范围内时,报警电路(44)工作进行报警提示;第二检测元件(42)的检测范围大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41)的检测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臂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4)设置有两个,两个检测装置(4)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