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新型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60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新型吊具,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横杆,设置在第一支杆的顶部和第二支杆的顶部之间;第二横杆,设置在第一支杆的底部和第二支杆的底部之间;第一收容筒,设置在第一支杆的底部;第二收容筒,设置在第二支杆的底部;第一挂钩杆,转动设置在第一收容筒内,其中第一挂钩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挂钩;第二挂钩杆,转动设置在第二收容筒内,其中第二挂钩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挂钩;控制杆,分别与第一挂钩杆的顶端和第二挂钩杆的顶端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吊具的挂钩的方向,灵活性高,使得生产过程中阴极铜短路可以正常处理,对产量和电流效率不会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新型吊具
本技术涉及阴极铜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新型吊具。
技术介绍
在阴极铜生产过程中,当电解槽中的阴极铜出现短路的现象时,需要将该阴极铜从电解槽中取出,并进行相关处理。一般情况下,都是依靠吊具插进阴极的顶端的两个挂耳处以将阴极铜勾住。然而,市面上传统的吊具是整体完全固定死的,如吊具的挂钩的方向是固定不动的,灵活性低,容易出现无法插进挂耳孔内而无法钩起阴极铜的现象,这样使得生产过程中阴极铜短路无法正常处理,对产量和电流效率带来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新型吊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吊具的挂钩的方向,灵活性高,使得生产过程中阴极铜短路可以正常处理,对产量和电流效率不会带来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新型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一支杆间隔平行设置;第一横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杆的顶部之间;第二横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新型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杆;/n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一支杆间隔平行设置;/n第一横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杆的顶部之间;/n第二横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底部之间;/n第一收容筒,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的底部;/n第二收容筒,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的底部;/n第一挂钩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筒内,其中所述第一挂钩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挂钩;/n第二挂钩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筒内,其中所述第二挂钩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挂钩;/n控制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挂钩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挂钩杆的顶端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杆带动所述第一挂钩杆和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新型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杆;
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一支杆间隔平行设置;
第一横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杆的顶部之间;
第二横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底部之间;
第一收容筒,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的底部;
第二收容筒,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的底部;
第一挂钩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筒内,其中所述第一挂钩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挂钩;
第二挂钩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筒内,其中所述第二挂钩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挂钩;
控制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挂钩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挂钩杆的顶端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杆带动所述第一挂钩杆和所述第二挂钩杆同步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挂钩杆的第一挂钩朝向方向和所述第二挂钩杆的第二挂钩朝向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挂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杆固定连接;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挂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杆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伟杰徐磊黄亚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清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