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76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水冷装置,包括:回水罐,所述回水罐内限定有第一储水腔,所述回水罐的进水端用于与仪器的出水端连通;冷水罐,所述冷水罐内限定有第二储水腔,所述冷水罐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回水罐的出水端连通;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内限定有冷却腔;多个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在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冷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回水罐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罐的进水端连通;风冷机,所述风冷机设在所述冷却装置的一侧以用于冷却所述冷却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循环水冷却装置,将冷却仪器后的水经过冷却管冷却,同时通过风冷机对冷却管内的水降温,该循环水冷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搬运,而且冷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水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水冷装置。
技术介绍
许多实验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配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离子发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高频熔样机、等离子刻蚀机等仪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及时用冷却装置将热量转移到自然环境中以保证实验过程的正常进行。现有的设备冷却装置通常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利于实验仪器的冷却,尤其是精密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水冷装置,该循环水冷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够用于精密仪器的冷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水冷装置包括:回水罐,所述回水罐内限定有第一储水腔,所述回水罐的进水端用于与仪器的出水端连通;冷水罐,所述冷水罐内限定有第二储水腔,所述冷水罐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回水罐的出水端连通;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内限定有冷却腔;多个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在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冷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回水罐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罐的进水端连通;风冷机,所述风冷机设在所述冷却装置的一侧以用于冷却所述冷却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水冷却装置,将冷却仪器后的水经过冷却管冷却,同时通过风冷机对冷却管内的水降温,该循环水冷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搬运,而且冷却效果好。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水冷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循环水冷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第一储水腔内;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第二储水腔内;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循环水冷装置还包括:第一水位计,所述第一水位计设在所述第一储水腔内且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第二水位计,所述第二水位计设在所述第二储水腔内且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管形成为铜材料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管形成为沿所述冷却装置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管形成为3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3个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集成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水罐的出水端设有第一泵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水罐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泵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水罐上还设有可打开的第一进水口,所述冷水罐还设有可打开的第二进水口。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水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循环水冷装置100;回水罐10;冷水罐20;冷却装置30;冷却管40;风冷机50;第一温度传感器60;第一水位计61;第二水位计62;第二温度传感器70;控制系统8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水冷装置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水冷装置100包括回水罐10、冷水罐20、冷却装置30、多个冷却管40和风冷机50。具体而言,回水罐10内限定有第一储水腔,回水罐10的进水端用于与仪器的出水端连通,冷水罐20内限定有第二储水腔,冷水罐20的进水端用于与回水罐10的出水端连通,冷却装置30内限定有冷却腔,冷却管40设在冷却腔内,冷却管40的进水端与回水罐10的出水端连通,冷却管40的出水端与冷水罐20的进水端连通,风冷机50设在冷却装置30的一侧以用于冷却冷却装置30。换言之,循环水冷装置100主要由回水罐10、冷水罐20、冷却装置30、多个冷却管40和风冷机50组成,其中,冷却实验仪器后的水流入回水罐10,回水罐10内的水经过冷却腔,冷却腔内设有多个冷却管40,冷却管40是空心管,水流经过冷却管40冷却后流入冷水罐20,从而,冷水罐20内的水可以循环对实验仪器进行冷却,节约水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冷却装置30的一侧还设有风冷机50,风冷机50能够对冷却管40内的水进一步冷却降温。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水冷却装置30,将冷却仪器后的水经过冷却管40冷却,同时通过风冷机50对冷却管40内的水降温,该循环水冷装置100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搬运,而且冷却效果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循环水冷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60、第二温度传感器70和控制系统80。具体而言,第一温度传感器60设在第一储水腔内,第二温度传感器70设在第二储水腔内,控制系统80与第一温度传感器6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0分别相连。也就是说,第一温度传感器60用于检测回水罐10内水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70用于检测冷水罐20内水的温度,控制系统80与第一温度传感器6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0分别相连,控制系统80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可以显示第一温度传感器6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0所检测的温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情况。优选地,循环水冷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水位计61和第二水位计62。具体地,第一水位计61设在第一储水腔内且与控制系统80相连,第二水位计62设在第二储水腔内且与控制系统80相连,第一水位计61用于监测回水罐10内的水位,第二水位计62用于监测冷水罐20内的水位,控制系统80上的显示屏可以显示水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冷却管40形成为铜材料件,铜材料的散热效果好。优选地,冷却管40形成为沿冷却装置30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形,螺旋形结构不仅可以增加冷却管40的长度,提高冷却效果,而且可以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回水罐,所述回水罐内限定有第一储水腔,所述回水罐的进水端用于与仪器的出水端连通;/n冷水罐,所述冷水罐内限定有第二储水腔,所述冷水罐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回水罐的出水端连通;/n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内限定有冷却腔;/n多个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在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冷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回水罐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罐的进水端连通;/n风冷机,所述风冷机设在所述冷却装置的一侧以用于冷却所述冷却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水罐,所述回水罐内限定有第一储水腔,所述回水罐的进水端用于与仪器的出水端连通;
冷水罐,所述冷水罐内限定有第二储水腔,所述冷水罐的进水端用于与所述回水罐的出水端连通;
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内限定有冷却腔;
多个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设在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冷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回水罐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罐的进水端连通;
风冷机,所述风冷机设在所述冷却装置的一侧以用于冷却所述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第一储水腔内;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第二储水腔内;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水位计,所述第一水位计设在所述第一储水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杜马司科学仪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