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09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便携式电子镜,包括操作部和插入部,所述操作部包括球体段和手柄段,球体段包括球体段壳体,球体段壳体外侧设有操作杆,操作杆与转销组件的一端连接,转销组件的另一端位于球体段壳体内且连接有转轮,转轮上绕有钢丝,转轮位于转轮毂一侧的开口内,转轮毂开口处设有转轮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子镜结构精巧且牢固稳定,密封性能好,使用方便灵活,操作性强,观测范围大,且设备拆装方便,可以单人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电子镜
本技术涉及电子镜设备
,特别涉及便携式电子镜。
技术介绍
电子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结构,既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也可以用于医疗领域。尤其是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于检查治疗非常有用。现有的尤其是用于检查治疗的电子镜,要么是带一个目镜的,需要操作者直接观察,要求难度高,并且不具备拍照,录像等功能,要么带有一套显示装置,这样的设备往往体积较大,需要多人协同使用,操作较为不便。此外,现有电子镜用于调整镜头弯折的机构牢固及稳定性不佳,操作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需求,本技术提供便携式电子镜结构精巧且牢固稳定,使用方便灵活,可以单人操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便携式电子镜,包括操作部和插入部,所述操作部包括球体段和手柄段,球体段包括球体段壳体,球体段壳体外侧设有操作杆,操作杆与转销组件的一端连接,转销组件的另一端位于球体段壳体内且连接有转轮,转轮上绕有钢丝,转轮位于转轮毂一侧的开口内,转轮毂开口处设有转轮挡板。操作杆呈L型,其外段为与球体段壳体轮廓相匹配的弧形,转轮毂及转轮挡板将转轮进行限位封闭但不影响其转动,钢丝两端向下进入手柄段与插入部的镜头拉丝连接,通过往返推动操作杆,可控制转销组件及转轮正转及反转,带动钢丝控制镜头的转动角度。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杆与转销组件的连接处设有盖板,盖板向内一侧设有密封圈a,密封圈a用于盖板和球体段壳体之间的密封。作为优选,所述转轮毂上设有带缺口的限位块,转销组件上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位于限位块缺口内,转销组件转动时限位杆跟着转动,其转动范围受限位块限制,从而控制镜头的转动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与转轮毂之间设有转轮毂盖,转轮毂盖上设有密封圈b,对转轮毂外侧进行封盖及密封。作为优选,所述钢丝上位于球体段和手柄段连接位置套有过线弹簧,两段过线弹簧起到保护钢丝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转轮挡板一侧设有通过若干支撑柱连接的压紧固定板,设有压紧螺母穿过球体段壳体与压紧固定板连接。压紧固定板上有螺孔,通过支撑柱及压紧固定板,对转动机构起到压紧固定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转轮上设有大转轮及小转轮,大转轮上设有开口。钢丝绕在小转轮上,两段向上穿过开口绕于大转轮,然后向下进入手柄段。作为优选,所述转轮上设有限位槽,转销组件上设有相应的限位块,起到止转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球体段壳体上设有测漏阀及若干按键。测漏阀为用于检测是否有泄漏的装置,按键的功能可以为拍照、录像、亮度调节等。作为优选,还包括显示器,操作部顶端设有下针座组件,显示器底部设有对应的上针座组件,所述球体段壳体顶部设有下针座组件螺母及下针座组件垫片,底部设有密封圈c。上针座组件与下针座组件连接实现显示器与操作部及插入部的信号连通,并且上针座组件与下针座组件为可拆卸结构。下针座组件垫片为非圆型,尺寸大于球体段壳体顶部开口,下针座组件螺母从下针座组件垫片下方向上穿过并与下针座组件固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电子镜结构精巧且牢固稳定,密封性能好,使用方便灵活,操作性强,观测范围大,且设备拆装方便,可以单人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球体段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球体段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球体段的局部示意图(隐藏球体段壳体);图5为图4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球体段的一个