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57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其包括卷筒和缠绕于卷筒的胶带,卷筒上设置有定位筒,定位筒的一侧开设有滑移孔,滑移孔滑移连接有呈匚形的定位杆,定位杆包括滑移连接于滑移孔的第一定位杆、竖直且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杆远离滑移孔一端的第二定位杆以及水平且固定连接于第二定位杆远离第一定位杆一端的第三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的长度大于缠绕卷筒的胶带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寻找并揭起胶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
本技术涉及胶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
技术介绍
胶带是日常生产生活应用中的常见之物,种类众多、功效不同,如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胶带的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用以黏着物体。现有的胶带一般为卷筒形式生产,可长可短、可薄可厚、可宽可窄,视应用环境而定,且根据生产应用环境选择胶带基材,不一而足。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胶带具有粘性,胶带一般在使用后将其端部粘合至成卷后的胶带,该结构不易于工作人员寻找并揭起胶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其具有易于工作人员寻找并揭起胶带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包括卷筒和缠绕于卷筒的胶带,所述卷筒上设置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一侧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滑移连接有呈匚形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包括滑移连接于滑移孔的第一定位杆、竖直且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杆远离滑移孔一端的第二定位杆以及水平且固定连接于第二定位杆远离第一定位杆一端的第三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的长度大于缠绕卷筒的胶带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带使用完毕后,将胶带靠近其端部的自由端粘合至第三定位杆,第三定位杆起到对胶带的定位作用,易于工作人员寻找到胶带的端部,同时,第三定位杆使得工作人员揭起胶带的端部时与胶带端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揭起胶带,胶带揭起后,使第一定位杆沿滑移孔朝远离定位筒的方向滑移,以便于工作人员拉动胶带至所需长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筒的外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卷筒的内周面位于转动槽内并与转动槽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筒相对转动槽转动,使得定位杆随定位筒一同相对卷筒转动,进而使得胶带使用完毕后,第三定位杆能够转动至更靠近胶带端部的位置,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寻找到胶带的端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定位杆与滑移孔的纵截面均呈圆形、且第一定位杆与滑移孔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杆在滑移孔内转动时,第三定位杆及第二定位杆随第一定位杆一同转动,以使得胶带因不断使用而其圈数不断减少时,第三定位杆能够始终转动至抵接于胶带外周面的状态,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将胶带粘合至第三定位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定位杆位于滑移孔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圆形的限位板,所述滑移孔内开设有供限位板沿水平方向滑移的限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与限位孔的配合使得第一定位杆沿滑移孔滑移时不易动限位孔内脱离,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一定位杆雅安滑移孔滑移时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杆、滑移孔、限位板以及限位孔关于卷筒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有两组,其中一根所述第三定位杆固设有弹性卡块,另一根所述第三定位杆开设有与弹性卡块卡接配合的卡孔,所述弹性卡块位于卡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卡块与卡孔的配合使得第三定位杆在对胶带进行定位时,两根第三定位相互限位,使得第一定位杆不易在滑移孔内滑移,进而使得两根第三定位杆对胶带定位的状态更为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三定位杆远离第二定位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尖锐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锐部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撕下胶带时,将胶带压入尖锐部,使尖锐部穿过胶带,以使得胶带具有缺口,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