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液压力除尘、收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207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行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全自动液压力除尘、收尘装置,包括料斗,所述料斗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相背的一侧均贯穿并延伸至槽钢的内部且滑动连接有槽钢,所述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卸料口阀板,所述卸料口阀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气管连通有卸料口气缸,所述卸料口气缸的顶部与料斗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料斗底部的右侧且位于卸料口气缸的右方固定连接有电磁阀。该全自动液压力除尘、收尘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收集和处理粉尘,且便于加工,成本低廉,消除了全自动压力机在连续冲压过程中扬尘所带来污染,保证了液压机的正常生产制造,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方便使用,适用于各种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液压力除尘、收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耐火材料行业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液压力除尘、收尘装置。
技术介绍
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锥形体试样在没有荷重情况下,抵抗高温作用而不软化熔倒的摄氏温度。耐火材料造坯过程中,需要细分和颗粒的充分混合,再进行受压压制成型,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全自动液压力除尘、收尘装置存在着不便于除尘和收尘的缺点,在造坯过程中,由于液压机是自动布料,每次回补料时,会从耐磨圏缝隙遗漏少量的造坯料,反复来回,就会堆积部分坯料,受随压力机工作前后活动,漏料就会直接落地,造成周边粉尘扬起,影响操作员的工作环境,且不方便使用,故而提出以上一种全自动液压力除尘、收尘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液压力除尘、收尘装置,具备便于除尘和收尘等优点,解决了在造坯过程中,由于液压机是自动布料,每次回补料时,会从耐磨圏缝隙遗漏少量的造坯料,反复来回,就会堆积部分坯料,受随压力机工作前后活动,漏料就会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液压力除尘、收尘装置,包括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3),所述滑轮(3)相背的一侧均贯穿并延伸至槽钢(2)的内部且滑动连接有槽钢(2),所述料斗(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卸料口阀板(4),所述卸料口阀板(4)底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气管(7)连通有卸料口气缸(5),所述卸料口气缸(5)的顶部与料斗(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料斗(1)底部的右侧且位于卸料口气缸(5)的右方固定连接有电磁阀(6)。/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液压力除尘、收尘装置,包括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3),所述滑轮(3)相背的一侧均贯穿并延伸至槽钢(2)的内部且滑动连接有槽钢(2),所述料斗(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卸料口阀板(4),所述卸料口阀板(4)底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气管(7)连通有卸料口气缸(5),所述卸料口气缸(5)的顶部与料斗(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料斗(1)底部的右侧且位于卸料口气缸(5)的右方固定连接有电磁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液压力除尘、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为厚度3mm铁板焊接而成,且料斗(1)上口长1400mm*宽700mm*高500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宏强刘威张志强周磊张军强石宝亮张庭瑞冯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泰耐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