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28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涉及氧舱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高压氧舱不便携带,且受供电限制,在紧急情况下难以保证高压氧舱能够正常使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一侧设有空腔,机箱转动连接有可将空腔盖合的箱盖;所述箱盖内壁通过拉链连接有容纳斗,容纳斗沿背向箱盖内壁方向内凹,容纳斗与箱盖内壁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氧舱袋的容纳腔,能够减小氧舱的携带体积,将拆卸后的氧舱置于汽车内进行携带,方便及时的为用户提供医疗环境,为氧舱向小型化、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
本技术涉及氧舱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
技术介绍
高压氧舱是进行高压氧疗法的专用医疗设备,按加压的介质不同,分为空气加压舱和纯氧加压舱两种。目前,主要应用在临床中的高压氧舱通过其内部较高的氧分压,可以对厌氧菌感染、CO中毒、气栓病、减压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进行辅助治疗。此外,还可有效减轻高原病、创伤性损伤等急危重症的症状。另外,对治疗及延缓儿童孤独症、老年痴呆、难治性溃疡等慢性进展性疾病的进程也颇有疗效。然而,常规的高压氧舱由于体积庞大、安装繁杂、环境要求高、供电要求高,一般只能在医院等特定场合使用。对于外出或旅行的人来说,高压氧舱不便携带,限制了高压氧舱向小型化、大众化发展。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小型化、大众化的车载便携式软体氧舱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能够减小氧舱的携带体积,将拆卸后的氧舱置于汽车内进行携带,方便及时的为用户提供医疗环境,为氧舱向小型化、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一侧设有空腔,机箱转动连接有可将空腔盖合的箱盖;所述箱盖内壁通过拉链连接有容纳斗,容纳斗沿背向箱盖内壁方向内凹,容纳斗与箱盖内壁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氧舱袋的容纳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折叠后的氧舱本体放置在容纳斗内,然后通过拉链将容纳斗与箱盖内壁连接;接着将箱盖翻转后与机箱连接,使得容纳斗置于空腔内;能够减小氧舱的携带体积,将拆卸后的氧舱置于汽车内进行携带,方便及时的为用户提供医疗环境,为氧舱向小型化、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箱设有操作面板和显示面板,操作面板和显示面板位于空腔的内底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操作面板和显示面板置于空腔内,能够避免制氧主机在携带过程中被碰撞损坏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壁环设有可与容纳斗表面的凸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台,避免能够容纳斗在振动过程中碰撞操作面板和显示面板的情况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斗侧面设有弧形凸面,凸台设有与弧形凸面配合的弧形凹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弧形凸面和弧形凹面,使得容纳斗的翻转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斗包括底板以及沿底板四周环设的侧板;所述底板为硬质体,侧板为软质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折叠后的氧舱本体放置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箱背向箱盖的侧面设有拉伸杆,机箱背向拉伸杆拉伸方向的侧面设有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机箱的移动操作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折叠后的氧舱本体放置在容纳斗内,然后通过拉链将容纳斗与箱盖内壁连接;接着将箱盖翻转后与机箱连接,使得容纳斗置于空腔内;能够减小氧舱的携带体积,将拆卸后的氧舱置于汽车内进行携带,方便及时的为用户提供医疗环境,为氧舱向小型化、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将操作面板和显示面板置于空腔内,能够避免制氧主机在携带过程中被碰撞损坏的情况;利用凸台,避免能够容纳斗在振动过程中碰撞操作面板和显示面板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箱展开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箱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电端;2、供气端;21、机箱;22、箱盖;23、拉伸杆;231、滚轮;24、空腔;25、显示面板;251、操作面板;26、凸台;27、容纳斗;271、底板;272、侧板;28、容纳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3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机箱21,机箱21侧面设有可与电源连接的充电端1以及可与氧舱本体通过管道可拆卸连通的供气端2。机箱21一侧设有空腔24,机箱21转动连接有可将空腔24盖合的箱盖22;箱盖22内壁通过拉链连接有容纳斗27,容纳斗27沿背向箱盖22内壁方向内凹,容纳斗27与箱盖22内壁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氧舱袋的容纳腔28。将折叠后的氧舱本体放置在容纳斗27内,然后通过拉链将容纳斗27与箱盖22内壁连接;接着将箱盖22翻转后与机箱21连接,使得容纳斗27置于空腔24内;能够减小氧舱的携带体积,将拆卸后的氧舱置于汽车内进行携带,方便及时的为用户提供医疗环境,为氧舱向小型化、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图2所示,机箱21设有操作面板251和显示面板25,操作面板251和显示面板25位于空腔24的内底面。将操作面板251和显示面板25置于空腔24内,能够避免制氧主机在携带过程中被碰撞损坏的情况。如图2所示,空腔24内壁环设有可与容纳斗27表面的凸台26。利用凸台26,避免能够容纳斗27在振动过程中碰撞操作面板251和显示面板25的情况发生。如图2与图3所示,容纳斗27侧面设有弧形凸面,凸台26设有与弧形凸面配合的弧形凹面。利用弧形凸面和弧形凹面,使得容纳斗27的翻转操作方便。如图3所示,容纳斗27包括底板271以及沿底板271四周环设的侧板272;底板271为硬质体,侧板272为软质体,使得折叠后的氧舱本体放置操作方便。如图1所示,机箱21背向箱盖22的侧面设有拉伸杆23,机箱21背向拉伸杆23拉伸方向的侧面设有滚轮231,使得机箱21的移动操作方便。工作过程:将折叠后的氧舱本体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包括机箱(21),其特征是:所述机箱(21)一侧设有空腔(24),机箱(21)转动连接有可将空腔(24)盖合的箱盖(22);所述箱盖(22)内壁通过拉链连接有容纳斗(27),容纳斗(27)沿背向箱盖(22)内壁方向内凹,容纳斗(27)与箱盖(22)内壁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氧舱袋的容纳腔(28)。/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包括机箱(21),其特征是:所述机箱(21)一侧设有空腔(24),机箱(21)转动连接有可将空腔(24)盖合的箱盖(22);所述箱盖(22)内壁通过拉链连接有容纳斗(27),容纳斗(27)沿背向箱盖(22)内壁方向内凹,容纳斗(27)与箱盖(22)内壁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氧舱袋的容纳腔(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其特征是:所述机箱(21)设有操作面板(251)和显示面板(25),操作面板(251)和显示面板(25)位于空腔(24)的内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便携式制氧主机,其特征是:所述空腔(24)内壁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杰郁旭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氧沐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