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舒畅专利>正文

一种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25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辙机移位接触器,涉及铁路道岔转辙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密封防水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该移位接触器包括开关座、开关盒、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复位按钮、盖帽、嵌装件、触头和密封隔离组件,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多个密封圈,多个密封圈分别设置于移位接触器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多个缝隙内,使移位接触器形成全封闭状态。多个密封圈封闭了移位接触器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多个缝隙,防止湿汽和水进入移位接触器内,提高了移位接触器的绝缘性能,避免绝缘不良而影响转辙机电气特性指标,导致信号设备混线故障,引起转辙设备表示故障,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营和行车安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轨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辙机移位接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道岔转辙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绝缘的转辙机移位接触器。
技术介绍
为了在挤岔时能及时切断道岔表示电路,ZD6型转辙机在自动开闭器的检查柱和表示杆中段上特制成斜面。当发生挤岔表示杆被推和拉时,表示杆中段上的斜坡顺着检查柱的斜面移动,从而将检查柱顶起,使其中一排动接点离开静接点组,切断表示电路。有时道岔被挤,由于某些原因,表示杆被推或拉的动程不足,发生检查柱没有预起来,表示电路没有被切断的现象,这是非常危险的。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所以在ZD6型电动转撤机中增设了移位按触器。移位接触器装在机壳内侧动作杆上方,受齿条块内两端的顶杆控制,平时顶杆受弹簧压力其下端圆头进入动作杆上成90°的圆坑中,挤岔时齿条块不动,主副挤切销均被挤断,动作杆在齿条块内产生位移,顶杆下端被挤出圆坑。使顶杆上升,将移位接触器的顶销项起,从而把接点顶开,切断表示电路。转辙机移位接触器是用来监督挤切销是否良好及受损状态,当道岔被挤和挤切销折断时,它就会断开道岔表示电路,发出报警信息。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转辙机移位接触器由下部的顶杆调节机构和上部的簧片式微动开关两部分组成的,上部和下部绝缘防水防潮设计未在考量之列。我国地缘辽阔各种气候条件比较复杂,沿海空气潮湿且潮湿空气中含有盐分和水,不防水的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密封防水性能不佳,在潮湿环境下湿汽或水易进入移位接触器内部形成导电介质,致使绝缘不良,导致信号设备混线故障,引起转辙设备断电表示故障,给调度和驾驶员造成误导,影响正常运营和行车安全。而且潮湿空气也会对移位接触器内部舌锁和簧片产生腐蚀,大大地缩短了移位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和影响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性能和防水性能较高的转辙机移位接触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密封防水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包括开关座、开关盒、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复位按钮、盖帽、嵌装件和触头,还包括密封隔离组件,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多个密封圈,多个所述密封圈分别设置于所述移位接触器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多个缝隙内,使所述移位接触器形成全封闭状态。可选地,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壳体密封圈,所述壳体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开关座和所述开关盒之间,并于所述开关座和所述开关盒之间形成隔离层。可选地,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第一接线密封圈,所述第一接线密封圈嵌设于所述第一接线柱与所述开关盒之间形成的缝隙中。可选地,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第二接线密封圈,所述第二接线密封圈嵌设于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开关盒之间形成的缝隙中。可选地,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复位密封圈,所述复位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复位按钮的上部并封堵于所述盖帽与所述复位按钮之间连通外界的缝隙中。可选地,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盖帽密封圈,所述盖帽密封圈嵌设于所述盖帽与所述开关盒之间的缝隙中。可选地,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嵌件密封圈,所述嵌件密封圈嵌设于所述嵌装件与所述复位按钮之间的缝隙中。可选地,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触头密封圈,所述触头密封圈嵌设于所述触头与所述开关座之间形成的缝隙中。可选地,所述触头包括上顶杆和下顶杆,所述触头密封圈包括第一顶杆密封圈和第二顶杆密封圈,所述第一顶杆密封圈嵌套于所述上顶杆,所述第二顶杆密封圈嵌套于所述下顶杆。可选地,所有所述密封圈均为橡胶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包括密封隔离组件,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多个密封圈,多个密封圈分别设置于移位接触器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多个缝隙内,使移位接触器形成全封闭状态,防止湿汽和水进入移位接触器内,避免了水汽进入造成的爬电不绝缘现象,绝缘性能更好,不易产生因绝缘不良造成的接地而影响转辙机设备电气特性指标,导致信号设备混线故障,引起转辙设备断表示故障,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营和行车安全的问题,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国地缘辽阔各种气候条件比较复杂,沿海空气潮湿且潮湿空气中含有盐分和水,对不防水的移位接触器内部接点弹片、舌锁产生腐蚀,大大的缩短了移位接触器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移位接触器的这一设计缺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转辙机移位接触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开关座与开关盒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壳体密封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复位按钮与盖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开关座;2、开关盒;3、第一接线柱;4、第二接线柱;5、复位按钮;6、盖帽;7、嵌装件;8、壳体密封圈;9、第一接线密封圈;10、第二接线密封圈;11、复位密封圈;12、盖帽密封圈;13、嵌件密封圈;14、第一顶杆密封圈;15、第二顶杆密封圈;16、触头;161、上顶杆;162、下顶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包括开关座1、开关盒2、第一接线柱3、第二接线柱4、复位按钮5、盖帽6、嵌装件7和触头16,还包括密封隔离组件,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多个密封圈,多个密封圈分别设置于移位接触器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多个缝隙内,使移位接触器形成全封闭状态。多个密封圈分别设置于移位接触器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多个缝隙内,使移位接触器形成全封闭状态,防止湿汽和水进入移位接触器内,避免了水汽进入造成的爬电现象,绝缘性能更好,不易导致信号设备混线故障,提高了轨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如图3所示的壳体密封圈8,壳体密封圈8设置于开关座1和开关盒2之间,并于开关座1和开关盒2之间形成隔离层。开关座1与开关盒2之间存在配合间隙,增加壳体密封圈8后实现了开关座1与开关盒2之间的绝缘密封。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密封隔离组件包括第一接线密封圈9,第一接线密封圈9嵌设于第一接线柱3与开关盒2之间形成的缝隙中,防止湿汽由此缝隙进入移位接触器。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密封隔离组件包括第二接线密封圈10,第二接线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包括开关座、开关盒、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复位按钮、盖帽、嵌装件和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隔离组件,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多个密封圈,多个所述密封圈分别设置于所述移位接触器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多个缝隙内,使所述移位接触器形成全封闭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包括开关座、开关盒、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复位按钮、盖帽、嵌装件和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隔离组件,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多个密封圈,多个所述密封圈分别设置于所述移位接触器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多个缝隙内,使所述移位接触器形成全封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壳体密封圈,所述壳体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开关座和所述开关盒之间,并于所述开关座和所述开关盒之间形成隔离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第一接线密封圈,所述第一接线密封圈嵌设于所述第一接线柱与所述开关盒之间形成的缝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第二接线密封圈,所述第二接线密封圈嵌设于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开关盒之间形成的缝隙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辙机移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隔离组件包括复位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旺王强李舒畅
申请(专利权)人:李舒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