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机构及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69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1
一种清扫机构,包括设于外壳(1)底部(11)上的风道吸口(12)以及设于外壳(1)底部(11)上且与风道吸口(12)分离独立设置的至少一个清扫刷(15),每一清扫刷(15)在受驱动时来回移动。每一清扫刷(15)在受驱动时做靠近和远离风道吸口(12)的往复循环移动。每一清扫刷(15)分别沿自身轴线方向(A1、A2)或沿与自身轴线垂直的方向(B1、B2)来回移动。还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该清扫机构和扫地机器人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吸风口(107)内设置滚动主刷(108)所带来的缠绕而堵塞吸尘等问题,并有效提高吸入灰尘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清扫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清扫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扫地机器人,又称清洁机器人、智能吸尘机器人、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扫地机器人。目前扫地机器人常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器人本体100,该机器人本体100包括面壳101、底壳102和面盖(图未示),底壳102套合并螺接在面壳101的底部。底壳102的前端设置有万向轮104,并于底壳102的中部两侧设置有左驱动轮105和右驱动轮106,其中,万向轮104、左驱动轮105和右驱动轮106分别连接有电机(图中未画出)。在左驱动轮105和右驱动轮106之间设有吸风口107,并于该吸风口107内设置有主刷108,该主刷108为滚刷,该滚刷108与滚刷电机(图未示)传动连接,滚刷108由此滚刷电机驱动转动。滚刷108具有刷轴1081以及从刷轴1081外壁面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外壳底部上的风道吸口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底部上且与所述风道吸口分离独立设置的至少一个清扫刷,每一所述清扫刷在受驱动时来回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外壳底部上的风道吸口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底部上且与所述风道吸口分离独立设置的至少一个清扫刷,每一所述清扫刷在受驱动时来回移动。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清扫刷在受驱动时做靠近和远离所述风道吸口的往复循环移动。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清扫刷在受驱动时整体在所述风道吸口和外壳底部的边缘之间做往复循环移动。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清扫刷分别沿自身轴线方向来回移动。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清扫刷分别沿与自身轴线垂直的方向来回移动。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清扫刷分别绕自身轴线来回摆动;每一所述清扫刷分别绕自身轴线来回摆动的摆动范围是120°。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清扫刷分别绕自身轴线作360°转动。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清扫刷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底部上的固定座、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活动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活动支架上的刷毛,所述活动支架受驱动部件驱动以相对所述固定座做往复移动。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受驱动部件驱动以相对所述固定座作以下往复运动:
沿自身轴线方向来回移动;或,沿与自身轴线垂直的方向来回移动。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受驱动部件驱动还能相对所述固定座作以下运动:
绕自身轴线来回摆动,摆动范围为120°;或,绕自身轴线作360°转动。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受驱动部件驱动还能相对所述固定座所在的水平面作远离或靠近的升降运动。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限位本体,所述限位本体内设有收容槽,所述活动支架包括用于设置刷毛的活动本体,所述活动本体的底部设有受动部,所述受动部从所述收容槽伸出,并在所述驱动部件作用下带动所述活动本体在所述收容槽内做往复移动。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以及受所述驱动部件驱动的连动件,所述连动件与所述受动部匹配连接。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有刷直流电机或者无刷直流电机;所述连动件为偏心轴。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本体在所述收容槽内的长度方向做往复移动;所述活动本体的长度小于所述收容槽的长度;所述活动本体包括用于设置刷毛的上部以及与所述上部连接的下部,所述受动部设于所述下部的底面;所述活动本体沿自身的宽度方向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所述上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收容槽的宽度以收容到所述收容槽中,所述下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收容槽的宽度。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本体在所述收容槽内的宽度方向做往复移动;所述活动本体的宽度小于所述收容槽的宽度;所述活动本体包括用于设置刷毛的上部以及与所述上部连接的下部,所述受动部设于所述下部的底面;所述活动本体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所述上部的长度小于所述收容槽的长度以收容到所述收容槽中,所述下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收容槽的长度。


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还包括底壳,所述限位本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底壳内部,以防止所述活动本体从所述限位本体中脱离;所述底壳的底部设有开槽以伸出所述受动部。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主要由多束刷毛束排列构成。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设于每个所述固定座上的活动支架包括多个;和/或,设于每个所述活动支架上的刷毛包括多排。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排所述刷毛伸出于所述外壳底部的表面以贴近地面。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排所述刷毛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以与地面齐平。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刷毛束受驱动时绕自身圆心作360°旋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外壳底部上且与所述风道吸口分离独立设置的清扫刷包括一个,且所述清扫刷设于所述外壳底部的前端与所述风道吸口之间。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刷上设置的刷毛整体呈直线型、波浪型或者弧型。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外壳底部上且与所述风道吸口分离独立设置的清扫刷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清扫刷分别设于所述风道吸口的两侧或分别设于外壳底部的前端与所述风道吸口之间。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清扫刷整体构成直线型或八字型或倒八字型。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刷上设置的刷毛整体呈直线型、波浪型或者弧型。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外壳底部上且与所述风道吸口分离独立设置的清扫刷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清扫刷整体呈一字型设于外壳底部的前端与所述风道吸口之间。


如权利要求23~28任一项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底部的前端的至少一角上的边刷,所述边刷受驱动装置驱动时做旋转运动。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刷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外壳底部的前端的左右两角。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边刷为多叶式旋转边刷。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边刷为三叶式旋转边刷。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边刷通过设置使其刷毛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与所述清扫刷发生干涉。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底部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沟槽,每一所述沟槽与所述风道吸口连通以构成将灰尘导向到所述风道吸口内的灰尘导向风道。


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沟槽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吸口连接,每一所述沟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底部的边沿平滑过渡连接。


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表面上的所述沟槽包括多个,满足:
多个所述沟槽平行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表面的前端;或,
多个所述沟槽平行设置在所述风道吸口的两侧。


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刷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清扫刷与多个所述沟槽匹配设置以利于将扬起的灰尘通过沟槽导向到所述风道吸口内。


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清扫刷与多个所述沟槽相间设置。


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清扫刷与多个所述沟槽平行设置。


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刷与所述沟槽匹配设置以利于将扬起的灰尘通过沟槽导向到所述风道吸口内。


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外壳底部的表面上的所述沟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风道吸口两侧的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设于所述外壳底部上的清扫刷包括分别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北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艾若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