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386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包括踏板、渡板及连杆机构,踏板与渡板搭接;连杆机构设置于渡板底部;踏板及连杆机构均与车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套连杆机构,在列车运动过程中通过两套连杆机构的传动原理,使渡板与两套连杆机构的铰接点始终保持在两车端的中间位置,防止列车在极限运动过程中渡板对车体的碰撞;同时在渡板与第一踏板及第二踏板搭接的地方设置自动旋转磨耗条,防止列车过道在垂直方向产生缝隙;且在渡板底部设置支撑磨耗条,降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消除了摩擦噪声;最终保证列车能够适应不同的曲线运动和各种恶劣的环境,有效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保障了旅客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是指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单轨属于轨道车辆的一种,其贯通道有居中布置和非居中布置两种类型,其中不居中布置的贯通道的过道在通过曲线时,工况一般比较恶劣,由于轨道及运行条件复杂,特别是在车辆侧滚时,渡板会产生较大的缝隙,给旅客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满足各种线路条件的非居中式过道结构,保证旅客安全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通过设置两套连杆机构,在列车运动过程中通过两套连杆机构的传动原理,使渡板与两套连杆机构的铰接点始终保持在两车端的中间位置,防止列车在极限运动过程中渡板对车体的碰撞;同时在渡板与第一踏板及第二踏板搭接的地方设置自动旋转磨耗条,防止列车过道在垂直方向产生缝隙;且在渡板底部设置支撑磨耗条,降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消除了摩擦噪声;最终保证列车能够适应不同的曲线运动和各种恶劣的环境,有效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保障了旅客的安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包括:踏板、渡板及连杆机构,所述踏板与所述渡板搭接;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渡板底部;所述踏板及所述连杆机构均与车体连接。进一步,所述渡板与所述踏板的搭接处安装有合页,所述合页上安装有随所述合页的旋转而转动的自动旋转磨耗条,所述自动旋转磨耗条与所述踏板搭接。进一步,所述渡板上与所述踏板的搭接处设置有侧防护板。进一步,所述渡板底部铆接有支撑磨耗条。r>进一步,所述支撑磨耗条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进一步,所述连杆机构两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杆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板与车体连接。进一步,所述踏板包括第一踏板及第二踏板,所述第一踏板及所述第二踏板分别与所述渡板的两侧搭接。更进一步,所述连杆机构设置有一对。本技术通过设置两套连杆机构,在列车运动过程中通过两套连杆机构的传动原理,使渡板与两套连杆机构的铰接点始终保持在两车端的中间位置,防止列车在极限运动过程中渡板对车体的碰撞;同时在渡板与第一踏板及第二踏板搭接的地方设置自动旋转磨耗条,防止列车过道在垂直方向产生缝隙;且在渡板底部设置支撑磨耗条,降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消除了摩擦噪声;最终保证列车能够适应不同的曲线运动和各种恶劣的环境,有效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保障了旅客的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顾客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图2所示的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的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3,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踏板1、渡板2及第二踏板3,所述渡板2两侧分别与第一踏板1及第二踏板3搭接,其中第一踏板1与第二踏板3结构相同;第一踏板1及第二踏板3与车体连接。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3,所述渡板2底部设置有连杆机构4及连杆结构5,当车辆通过曲线发生倾斜时,渡板2通过连接机构4及连杆机构5进行自动调整;在车体运动时,渡板2、第一踏板1及第二踏板3均会发生移动,通过连接机构4及连杆机构5的传动原理,连杆机构4及连杆机构5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始终确定一条居中的直线,使渡板2与连接机构4及连杆机构5的铰接点始终保持在两车端的中间位置,使得渡板2自动调整居中,有效防止列车在极限运动过程中渡板2对车体的碰撞。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3,所述渡板2与所述第一踏板1的搭接处安装有合页21,所述渡板2与所述第二踏板3的搭接处安装有合页22,所述合页21上安装有随所述合页21的旋转而转动的自动旋转磨耗条211,所述合页22上安装有随所述合页22的旋转而转动的自动旋转磨耗条221,所述自动旋转磨耗条211与第一踏板1搭接,自动旋转磨耗条221与所述第二踏板3搭接,自动旋转磨耗条211及自动旋转磨耗条221均通过自身重力与第一踏板1及第二踏板3搭接;当车辆发生侧滚运动时,自动旋转磨耗条211及自动旋转磨耗条221能够在合页21及合页22的带动下进行旋转,使自动旋转磨耗条211及自动旋转磨耗条221与第一踏板1及第二踏板3保持接触,有效防止渡板2与第一踏板1及第二踏板3发生碰撞,进一步防止了渡板2与贯通道主体发生相撞,防止列车过道在垂直方向产生缝隙。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3,所述渡板2与所述第一踏板1的搭接的两端部设置有侧防护板201及侧防护板202,所述渡板2与所述第二踏板3的搭接的两端部设置有侧防护板203及侧防护板204,侧防护板201、侧防护板202、侧防护板203、侧防护板204可以防止在极限运动过程中渡板2对车体的碰撞。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3,所述渡板2底部铆接有支撑磨耗条23,所述支撑磨耗条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支撑磨耗条23在车体运动过程中始终与第一踏板1及第二踏板3保持接触,有效降低了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消除了摩擦噪声。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3,所述连杆机构4与连杆机构5两端同时安装有连接板,分别为连接板451和连接板452,所述连杆机构4与连杆机构5通过连接板451和连接板452与车体连接。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3,所述连杆机构可以设置有一对或多对,一般设置一对,太多了居中效果不好反而使得结构累赘,只设置一套连杆机构无法实现自动居中,因此设置两套连杆机构,且两套连杆机构相对于渡板2的中心线相互对称,保证渡板2不会发生偏移。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3,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杆机构4和连杆机构5,在列车运动过程中通过连杆机构4和连杆机构5的传动原理,使渡板2与连杆机构4和连杆机构5的铰接点始终位于两车端的中间位置,防止列车在极限运动过程中渡板2对车体的碰撞;同时在渡板2与第一踏板1及第二踏板3搭接的地方设置自动旋转磨耗条211,防止列车过道在垂直方向产生缝隙;且在渡板2底部与第一踏板1及第二踏板3接触的地方设置支撑磨耗条23,有效降低了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消除了摩擦噪声;最终保证列车能够适应不同的曲线运动和各种恶劣的环境,有效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保障了旅客的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渡板及连杆机构,所述踏板与所述渡板搭接;/n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渡板底部;/n所述踏板及所述连杆机构均与车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渡板及连杆机构,所述踏板与所述渡板搭接;
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渡板底部;
所述踏板及所述连杆机构均与车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板与所述踏板的搭接处安装有合页,所述合页上安装有随所述合页的旋转而转动的自动旋转磨耗条,所述自动旋转磨耗条与所述踏板搭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板上与所述踏板的搭接处设置有侧防护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渡踏板居中定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赛志许明辉辛驰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丹纳威奥贯通道系统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