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旋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16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包括:三通;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安装在所述三通上;针头,所述针头活动安装在所述三通和所述套管内,所述针头包括针体和第一针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使用长针用来打麻药和指示是不是进入目标胸腔,回抽有无液体和气体,以及穿透进入组织;拔出针体后利用硅胶自动封闭防止外界气体进入胸腔;套管为平口结构,前端无针尖,操作过程中不会损伤肺组织,更加安全;侧面三个孔,使得侧孔不会被完全堵住,液体气体抽吸更完全;打麻药和穿刺一次性完成,减少操作损伤;有无色透明的麻药作为背景,回抽到液体气体显示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
技术介绍
目前,对肺部有积液积气的患者,多采用抽取肺部积液和积气,有时对肺部进行治疗时没还会注射一定的麻药。然而,传统的麻药注射装置和抽液抽气装置多为分开的,注射麻药和抽液抽气分开进行,因而造成多次在患者肺部穿刺,加大患者的痛苦,且在抽液抽气的过程中,较容易发生医源性气胸发生,加剧患者病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包括:三通;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安装在所述三通上;针头,所述针头活动安装在所述三通和所述套管内,所述针头包括针体和第一针座,所述第一针座的顶部设有乳头,所述针体固定安装在所述乳头上;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安装在所述三通内,所述针体贯穿所述密封圈;第二针座,所述第二针座设于所述三通上,所述第二针座与所述第一针座相适配;三个侧孔,三个所述侧孔均开设在所述套管上;软管,所述软管安装在所述三通上;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软管上;第三针座,所述第三针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软管远离所述三通的一端。优选的,三个所述侧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套管上,三个所述侧孔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套管远离所述三通的一端为平口结构,所述套管顶部设有导角。优选的,所述卡板的材料为塑料材质。优选的,所述软管为医用塑料软管。优选的,所述第一针座、所述第二针座和所述第三针座上均设有安装孔,三个安装孔均用于安装注射器。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硅胶材质。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卡板,所述卡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紧所述软管。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两端分别与软管和所述第三针座固定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使用长针用来打麻药和指示是不是进入目标胸腔,回抽有无液体和气体,以及穿透进入组织;拔出针体后利用硅胶自动封闭防止外界气体进入胸腔;套管为平口结构,前端无针尖,操作过程中不会损伤肺组织,更加安全;侧面三个孔,使得侧孔不会被完全堵住,液体气体抽吸更完全;打麻药和穿刺一次性完成,减少操作损伤;有无色透明的麻药作为背景,回抽到液体气体显示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三通,2、套管,3、针体,4、第一针座,41、乳头,5、密封圈,6、第二针座,7、侧孔,8、软管,9、第三针座,10、卡板,11、卡槽,12、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包括:三通1;套管2,所述套管2固定安装在所述三通1上;针头,所述针头活动安装在所述三通1和所述套管2内,所述针头包括针体3和第一针座4,所述第一针座4的顶部设有乳头41,所述针体3固定安装在所述乳头41上,针体3为普通长针,所述乳头41与注射器乳头(出液管)结构相同,用于第二针座6结实固定于第一针座上;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固定安装在所述三通1内,所述针体3贯穿所述密封圈5,密封圈5主要起到密封的作用,在针体3进入到套管2内后,密封圈5的内圈紧紧的包裹着针体3,密封圈5的外圈紧贴在三通1的内壁上,从而避免空气进入到三通1内并进入到肺部,造成医源性气胸发生;第二针座6,所述第二针座6设于所述三通1上,所述第二针座6与所述第一针座4相适配;三个侧孔7,三个所述侧孔7均开设在所述套管2上,设置三个侧孔,在排液时不会发生堵塞情况;软管8,所述软管8安装在所述三通1上;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软管8上;第三针座9,所述第三针座9固定安装在所述软管8远离所述三通1的一端。三个所述侧孔7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套管2上,三个所述侧孔7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套管2远离所述三通1的一端为平口结构,平口结构不会伤害肺部组织,所述套管顶部设有导角,设置导角这样方便所述套管2穿刺入肺部。所述卡板10的材料为塑料材质。所述软管8为医用塑料软管。所述第一针座4、所述第二针座6和所述第三针座9上均设有安装孔,三个安装孔均用于安装注射器。所述密封圈5的材料为硅胶材质,采用硅胶材质,使得针体3被抽出时,硅胶自动封闭防止外界气体进入胸腔。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卡板10,所述卡板10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用于卡紧所述软管8。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对患者肺部进行打麻药并抽液或排气时,将针头安装到三通1和套管2内,在将第一针座4与注射器安装好,将第三针座9安装在另一个注射器上,在将针体3出入到肺部的合适位置,向肺部打麻药,需要抽液或排气时,将卡板10拆除,拉动另一个注射器的推柄,此时,肺部和气体通过三个侧孔7进入到套管2内,并经过三通1和软管8进入到注射器中,当不需要抽液或排气时,先将卡板10卡在软管8上,使软管8内的液体或气体不会流动,再将抽有液体或气体的注射器取下,再将针体3和套管2拔出人体。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长针用来打麻药和指示是不是进入目标胸腔,回抽有无液体和气体,以及穿透进入组织;拔出针体后利用硅胶自动封闭防止外界气体进入胸腔;套管为平口结构,前端无针尖,操作过程中不会损伤肺组织,更加安全;侧面三个孔,使得侧孔不会被完全堵住,液体气体抽吸更完全;打麻药和穿刺一次性完成,减少操作损伤;有无色透明的麻药作为背景,回抽到液体气体显示更加明显。第二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还包括单向阀12,所述单向阀12的两端分别与软管8和所述第三针座9固定连接。采用单向阀,这样可以保证自动关闭开启单向排出液体和气体,保证没有经验的医生也可以使整个操作过程不会出现医源性气胸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三通;/n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安装在所述三通上;/n针头,所述针头活动安装在所述三通和所述套管内,所述针头包括针体和第一针座,所述第一针座的顶部设有乳头,所述针体固定安装在所述乳头上;/n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安装在所述三通内,所述针体贯穿所述密封圈;/n第二针座,所述第二针座设于所述三通上,所述第二针座与所述第一针座相适配;/n三个侧孔,三个所述侧孔均开设在所述套管上;/n软管,所述软管安装在所述三通上;/n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软管上;/n第三针座,所述第三针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软管远离所述三通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通;
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安装在所述三通上;
针头,所述针头活动安装在所述三通和所述套管内,所述针头包括针体和第一针座,所述第一针座的顶部设有乳头,所述针体固定安装在所述乳头上;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安装在所述三通内,所述针体贯穿所述密封圈;
第二针座,所述第二针座设于所述三通上,所述第二针座与所述第一针座相适配;
三个侧孔,三个所述侧孔均开设在所述套管上;
软管,所述软管安装在所述三通上;
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软管上;
第三针座,所述第三针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软管远离所述三通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侧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套管上,三个所述侧孔呈环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胸腔穿刺的新型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良韩真真卢丹吴旋
申请(专利权)人:吴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