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操作任务序列;步骤S2,对操作任务序列进行防误检测;步骤S3,通过防误检测后,将操作任务序列划分为不同间隔的操作项集合;步骤S4,间隔X执行启动;步骤S5,执行间隔X其他操作项;步骤S6,间隔X执行结束;步骤S7,继续执行其他间隔操作项或结束操作任务。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类似且相互独立多间隔的日常维护操作,提供了一种灵活的防误操作方法,既兼顾了一定严格规则的防误,又提升了操作的灵活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操作任务的防误闭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众多工业领域,如电力系统、新旧能源系统领域,时常存在例行检修、故障检查、运行方式切换等操作,有时涉及到人身和设备的重大安全问题,为了规范保护人身安全,操作过程需要按照预设规则或逻辑进行执行,如在电力系统变电站中广泛使用的操作票系统即为严格按既定顺序执行操作任务序列。固定顺序的执行虽然安全上更为规范,但缺乏灵活性,在有些场景,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领域,风机或光伏阵列单元的日常维护操作有些地方存在类似传统电力系统的电力安全问题,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先后执行规则,但也有些地方不存在电方面安全问题,可以允许随意选择执行。单个风机和光伏阵列实则为类似但不同的独立间隔,间隔之间距离较远,就单个风机间隔来说不同门的操作可能也相距较远,对无顺序规则需求的设备操作,若严格的按照死板的既定顺序执行,无论开票还是操作都不够便捷,效率十分低下。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针对存在众多类似的间隔、间隔间操作相互独立、间隔间不同设备的操作可以存在不同的执行需求的场景,特别适用于类似风机和光伏阵列多间隔操作问题:间隔间距离远,操作类似且相互无干扰(间隔之间操作无序),先后规则执行和随意选择执行需求共存。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运维人员在执行操作任务时可以依据当前不同设备距离远近、工作时间条件优先选择某个间隔或间隔内某个设备进行操作,方法规定了操作范围的前提下,在安全敏感区尊循严格的防误规则,在非安全敏感区灵活选择执行,大大提高操作的灵活性。此外,不同的执行载体也可以通过下载同一套操作任务,由多组运维人员前往不同间隔进行并行执行操作,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借助无线通讯功能,实时交互已执行信息,进一步提升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操作任务序列;步骤S2,对操作任务序列进行防误检测;步骤S3,防误检测通过后,将操作任务序列划分为不同间隔的操作项集合;步骤S4,间隔X执行启动;步骤S5,执行间隔X其他操作项;步骤S6,间隔X执行结束;步骤S7,继续执行其他间隔操作项或结束操作任务。步骤S1,根据设备的操作规范或工作人员的经验总结,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制作形成操作任务序列,操作任务序列包含各操作项的步类型、唯一身份信息、执行次数限制等信息,并通过通讯方式下载到执行载体中。操作任务序列中的每一操作项归属于一种步类型,同时关联唯一的身份信息,如RFID型电子标签,执行载体识别该身份信息,当识别到身份信息,判断所属操作项执行条件满足时,允许解锁操作,否则禁止执行。步类型包括间隔步、授权步、逻辑步、顺序步4种类型。在操作任务序列中,含相同身份信息的间隔步成对出现,标记本间隔的入口和出口;逻辑步归属于间隔,间隔步执行启动后,方可执行逻辑步;授权步不归属于间隔,可以直接随意选择执行;顺序步类似传统电力操作票的顺序执行,即前一步执行了,后一步必须在下一步执行的操作项。每一个操作任务序列可以包含4种类型操作项的一种或几种。特别的,顺序步还可以是提示步,无须关联身份信息,在执行时,通过执行载体提供的确认接口执行。步骤S2,执行载体获取到操作任务序列后,进行防错检测,防误检测方法包括:为保证间隔不重复存在,设定操作序列中相同身份信息的间隔步若出现则必须出现两次;逻辑步设定存在于两相同身份信息的间隔步之内;不同身份信息的逻辑步和授权步不允许重复存在。防误检测功能集成在执行载体中,或者,集成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步骤S3,防错检测通过后,操作任务序列中所含的前后身份信息相同的间隔步以及中间的逻辑步构成一个间隔操作项集合,按此规则将整个任务序列划分为不同间隔的操作项集合。步骤S4,间隔X执行启动:执行载体首次识别到间隔X的间隔步身份信息,若无其他未执行完成的间隔或顺序步,标记为间隔X执行启动。步骤S5,执行间隔X其他操作项:间隔X启动执行后,检测其他间隔的逻辑步或间隔步的身份信息,均禁止执行,只有检测间隔X的逻辑步或后续顺序步身份信息允许执行。步骤S6,检测间隔X执行结束:执行载体第2次识别到间隔X的间隔步身份信息,若无其他未执行完成的顺序步,标记为间隔X执行结束。步骤S7,继续检测执行其他间隔操作项或结束操作任务:当一个间隔执行结束后,该间隔不允许再执行间隔步或逻辑步,可以重复S4~S6进行其他间隔的判断执行;执行载体提供确认操作结束的接口,确认结束时,若无未执行完成的间隔或顺序步,操作任务允许结束。