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球体段的另一个局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转轮的一个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转轮的另一个局部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操作部;11、球体段;11.1、球体段壳体;11.2、操作杆;11.3、转销组件;11.4、转轮;11.4.1、大转轮;11.4.2、小转轮;11.4.3、开口;11.4.4、限位槽;11.5、钢丝;11.6、转轮毂;11.7、转轮挡板;11.8、盖板;11.9、密封圈a;11.10、限位块;11.11、限位杆;11.12、转轮毂盖;11.13、密封圈b;11.14、过线弹簧;11.15、压紧固定板;11.16、支撑柱;11.17、压紧螺母;11.18、按键;11.19、测漏阀;11.20、下针座组件螺母;11.21、下针座组件垫片;11.22、密封圈c;12、手柄段;2、插入部;3、显示器;4、下针座组件;5、上针座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方式为:如图1和图3所示,便携式电子镜,包括操作部1、插入部2和显示器3,操作部1包括球体段11和手柄段12,操作部1顶端设有下针座组件4,显示器3底部设有对应的上针座组件5。球体段壳体11.1顶部设有下针座组件螺母11.20及下针座组件垫片11.21,底部设有密封圈c11.22。结合图2-7所示,球体段11包括球体段壳体11.1,球体段壳体11.1外侧设有操作杆11.2,操作杆11.2与转销组件11.3的一端连接,转销组件11.3的另一端位于球体段壳体11.1内且连接有转轮11.4,转轮11.4上绕有钢丝11.5,转轮11.4位于转轮毂11.6一侧的开口内,转轮毂11.6开口处设有转轮挡板11.7。其中,操作杆11.2与转销组件11.3的连接处设有盖板11.8,盖板向内一侧设有密封圈a11.9。转轮毂11.6上设有带缺口的限位块11.10,转销组件11.3上设有限位杆11.11。盖板11.8与转轮毂11.6之间设有转轮毂盖11.12,转轮毂盖11.12上设有密封圈b11.13。此外,转轮挡板11.7一侧设有通过若干支撑柱11.16连接的压紧固定板11.15,设有压紧螺母11.17穿过球体段壳体11.1与压紧固定板11.15连接。球体段壳体11.1上设有测漏阀11.19及若干按键11.18。结合图8-9所示,转轮11.4上设有大转轮11.4.1及小转轮11.4.2,大转轮11.4.1上设有开口11.4.3,钢丝11.5上位于球体段11和手柄段12连接位置套有过线弹簧11.14。其中,转轮11.4上设有限位槽11.4.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可以用于类似的产品上,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电子镜,包括操作部(1)和插入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1)包括球体段(11)和手柄段(12),球体段(11)包括球体段壳体(11.1),球体段壳体(11.1)外侧设有操作杆(11.2),操作杆(11.2)与转销组件(11.3)的一端连接,转销组件(11.3)的另一端位于球体段壳体(11.1)内且连接有转轮(11.4),转轮(11.4)上绕有钢丝(11.5),转轮(11.4)位于转轮毂(11.6)一侧的开口内,转轮毂(11.6)开口处设有转轮挡板(1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电子镜,包括操作部(1)和插入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1)包括球体段(11)和手柄段(12),球体段(11)包括球体段壳体(11.1),球体段壳体(11.1)外侧设有操作杆(11.2),操作杆(11.2)与转销组件(11.3)的一端连接,转销组件(11.3)的另一端位于球体段壳体(11.1)内且连接有转轮(11.4),转轮(11.4)上绕有钢丝(11.5),转轮(11.4)位于转轮毂(11.6)一侧的开口内,转轮毂(11.6)开口处设有转轮挡板(1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11.2)与转销组件(11.3)的连接处设有盖板(11.8),盖板向内一侧设有密封圈a(1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毂(11.6)上设有带缺口的限位块(11.10),转销组件(11.3)上设有限位杆(1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8)与转轮毂(11.6)之间设有转轮毂盖(11.12),转轮毂盖(11.12)上设有密封圈b(1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镜,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汉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