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拆卸部分的可折叠垫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22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可折叠装置,它包括一被构造成形成一闭合环圈的框架,该框架可以在一卷绕结构和一未卷绕结构之间活动。一封套被构造成接纳该框架,并且在该闭合环圈的至少一部分内形成一开口。一附连机构基本上连接在封套的边缘周围。一织物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封套,以使其易于被取下。制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垫子的方法包括:从一第一材料片材上切下织物构件;从一第二材料片材上切下本体隔膜,以使来自相邻的本体隔膜之间的第二材料片材的多余材料的数量最少;以及将本体隔膜之一附连于织物构件之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地涉及具有多种结构的垫子,更具体地说,涉及可以定位成展开结构和折叠结构、并且具有一可拆卸部分的垫子。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一种可折叠装置,它包括一被构造成形成一闭合环圈的框架,该框架可以在一卷绕结构和一未卷绕结构之间活动。一封套被构造成接纳该框架,并且在该闭合环圈的至少一部分内形成一开口。一附连机构基本上连接在封套的边缘周围。一织物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封套,以使其易于被取下。制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垫子的方法包括从一第一材料片材上切下织物构件;从一第二材料片材上切下本体隔膜(body membrane),以使来自相邻的本体隔膜之间的第二材料片材的多余材料的数量最少;以及将本体隔膜之一附连于织物构件之一。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垫子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与图1所示的垫子一起使用的可拆卸隔膜;图3示出了与图1和2所示的垫子一起使用的框架;图4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垫子一起使用的可拆卸隔膜;图5示出了与图4所示的垫子一起使用的框架;图6示出了图4和5所示的垫子的部分剖切的立体图;图7示出了图1所示的垫子的部分剖切的立体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垫子的装配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垫子的立体图;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的垫子的部分剖切的立体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垫子的部分剖切的立体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垫子的部分剖切的立体图; 图13示出了图1的垫子的装配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诸实施例的垫子的制造方法的步骤从材料片材切下的本体隔膜的俯视图;图15示出了图9的垫子的装配图;图16至20示出了垫子从未卷绕结构转变为卷绕结构的过程的一个示例;图2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垫子的俯视图;图2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垫子的俯视图;图2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垫子的俯视图;图24示出了图23所示的垫子的侧视图;图2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垫子的俯视图;图2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垫子的俯视图;图2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垫子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诸实施例涉及具有可折叠框架的垫子。这样一种垫子具有诸如一折叠结构和一展开结构。可将垫子构造成使本体隔膜(例如具有毛圈织物(terrycloth)部分的隔膜)可拆卸地附连于框架。藉此允许框架在处于展开结构时保持本体隔膜的位置和形状。由于本体隔膜能够可拆卸地附连,因此不必在本体隔膜附连于框架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清洗,然后可以将其重新附连于框架以供下次使用。有多种方式来构造垫子及其附连机构(通过该机构可以附连本体隔膜)。下面将叙述这些可行实施例中的多个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垫子包括一由柔软、可扭曲的材料制成的框架。该框架被构造成形成一闭合环圈,并且可以在卷绕结构和未卷绕结构之间活动。一封套被构造成接纳框架并且在框架的闭合环圈的至少一部分内形成一开口。一附连机构随后连接在封套边缘的周围。一织物构件可以在开口内与封套连接。在又一实施例中,框架连接于接合隔膜,附连机构可以与该接合隔膜连接。这样一种接合隔膜可以是诸如附连于框架的织物的一部分或多个部分,并且附连机构可以连接于该织物。接合隔膜不需要完全覆盖或包裹框架与接合隔膜附连的部分。例如,附连机构可以是织物条带,每根条带具有粘合于框架的一端和具有一附连机构(例如揿合连接件的一部分、钩及叠式连接件的一部分等)的另一端。在这样一个实施例中,本体隔膜可具有一令人满意的连接件,以便在垫子处于展开结构时使本体隔膜保持在由框架形成的开口内。本文使用的术语“织物构件”包括但不限于一层材料。例如,织物构件可以是一片布料,例如毛圈织物或尼龙。在一个实施例中,织物构件可以包括多层织物,这些织物可以是相同或不相同的材料。在其它诸实施例中,织物材料可以包括非漂浮部分(例如垫子或升高式支承结构)或漂浮部分,例如充气式气囊、充气式气垫或充气式枕垫。请参见图1、2、3和7,它们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可折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图1示出了处于装配状态的可折叠装置100,其中织物构件500通过一附连机构300连接于封套120。在图示实施例中,附连机构300是一位于由封套120形成的开口200的边缘周围的拉链。或者,附连机构可以位于封套120的外周周围或者位于封套120的外部与开口200的边缘之间的一个位置。图2和3示出了处于未装配状态的可折叠装置100,其中织物构件500已从封套120上取下。如图1所示,当织物构件500连接于封套120时,框架110呈现不同于图3所示的织物构件500从封套120上取下的形状。更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当织物构件500从封套120上取下时,框架110返回到其未张紧的圆形结构;当织物构件500附连于封套120时,框架110呈现织物构件500的形状,例如椭圆形(如图1所示)。或者,框架110可由形状保持材料制成,无论织物构件500是否连接于封套120,该材料都可以使框架110保持其椭圆形结构。这样一种形状保持材料可允许框架110保持除圆形或椭圆形以外的形状,例如具有方形转角的椭圆形。织物构件500可以包括一本体隔膜510,在使用该装置100的期间,使用者的身体可位于其上。织物构件500还可包括一用于接纳一枕头或类似结构的枕状隔膜520,该结构被构造成支承使用者的头部。或者,一枕头或升高式支承构件可以与织物构件500相连、构成一体或可拆卸地附连,以便支承使用者的头部。本体隔膜510和枕状隔膜520可以是诸如类似的材料,并且可以不同于用来制造织物构件500的材料。附连机构300包括一连接于封套120的第一部分310和连接于织物构件500的第二部分320。