整体而言,操作任务序列在执行时需尊循以下规则:a)间隔步执行规则:无其他未执行完间隔,第1次识别到间隔步身份信息,为本间隔执行启动;第2次识别到间隔步身份信息,为本间隔执行结束;b)授权步执行规则:直接执行;c)逻辑步执行规则:间隔执行启动后才允许执行本间隔内逻辑步,直接执行;d)顺序步执行规则:必须等待上一步执行过才允许执行,且一旦上一步执行了则必须下一步执行本顺序步,规则d)的优先级高于规则a)~规则c);e)各间隔执行顺序规则:各间隔的执行不存在先后顺序,但一旦执行了某间隔,必须等待本间隔执行完毕才可执行其他间隔;f)执行次数规则:识别到不在操作任务序列中的身份信息设备,不允许执行;逻辑步、授权步、顺序步满足条件时,多次执行或者限定执行次数;执行完的间隔,不允许再次执行;g)执行完成规则:不存在执行启动但未结束的间隔;不存在满足执行条件但未执行的顺序步。以上操作步骤及执行规则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所在,进一步的,在以上步骤及规则的基础上,具体操作过程可以优化人机交互方式,如所有执行过或未执行过的操作项可标记执行过或未执行过标记,执行过程中遇到允许或禁止可以提供各类形式的提示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详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其核心方法流程为图1所示,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更加清楚,下面给出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实施案例。实施案例一:如图2所示,图2为细化了本专利技术操作流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实施案例二:为了更好的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进行具体说明,表1为本专利技术在风电场风机的维护常用操作任务序列示例。各风机间隔存在三种类型的门:低压室门、逻辑门、授权门。每个风机只含一个低压室门,打开门后可以对风机进行断电或送电操作;逻辑门内部含电气特性设备,需要断电后才能打开;授权门一般是内部无电气特性的普通门,可以随意打开操作。低压室门具有间隔唯一特性,打开后其操作存在断电和送电,断电后才能随意操作逻辑门,低压室门对应本专利技术的间隔步,逻辑门对应本专利技术的逻辑步,授权门可以随意打开操作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授权步。顺序步在本操作任务中是提示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S1,获取操作任务序列;/n步骤S2,对操作任务序列进行防误检测;/n步骤S3,防误检测通过后,将操作任务序列划分为不同间隔的操作项集合;/n步骤S4,间隔X执行启动;/n步骤S5,执行间隔X其他操作项;/n步骤S6,间隔X执行结束;/n步骤S7,继续执行其他间隔操作项或结束操作任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操作任务序列;
步骤S2,对操作任务序列进行防误检测;
步骤S3,防误检测通过后,将操作任务序列划分为不同间隔的操作项集合;
步骤S4,间隔X执行启动;
步骤S5,执行间隔X其他操作项;
步骤S6,间隔X执行结束;
步骤S7,继续执行其他间隔操作项或结束操作任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获取操作任务序列的方法为:获取对象主体为防误操作的执行载体,执行载体形式是手持式PDA终端;所述操作任务序列由计算机管理系统形成,包含单个或多个间隔的操作项,间隔之间有界限特征;操作任务序列获取方式是通过通讯方式从计算机管理系统下载到执行载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任务序列包括间隔步、授权步、逻辑步、顺序步4种类型操作项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项的具体操作方法为:每一操作项关联唯一的身份信息,执行载体识别该身份信息,当识别到该身份信息并且判断执行条件满足时,执行载体允许解锁操作,否则本操作项禁止执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任务序列中的操作项类型为顺序步时,该操作项关联唯一的身份信息,或者,为提示步,不关联身份信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防误检测方法包括:设定操作序列中相同身份信息的间隔步出现两次,逻辑步设定存在于两相同身份信息的间隔步之内,不同身份信息的逻辑步和授权步不允许重复存在;防误检测功能集成在执行载体中,或者,集成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间隔的防误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划分不同间隔的操作项集合的方法包括:操作任务序列中所含的前后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泽,熊慕文,王敏,艾青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