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67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包括支架、罐体、转轴、搅拌盘和压盘,支架固连在罐体外侧,转轴转动连接在罐体内,若干个搅拌盘间隔固连在转轴上,压盘滑动连接在转轴上,转轴竖直方向上的搅拌盘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压盘上开设有若干个漏孔,漏孔外径与搅拌盘横截面尺寸相同,搅拌盘顶部固连有锥头,锥头为三棱柱状且边角指向罐体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将混合完全的水性油墨完全排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油墨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
技术介绍
水性油墨由连接料、颜料和助剂组成,是以水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墨,颜料使水性油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赋予了油墨颜色特征,满足了印刷对色彩的要求;一般的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都可用于水性油墨;由于水性油墨的树脂大多为碱溶性的,所以选用颜料时,须使用能耐碱性的颜料,此外,水墨中颜料的分布密度较溶剂型油墨要大的多,而水的表面张力及极性都与溶剂差别大,使得颜料分散较为困难,直接影响到油墨的稳定性、粘度和PH值,会存在结块、搅拌不匀问题,同时因具有油墨具有一定粘度,即使搅拌充分也会出现较多油墨黏连在搅拌罐壁上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包括支架、罐体、转轴、搅拌盘和压盘,支架固连在罐体外侧,转轴转动连接在罐体内,若干个搅拌盘间隔固连在转轴上,压盘滑动连接在转轴上,转轴竖直方向上的搅拌盘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压盘上开设有若干个漏孔,漏孔外径与搅拌盘横截面尺寸相同,搅拌盘顶部固连有锥头,锥头为三棱柱状且边角指向罐体上方。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搅拌盘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渗孔,渗孔为方形通孔,搅拌盘外侧渗孔间距小于内侧渗孔间距。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压盘顶端面开设有圆锥状的锥面,锥面底端指向转轴。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罐体顶部固连有电机,电机与转轴之间通过锥齿轮组相连。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罐体顶部固连有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对称分布,气缸伸出端与压盘固连。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罐体顶部位于压盘下方一侧固连有进料管,罐体底部固连有出墨管。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出墨管顶部与罐体相接端间隔开设有出料口,罐体底部开设有圆锥状的导流面,导流面底部指向出料口。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出料口外侧的罐体上固连有轴承,转轴底部外侧与轴承顶端面抵接。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轴承外套有护套,护套位于转轴与罐体之间,护套底部与罐体固连。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带有漏孔的压盘,在将油墨搅拌完全后,通过压盘下移将大部分油墨挤压出罐体且不与搅拌盘产生干涉,同时剩余部分油墨通过漏孔流入压盘上方,在锥面的引导下流向漏孔,配合压盘的上移继续流入压盘下方,通过压盘往复运动配合油墨在重力下的自主流动,可避免在排出油墨时油墨附着在罐体上,保证油墨可完全流出罐体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装效果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视图;图5是图4中A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罐体;21、进料管;22、出墨管;23、出料口;24、导流面;3、转轴;31、轴承;32、护套;4、搅拌盘;41、渗孔;42、锥头;5、压盘;51、漏孔;52、锥面;6、电机;61、锥齿轮组;7、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技术。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结合图1、图3,包括支架1、罐体2、转轴3、搅拌盘4和压盘5,支架1固连在罐体2外侧,转轴3转动连接在罐体2内,若干个搅拌盘4间隔固连在转轴3上,压盘5滑动连接在转轴3上。