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展示吸入性损伤的人体呼吸道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17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展示吸入性损伤的人体呼吸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包括:假体人体,所述假体人体至少包括假体头部、假体颈部和假体上躯干;烧伤部,所述烧伤部以纵剖截面和/或横剖截面的形式设置在假体人体中,其中,所述纵剖截面形成为沿着大致平行于呼吸道的方向、并且展示呼吸道器官内部的形态,其中,所述横剖截面形成为沿着大致横向于呼吸道的方向,所述横剖截面构造成将假体人体分成可移除地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部分,并且展示呼吸道的横截面处的形态。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展示吸入性损伤的人体呼吸道模型直白易懂地示出了在各个损伤程度下人体呼吸道的变化,从而有助于对吸入性损伤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展示吸入性损伤的人体呼吸道模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模型,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展示吸入性损伤的人体呼吸道模型。
技术介绍
吸入性损伤是指因高热气体、火焰或化学物质等吸入呼吸道或因误饮沸水等,引起鼻咽部、气管、支气管甚至肺的烧伤。吸入性损伤是临床上的急症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烧伤救治技术和救治手段的提高,早期因休克和感染引起死亡的人数逐渐减少,而各种原因引起的脏器功能不全甚至衰竭成为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吸入性损伤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占各种类型脏器功能不全的首位,因此,针对吸入性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烧伤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吸入性损伤病人病情的准确和快速的判断,决定下一步对病人全身情况的综合处理,是提高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和救治质量的前提条件,在临床实践中至关重要。因此,对吸入性损伤伤情判断的教学,也是吸入性损伤相关知识教学的基础。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损伤程度的教学是烧伤伤情判断中的重要基础内容,然而,在传统的吸入性损伤的教学中,仅借助于文字和图片的讲授,教学过程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直观地掌握关于吸入性损伤的相关知识。而在临床实践操作中,有经验的医生往往在早期救治过程中注重临床救治工作的开展,而无法专门系统的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以上均不利于烧伤专业知识的医学人才的培养。为解决吸入性损伤知识学习抽象晦涩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合理的医学模型的开发和使用是较为实用且高效的方法之一。但目前尚无专门应用于吸入性损伤、特别是吸入性损伤程度的教学模型。基于此,我们拟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展示吸入性损伤的人体呼吸道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学习识别和理解吸入性损伤的情形的人体呼吸道模型,以供医疗教学使用。在一个方面中,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展示吸入性损伤的人体呼吸道模型,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包括:假体人体,所述假体人体至少包括假体头部、假体颈部和假体上躯干;烧伤部,所述烧伤部以纵剖截面和/或横剖截面的形式设置在假体人体中,其中,所述纵剖截面形成为沿着大致平行于呼吸道的方向、并且展示呼吸道器官内部的形态,其中,所述横剖截面形成为沿着大致横向于呼吸道的方向,所述横剖截面构造成将假体人体分成可移除地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部分,并且展示呼吸道的横截面处的形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剖截面和/或横剖截面呈平滑的直面、弧面状或阶梯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形态包括颜色、图案、形状和硬度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假体人体还包括覆盖件,所述覆盖件能够覆盖在所述纵剖截面并与所述纵剖截面形状互补地连接在一起,以模拟人体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剖截面和所述覆盖件能够通过磁吸、卡扣、可重粘式粘接、形状配合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或多个部分能够通过磁吸、卡扣、可重粘式粘接、形状配合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按照真人大小制作,或者参照真人大小等比例缩小制作,或者参照真人等比例放大制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夸大或缩小假体头部、假体颈部和假体上躯干中的一者或多者中的至少一个部位处的比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还包括未烧伤部,所述未烧伤部以横剖截面的形式和/或以纵剖截面的形式设置在假体人体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烧伤部和未烧伤部分别设置在假体人体的同一仿真人体器官的左半侧和右半侧,或者分别设置在假体人体的同一仿真人体器官的右半侧和左半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还包括能够通电的区域,所述区域能够在通电时发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包括用于表征轻度吸入性损伤的烧伤部,所述烧伤部包括呈横剖截面的形式和/或呈纵剖截面的形式的仿真鼻部、仿真口腔和仿真咽部,其中,设置在仿真鼻部内的仿真鼻毛呈烧焦状,所述