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27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包括两个中空管架和两个U型中空管支架,两个所述中空管架可调节穿插连接,两个所述中空管架的外端还分别通过180°折叠铰链与两个所述U型中空管支架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临床上下腹及会阴部有伤口及留置各种引流管患者的保护,可根据患者体型或病床的宽窄程度进行调节,当患者下床活动或收藏备用时,可节省存放空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方便了医护人员对伤口的处理及病情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
技术介绍
在外科病房,下腹部和会阴部外伤及手术后患者常常需要留置导尿管、造瘘管、伤口引流管等各种管路,均需使用支被架保护伤口及各引流管,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床上休息时盖被子将会非常痛苦,被子压在患者身上,不可避免地会摩擦到伤口及各引流管,污染了被褥的同时也极易引起创面感染,为了防止管路或伤口被被褥压迫污染,能保证患者的正常休息,也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会阴部及引流管的观察,方便换药等操作,需要使用一种特殊护理器具——支被架将盖被撑起。市面上大多数的支被架都是采用一体化设计,由两道圆拱形的金属支架构成,比较占用空间,不便于收纳;而且,传统的支被架大小比较固定,不可调节,笨重且携带不便。因此,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包括两个中空管架和两个U型中空管支架,两个所述中空管架可调节穿插连接,两个所述中空管架的外端还分别通过180°折叠铰链与两个所述U型中空管支架对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采用了中空钢管制作,轻便且稳固,不容易坍塌,防止了因盖被沉重或其他原因造成支被架坍塌对患者带来伤害;其次,经过简单设计,上方的两个中空管架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或床单位的宽窄进行宽度调节,方便了不同体型患者的使用;最后,巧用懒人沙发的重要部件——180°折叠铰链,安装在支被架两条U型中空管支架和中空管架的连接处,以保证两条U型中空管支架180°折叠和五个档位的调节,方便了支被架高低的适当调节和收纳。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设计合理,支撑稳固,便于收纳,解决了不同患者人群的使用问题和收纳存放的空间问题,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收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180°折叠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空管架,2-180°折叠铰链,3-U型中空管支架,4-魔术贴捆绑带,5-第一支撑管,6-第二支撑管,7-第三支撑管,8-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包括两个中空管架1和两个U型中空管支架3,两个所述中空管架1可调节穿插连接,两个所述中空管架1的外端还分别通过180°折叠铰链2与两个所述U型中空管支架3对应连接。实施例2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管架1包括有四根第一支撑管5、两根第二支撑管6和两个套管8,四根所述第一支撑管5均匀分布且平行设置,中间两根所述第一支撑管5的两端分别跨设固定有一根所述第二支撑管6,最前侧和最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撑管5的一端安装固定有180°折叠铰链2,其中一根所述第二支撑管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180°折叠铰链2对应固定连接;最前侧和最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撑管5的另一端安装固定有套管8,另一根所述第二支撑管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套管8对应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中空管架1交错的部分长度大于所述中空管架1长度的1/2,两个所述中空管架1还通过套管8对应滑动连接,两个中空管架1先进行穿插设计,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不同,进行宽度调整。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中空管支架3包括有一根第二支撑管6和两根第三支撑管7,两根所述第三支撑管7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三支撑管7的一端对应与所述中空管架1上的180°折叠铰链2连接,两根所述第三支撑管7的另一端跨设固定有所述第二支撑管6,两个U型中空管支架3构成了本技术支被架的两条支撑腿。本实施例中,所述180°折叠铰链2为五档调节结构,根据患者不同的需要调整档位,进而调节支被架的高矮,同时可折叠、可展开,方便使用及收纳;所述180°折叠铰链2有E、F和G三个点,其中E和F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中空管架1的四个角,G点固定于U型中空管支架3的上方,可随着档位的调节自由开合,保证了根据患者体型不同适当调节支被架高矮的作用,即角度大,支被架矮;角度小,支被架高。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将所述中空管架1和所述U型中空管支架3连接固定的魔术贴捆绑带4,所述魔术贴捆绑带4的长为15cm,宽为1.5cm,采用尼龙和魔术布组合构成,所述魔术贴捆绑带4安装固定于所述U型中空管支架3上且远离所述中空管架1的一端近拐角处,患者出院或病情好转后不再需要使用支被架时,折叠收起支被架,同时使用魔术贴捆绑带4进行固定两侧的U型中空管支架3,保证支被架收起稳固,拿取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管5、第二支撑管6和第三支撑管7均为钢管,且所述第一支撑管5的外周直径为1cm,第一支撑管5的长度为40cm;所述第二支撑管6的外周直径为1cm,第二支撑管6的长度为30cm;所述第三支撑管7的外周直径为1cm,第三支撑管7的长度为35cm;图1和图2中示出了套管8焊接点A、B、C和D,所述套管8的长度为2cm,A和B点套管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下方,保证了上方第一支撑管5的活动度,C和D点套管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上方,保证了下方第一支撑管5的活动度,两个中空管架1可以通过合并拉开的方式进行调节宽度,不同患者体型及床单位宽度不同时均能使用。该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在使用时,将魔术贴捆绑带4打开,一端固定于U型中空管支架3的近拐角处,缠绕粘贴牢固,后将打开的支被架放置于需要使用此支被架患者的病床上,根据床单位的宽度及患者的体型调整两个中空管架1的宽度,再根据患者的胖瘦及需求选择180°折叠铰链2合适的档位,调整两侧U型中空管支架3与中空管架1的角度;待患者康复出院或评估患者病情不再需要使用此支被架时,将两块中空管架1推至完全重叠,180°折叠铰链2选择“0”档将两侧U型中空管支架3折叠与中空管架1平行,将魔术贴捆绑带4重新打开并缠绕固定,支被架收起并安放于指定位置即可。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中空管架(1)和两个U型中空管支架(3),两个所述中空管架(1)可调节穿插连接,两个所述中空管架(1)的外端还分别通过180°折叠铰链(2)与两个所述U型中空管支架(3)对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中空管架(1)和两个U型中空管支架(3),两个所述中空管架(1)可调节穿插连接,两个所述中空管架(1)的外端还分别通过180°折叠铰链(2)与两个所述U型中空管支架(3)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架(1)包括有四根第一支撑管(5)、两根第二支撑管(6)和两个套管(8);
四根所述第一支撑管(5)均匀分布且平行设置,中间两根所述第一支撑管(5)的两端分别跨设固定有一根所述第二支撑管(6);
最前侧和最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撑管(5)的一端安装固定有180°折叠铰链(2),其中一根所述第二支撑管(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180°折叠铰链(2)对应固定连接;
最前侧和最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撑管(5)的另一端安装固定有套管(8),另一根所述第二支撑管(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套管(8)对应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折叠可收缩支被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中空管架(1)交错的部分长度大于所述中空管架(1)长度的1/2,两个所述中空管架(1)还通过套管(8)对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能折叠可收缩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红宋宁宁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