将胶带撕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尖锐部沿第三定位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尖锐部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将胶带压入尖锐部时,胶带具有更多的缺口,进而有利于进一步简便工作人员撕下胶带的操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侧壁均设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设置使得第二定位杆与工作人员手部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便于工作人员通过第二定位杆对第一定位杆和第三定位杆进行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胶带粘合于第三定位杆,便于工作人员寻找并揭起胶带;2.尖锐部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拉动胶带至所需长度后,将其撕下;3.防滑纹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移动定位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卷筒;2、胶带;3、定位筒;4、转动槽;5、滑移孔;6、定位杆;61、第一定位杆;62、第二定位杆;63、第三定位杆;7、限位板;8、限位孔;9、防滑纹;10、弹性卡块;11、卡孔;12、尖锐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及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包括卷筒1和缠绕于卷筒1外周面的胶带2,胶带2的一面为涂胶面,另一面为非涂胶面。卷筒1呈圆环状、且卷筒1的内周面设置有定位筒3,定位筒3也呈圆环状,定位筒3的外周面开设有周向设置且首尾闭合的转动槽4,卷筒1的内周面抵接于转动槽4的底部、且卷筒1靠近其内周面的两端均抵接于转动槽4的侧壁,以使得卷筒1转动连接于定位筒3、且卷筒1相对定位筒3转动时,受到转动侧壁的限位作用,卷筒1不易脱离定位筒3。卷筒1的两个端部均开设有水平设置的滑移孔5,两个滑移孔5位于同水平线且滑移孔5内均滑移连接有呈匚形的定位杆6,定位杆6包括滑移连接于滑移孔5内的第一定位杆61、竖直且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杆61远离滑移孔5一端的第二定位杆62以及水平且固定连接于第二定位杆62远离第一定位杆61一端的第三定位杆63,胶带2使用完毕时将胶带2涂胶面的一面粘接于第三定位杆63即可便于工作人员寻找并揭起胶带2。第一定位杆61均呈圆柱状,以便于定位孔在滑移孔5内转动,从而使第三定位杆63能够始终抵接于胶带2的非涂胶面,第一定位杆61远离第二定位杆6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形的限位板7,滑移孔5的内壁开设有供限位板7沿水平方向滑移的限位孔8,以使得第一定位杆61沿滑移孔5滑移时不易从滑移孔5内脱离。第二定位杆62的长度均大于第一定位杆61到胶带2外周面间的距离,以使得第三定位杆63能够抵接于胶带2外周面,第二定位杆62的侧壁设置有防滑纹9,以增大第二定位杆62与工作人员手部的摩擦力,进而便于工作人员通过第二定位杆62对定位杆6整体进行移动。其中一根第三定位杆63远离第二定位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卡块10,另一根第三定位杆63远离第二定位杆62的一端开设有与弹性卡块10卡接配合的卡孔11,弹性卡块10插入卡孔11内时,两根第二定位杆62分别抵接于定位筒3的两个端面,以增强第三定位杆63对胶带2定位时的稳定性,第二定位杆62沿滑移孔5滑移的运动行程大于第三定位杆63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包括卷筒(1)和缠绕于卷筒(1)的胶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1)上设置有定位筒(3),所述定位筒(3)的一侧开设有滑移孔(5),所述滑移孔(5)滑移连接有呈匚形的定位杆(6),所述定位杆(6)包括滑移连接于滑移孔(5)的第一定位杆(61)、竖直且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杆(61)远离滑移孔(5)一端的第二定位杆(62)以及水平且固定连接于第二定位杆(62)远离第一定位杆(61)一端的第三定位杆(63),所述第二定位杆(62)的长度大于缠绕卷筒(1)的胶带(2)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包括卷筒(1)和缠绕于卷筒(1)的胶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1)上设置有定位筒(3),所述定位筒(3)的一侧开设有滑移孔(5),所述滑移孔(5)滑移连接有呈匚形的定位杆(6),所述定位杆(6)包括滑移连接于滑移孔(5)的第一定位杆(61)、竖直且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杆(61)远离滑移孔(5)一端的第二定位杆(62)以及水平且固定连接于第二定位杆(62)远离第一定位杆(61)一端的第三定位杆(63),所述第二定位杆(62)的长度大于缠绕卷筒(1)的胶带(2)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3)的外周面开设有转动槽(4),所述卷筒(1)的内周面位于转动槽(4)内并与转动槽(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杆(61)与滑移孔(5)的纵截面均呈圆形、且第一定位杆(61)与滑移孔(5)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揭起的胶带,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创新黄河龚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美鑫工业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