例如,第一部分310和第二部分320是用来保持织物构件相对于封套120的位置的配合紧固件。附连机构300可以是诸如拉链和/或其它附连装置,例如钩圈紧固件、按钮、揿纽和/或夹子,这些附连机构设置在封套120的边缘周围(或封套120的周边部分),以保持织物构件500相对于织物构件500的位置。图16至20示出了垫子从未卷绕结构转变到卷绕结构的过程的一个示例。当然,可以按照图16到20的相反顺序将该过程颠倒,以便图示垫子从卷绕结构转变到未卷绕结构的过程。如图16所示,一个人可以在大约2点和10点的位置处拿着垫子100的边缘。垫子100可以任何方式定向,例如,其较长侧从3点横越到9点(如图16所示)。如图17所示,然后可将垫子100沿较长侧的端部远离人体朝中心折叠。如图18所示,可将垫子100的一端进一步朝中心活动。如图19所示,然后可将垫子100的另一端部折叠起来,以使垫子100被折叠成诸如一大致圆形的形状,如图20所示,该形状基本上是处于未折叠结构时的垫子区域的九分之一。请参见图4、5和6,它们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其中垫子100’包括一在开口200(即封套120周围的内缘)内连接于封套120的内部隔膜150。内部隔膜150形成一第二开口250。附连机构300可以位于开口250的边缘周围,例如,如图所示,位于内部隔膜150上。织物构件500’可拆卸地连接于内部隔膜150。在图4和6所示的实施例中,一升高式支承构件540位于织物构件500’上。或者,升高式支承结构可以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装置,它包括:一被构造成形成一闭合环圈的框架,所述框架可以在一卷绕结构和一未卷绕结构之间活动;一封套,所述封套被构造成接纳所述框架,并且在所述闭合环圈的至少一部分内形成一开口;以及一附连机构,所述附连机构基 本上连接在所述封套的边缘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1-7-18 09/907,4421.一种可折叠装置,它包括一被构造成形成一闭合环圈的框架,所述框架可以在一卷绕结构和一未卷绕结构之间活动;一封套,所述封套被构造成接纳所述框架,并且在所述闭合环圈的至少一部分内形成一开口;以及一附连机构,所述附连机构基本上连接在所述封套的边缘周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机构位于所述开口的边缘周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机构位于所述封套的边缘周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机构位于所述封套的外部与所述开口的周边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织物构件,所述织物构件可以在所述开口内连接于所述封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机构保持所述织物构件相对于所述封套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构件还包括一本体隔膜,所述本体隔膜连接于所述织物构件;以及一枕状隔膜,所述枕状隔膜连接于所述织物构件。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构件还包括一本体隔膜,所述本体隔膜连接于所述织物构件;以及一提升式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连接于所述织物构件。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在所述开口内延伸的内部隔膜,所述内部隔膜形成一第二开口。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织物构件,所述织物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内。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枕状隔膜,所述枕状隔膜连接于所述内部隔膜;以及一本体隔膜,所述本体隔膜连接于所述织物构件。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升高式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连接于所述内部隔膜;以及一本体隔膜,所述本体隔膜连接于所述织物构件。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装置具有一第一部分和一与所述第一部分互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内部隔膜上,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织物构件上。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本体隔膜,所述本体隔膜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内。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底部隔膜,所述底部隔膜基本上延伸越过所述第一开口。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连机构包括一孔,所述孔形成在所述内部隔膜中,并且被构造成接纳所述本体隔膜的至少一部分;一保持件,所述保持件被构造成将所述本体隔膜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所述孔中。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孔的索环。18.一种可折叠装置,它包括一被构造成形成一闭合环圈的框架,所述框架可以在一卷绕结构和一未卷绕结构之间活动;多个基本上连接在所述框架周围的接合隔膜,所述框架和多个接合隔膜在所述闭合环圈的至少一部分内形成一开口;以及多个附连机构,每个附连机构连接于多个接合隔膜中的一个接合隔膜。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织物构件,所述织物构件在所述开口内可拆卸地连接于多个接合隔膜。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构件还包括一本体隔膜,所述本体隔膜连接于所述织物构件;以及一枕状隔膜,所述枕状隔膜连接于所述织物构件。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构件还包括一本体隔膜,所述本体隔膜连接于所述织物构件;以及一提升式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连接于所述织物构件。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在所述开口内延伸的内部隔膜,所述内部隔膜形成一第二开口。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织物构件,所述织物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内。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附连机构中的每个附连机构具有一第一部分和一与所述第一部分互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内部隔膜上,所述第二部分位于多个接合隔膜中的一个接合薄膜上。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本体隔膜,所述本体隔膜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内;以及一枕状隔膜,所述枕状隔膜连接于所述内部隔膜。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E勒杰特JS沃纳A蒂普RL威尔逊二世M莱恩
申请(专利权)人:凯西厄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