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41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减震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震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其设有连接板和减震板,连接板及减震板均设有两个,减震板设置在两个连接板的内侧,两个减震板之间连接有减震套管,减震套管内设有转轴,转轴横向穿过减震套管,且转轴两端均延伸出减震套管,转轴两端通过定位板与连接板连接;减震套管内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套设在转轴上,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连接轴承与减震板相连接,减震套管两端通过连接轴套与减震板连接,连接轴承设置在连接轴套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滑板车减震结构占用空间少,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出行工具也越来越多样,其中电动滑板车由于体积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出行工具。为了增加电动滑板车的稳定性,一般都在滑板车前部和后部设置减震结构,避免电动滑板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造成零部件的损坏。但是由于电动滑板车的结构通常比较简单、空间较小,往往无法安装比较合适的减震结构;而且现有的电动滑板车减震结构设置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方便。有的减震结构比较单一,减震效果有限,就给电动滑板车的正常使用的舒适性及安全性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滑板车减震结构较复杂,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减震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设有连接板和减震板,连接板及减震板均设有两个,减震板设置在两个连接板的内侧,两个减震板之间连接有减震套管,减震套管内设有转轴,转轴横向穿过减震套管,且转轴两端均延伸出减震套管,转轴两端通过定位板与连接板连接;减震套管内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套设在转轴上,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连接轴承与减震板相连接,减震套管两端通过连接轴套与减震板连接,连接轴承设置在连接轴套内侧。优选的,减震套管为半封闭结构,减震套管的下端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沿着减震套管长度方向开设,矩形开口的长度与减震套管的长度相同。优选的,转轴包括位于中部的弹簧连接部和位于两端的固定部,弹簧连接部的上端设有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长度与矩形开口的长度相同。优选的,转轴上套设的减震弹簧设有多个,减震弹簧相邻套设在转轴的弹簧连接部上,减震弹簧两端设置的转臂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上端和下端,减震弹簧上端设置的转臂与矩形凹槽连接,减震弹簧下端设置的转臂与矩形开口连接。优选的,连接轴套为凸型结构,连接轴套上设有多个螺栓安装孔。优选的,定位板与连接板的内侧相连接,定位板为方形板状结构,定位板的中部设有半圆拱形孔,定位板上还设有螺栓安装孔。优选的,减震板及连接板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减震结构设计合理,小巧简便,降低了减震设备的生产成本。采用独特的减震套管及减震弹簧的设计,减震套管内形成减震空间;当电动滑板车在行驶的时候,由于连接板的一端与滑板车后轮轴连接,后轮上下颠簸带动转轴转动,在转轴转动的同时,通过减震弹簧的弹力来产生减震效果。减震结构减小了滑板车整体受到的震动,有效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延长了电动滑板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零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减震套管;11.矩形开口;2.减震板;3.转轴;31.弹簧连接部;32.固定部;33.矩形凹槽;34.第一螺栓安装孔;4.连接板;5.定位板;51.第四螺栓安装孔;52.第五螺栓安装孔;6.减震弹簧;61.上转臂;62.下转臂;7.连接轴套;71.第一连接部;72.第二连接部;73.第二螺栓安装孔;74.第三螺栓安装孔;8.连接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如无特殊规定,均为行业内常规术语。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套管1和减震板2,减震板2设有两个;减震套管1设置在两个减震板2之间,且减震套管1的两端部分别与减震板2连接。减震套管1内设有转轴3,转轴3横向穿过减震套管1,转轴3的两端均延伸出减震套管1,并且转轴3的两端部通过定位板5与连接板4连接。连接板4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减震板2的外侧。减震套管1为半封闭结构,减震套管1横截面外周为不规则八边形结构,中部截面为圆形套管;减震套管1的下端设有矩形开口11,矩形开口11沿着减震套管1长度方向开设,且矩形开口11的长度与减震套管1的长度相同。如图3所示,减震套管1内设置的转轴3包括位于中部的弹簧连接部31和位于两端的固定部32,弹簧连接部31的上端设有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矩形凹槽33。弹簧连接部31为圆柱状结构,弹簧连接部31及开设的矩形凹槽33的长度均与减震套管1的的长度相同;两端设置的固定部32为扁头杆状结构,固定部32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螺栓安装孔34。减震套管1内设有减震弹簧6,减震弹簧6设有多个,多个减震弹簧6相邻套设在转轴3的弹簧连接部31上。减震弹簧6设有上转臂61和下转臂62,减震弹簧6的上转臂61和下转臂62分别设置在转轴3的上端和下端;减震弹簧6的上转臂61与弹簧连接部31上端的矩形凹槽33连接,减震弹簧6的下转臂62设置在减震套管1下端设置的矩形开口11内。更进一步的,减震套管1两端均通过连接轴套7与减震板2相连接,连接轴套7为凸型结构,如图4所示。连接轴套7设有第一连接部71和第二连接部72,第一连接部71设置在右侧与减震套管1相连接,第一连接部71的截面形状与减震套管1的截面形状相同;第二连接部72设置在左侧与减震板2紧密连接,第二连接部72为方形板状结构。第一连接部71的两侧设有第二螺栓安装孔73,第二连接部72的四角处设有第三螺栓安装孔74;连接轴套7通过连接螺栓与减震板2及减震套管1相连接。更进一步的,连接轴套7内设有连接轴承8,转轴3的两端均通过连接轴承8与减震板2相连接。更进一步的,定位板5设置在连接板4的内侧,定位板5为方形板状结构,定位板5的中部设有半圆拱形孔,定位板5上半圆拱形孔两侧设有第四螺栓安装孔51,定位板5的上侧设有第五螺栓安装孔52。定位板5通过第四螺栓安装孔51与连接板4连接,定位板5通过连接螺栓将第五螺栓安装孔52与转轴3两端设置的第一螺栓安装孔34连接。更进一步的,减震板2及连接板4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材质。当电动滑板车在行驶的时候,由于连接板4的一端与滑板车后轮轴连接,后轮上下颠簸带动转轴转动,在转轴3转动的同时,通过减震弹簧6的弹力来产生减震效果,减震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减震效果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减震结构,其设有连接板和减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及减震板均设有两个,所述减震板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两个所述减震板之间连接有减震套管,所述减震套管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横向穿过所述减震套管,且转轴两端均延伸出减震套管,所述转轴两端通过定位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减震套管内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连接轴承与减震板相连接,所述减震套管两端通过连接轴套与所述减震板连接,所述连接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轴套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减震结构,其设有连接板和减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及减震板均设有两个,所述减震板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两个所述减震板之间连接有减震套管,所述减震套管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横向穿过所述减震套管,且转轴两端均延伸出减震套管,所述转轴两端通过定位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减震套管内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连接轴承与减震板相连接,所述减震套管两端通过连接轴套与所述减震板连接,所述连接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轴套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管为半封闭结构,所述减震套管的下端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沿着减震套管长度方向开设,所述矩形开口的长度与减震套管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后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位于中部的弹簧连接部和位于两端的固定部,所述弹簧连接部的上端设有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正锦
申请(专利权)人:迈凯恩威海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