仿真咽部的后壁和所述仿真口腔膨大且呈鲜红色,以表示充血肿胀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还包括呈横剖截面的形式和/或呈纵剖截面的形式未烧伤部,所述未烧伤部包括呈正常形态的一侧的仿真鼻部、仿真喉部、仿真气管、仿真支气管、仿真小气道和/或仿真肺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包括用于表征中度吸入性损伤的烧伤部,所述烧伤部包括呈横剖截面的形式和/或呈纵剖截面的形式的仿真鼻部、仿真口腔、仿真咽部、仿真喉部和仿真气管,其中,设置在仿真鼻部内的仿真鼻毛呈烧焦状,所述仿真咽部的后壁、所述仿真口腔和所述仿真喉部膨大且呈鲜红色,以表示充血肿胀状,所述仿真气管膨大且呈鲜红色并具有局部深红色以表示水肿出血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还包括未烧伤部,所述未烧伤部包括呈横剖截面的形式和/或呈纵剖截面的形式的呈正常形态的一侧的仿真鼻部、仿真支气管、仿真小气道和/或仿真肺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包括用于表征重度吸入性损伤的烧伤部,所述烧伤部包括呈横剖截面的形式和/或呈纵剖截面的形式的仿真鼻部、仿真口腔、仿真咽部、仿真喉部、仿真气管、仿真支气管、仿真小气道和仿真肺部,其中,设置在仿真鼻部内的仿真鼻毛呈烧焦状,所述仿真咽部的后壁、所述仿真口腔和所述仿真喉部膨大且呈鲜红色,以表示充血肿胀状,所述仿真气管和所述仿真支气管膨大且呈鲜红色并具有局部深红色以表示水肿出血状,所述仿真小气道呈阻塞状,并且所述仿真肺部呈水肿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还包括未烧伤部,所述未烧伤部包括呈横剖截面的形式和/或呈纵剖截面的形式的呈正常形态的一侧的仿真鼻部、一侧的仿真支气管、一侧的仿真小气道和/或一侧的仿真肺部。本公开的主题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所述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公开的主题技术来学习。通过在书面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将实现和获得本公开的主题技术的优点。应当理解,前述一般性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主题技术的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在结合附图阅读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后,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多个方面,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人体呼吸道模型,其中以纵剖截面的形式示出了轻度吸入性损伤的情形;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人体呼吸道模型,其中以纵剖截面的形式示出了中度吸入性损伤的情形;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人体呼吸道模型,其中以纵剖截面的形式示出了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情形;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人体呼吸道模型,其中以纵剖截面的形式对照地示出了在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情形下,人体呼吸道模型中的烧伤部的一部分和未烧伤部的一部分;图5为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以横剖截面的形式示出的人体呼吸道模型中,在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情形下的烧伤部的一部分和用于对照的未烧伤部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其中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展示吸入性损伤的人体呼吸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包括:/n假体人体,所述假体人体至少包括假体头部、假体颈部和假体上躯干;/n烧伤部,所述烧伤部以纵剖截面和/或横剖截面的形式设置在假体人体中,其中,所述纵剖截面形成为沿着大致平行于呼吸道的方向、并且展示呼吸道器官内部的形态,其中,所述横剖截面形成为沿着大致横向于呼吸道的方向,所述横剖截面构造成将假体人体分成可移除地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部分,并且展示呼吸道的横截面处的形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展示吸入性损伤的人体呼吸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呼吸道模型包括:
假体人体,所述假体人体至少包括假体头部、假体颈部和假体上躯干;
烧伤部,所述烧伤部以纵剖截面和/或横剖截面的形式设置在假体人体中,其中,所述纵剖截面形成为沿着大致平行于呼吸道的方向、并且展示呼吸道器官内部的形态,其中,所述横剖截面形成为沿着大致横向于呼吸道的方向,所述横剖截面构造成将假体人体分成可移除地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部分,并且展示呼吸道的横截面处的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呼吸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剖截面和/或横剖截面呈平滑的直面、弧面状或阶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呼吸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包括颜色、图案、形状和硬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呼吸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人体还包括覆盖件,所述覆盖件能够覆盖在所述纵剖截面并与所述纵剖截面形状互补地连接在一起,以模拟人体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呼吸道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贺夏照帆帅超群王光毅马兵肖仕初郑兴锋沈拓姜玉楼晓珍代站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