结合图1、图3,支架1为环形立架,罐体2为圆柱状壳体,罐体2顶部位于压盘5下方一侧固连有进料管21,进料管21与罐体2相通,罐体2底端中部固连有出墨管22,罐体2底部呈环状间隔开设有四个出料口23,出料口23与出墨管22相通,以实现向罐体2内注入油墨原料和排出油墨成品的作用;结合图4、图5,转轴3轴线与罐体2轴线重合,出料口23外侧的罐体2上固连有轴承31,转轴3底部外侧与轴承31顶端面抵接,不仅能起到支撑转轴3的作用,还降低转轴3转动时的摩擦力,使转轴3更易转动;轴承31外套有护套32,护套32位于转轴3与罐体2之间,护套32底部与罐体2固连,护套32外壁与转轴3外壁处于同一圆弧面上,设置护套32可避免油墨流入轴承处,避免油墨将轴承黏连住而影响转轴3的转动。结合图3、图4,搅拌盘4为方形板,搅拌盘4长度方向与转轴3长度方向垂直,搅拌盘4插接入转轴3内与转轴3固连,以提高搅拌盘4与转轴3的连接强度,使搅拌盘4在转动时不易变形断裂;搅拌盘4端面上开设有三个渗孔41,渗孔41为方形通孔,搅拌盘4外侧渗孔41间距小于内侧渗孔41间距,因转动的线速度不同,通过设置不同距离的渗孔41,以使搅拌盘4能充分搅拌罐体2不同位置的油墨,使油墨的搅拌更为充分;搅拌盘4顶部固连有锥头42,锥头42为三棱柱状且边角指向罐体2上方,以防止油墨积压在搅拌盘4顶部,进而可使油墨能大概率完全排出。结合图3、图4,转轴3竖直方向上的搅拌盘4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压盘5为圆盘状,压盘5外径与罐体2内径相同,压盘5上呈环形间隔开设有四个漏孔51,漏孔51外径与搅拌盘4横截面尺寸相同,以使压盘5在下移时不与搅拌盘4产生接触,并且可在转轴3外固连导轨,所述导轨长度与转轴3长度相同,且导轨突出转轴3外的距离小于搅拌盘4的长度,导轨伸入压盘5内可使压盘5与导轨滑动连接,以利用导轨限制压盘5在水平方向的方位,保证压盘5的漏孔51始终与搅拌盘4在竖直方向上位置相同,且不影响压盘5的移动。结合图2、图4,罐体2顶部固连有电机6,电机6与转轴3之间通过锥齿轮组61相连,利用锥齿轮组61驱动,可使电机6长度方向水平,便于安装电机6;罐体2顶部固连有两个气缸7,两个气缸7对称分布,气缸7伸出端与压盘5固连,以驱动压盘5上下移动;结合图3、图4,压盘5顶端面开设有圆锥状的锥面52,锥面52底端指向转轴3,罐体2底部开设有圆锥状的导流面24,导流面24底部指向出料口23;通过设置带有漏孔51的压盘5,在将油墨搅拌完全后,通过压盘5下移将大部分油墨挤压出罐体2,同时剩余部分油墨通过漏孔51流入压盘5上方,在锥面52的引导下流向漏孔51,配合压盘5的上移继续流入压盘5下方,通过压盘5往复运动,以及导流面24的导向,再配合油墨在重力下的自主流动,可避免在排出油墨时油墨附着在罐体2上,大大减少油墨在罐体2内的附着量,保证油墨可完全流出罐体2外。需要声明的是,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技术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罐体(2)、转轴(3)、搅拌盘(4)和压盘(5),支架(1)固连在罐体(2)外侧,转轴(3)转动连接在罐体(2)内,若干个搅拌盘(4)间隔固连在转轴(3)上,压盘(5)滑动连接在转轴(3)上,其中,转轴(3)竖直方向上的搅拌盘(4)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压盘(5)上开设有若干个漏孔(51),漏孔(51)外径与搅拌盘(4)横截面尺寸相同,搅拌盘(4)顶部固连有锥头(42),锥头(42)为三棱柱状且边角指向罐体(2)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罐体(2)、转轴(3)、搅拌盘(4)和压盘(5),支架(1)固连在罐体(2)外侧,转轴(3)转动连接在罐体(2)内,若干个搅拌盘(4)间隔固连在转轴(3)上,压盘(5)滑动连接在转轴(3)上,其中,转轴(3)竖直方向上的搅拌盘(4)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压盘(5)上开设有若干个漏孔(51),漏孔(51)外径与搅拌盘(4)横截面尺寸相同,搅拌盘(4)顶部固连有锥头(42),锥头(42)为三棱柱状且边角指向罐体(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搅拌盘(4)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渗孔(41),渗孔(41)为方形通孔,搅拌盘(4)外侧渗孔(41)间距小于内侧渗孔(41)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压盘(5)顶端面开设有圆锥状的锥面(52),锥面(52)底端指向转轴(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墨的油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罐体(2)顶部固连有电机(6),电机(6)与转轴(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海龙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