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波原子变换的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辐射源个体识别,是利用辐射源信号中因器件差异而引入的附加调幅、调相信息,完成不同辐射源个体的分辨。这项技术目前已在电子战、网络安全、通信安全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辐射源个体识别中,辐射源信号的附加调幅、调相信息被称作无意调制信息,也叫“指纹”特征,是各辐射源的固有特征。在辐射源个体识别中,关键技术之一便是如何利用最少的数据,对这些调幅、调相信息作最充分的表征,即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目前关于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技术的研究很多,但仍不能较好的、更加充分的完成信号中无意调制信息的表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方法对辐射源信号中无意调制信息表征不够充分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原子变换的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方法。一种基于波原子变换的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方法具体过程为:步骤一、接收机接收辐射源脉冲信号,并将辐射源脉冲信号进行分段;步骤二、对第i段短时信号段Si(t)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波原子变换的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过程为:/n步骤一、接收机接收辐射源脉冲信号,并将辐射源脉冲信号进行分段;/n步骤二、对第i段短时信号段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波原子变换的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过程为:
步骤一、接收机接收辐射源脉冲信号,并将辐射源脉冲信号进行分段;
步骤二、对第i段短时信号段Si(t)进行波原子变换,得到第i段短时信号段的波原子系数矩阵{Djm,n}i,其中j表示尺度,m表示方向,n表示位置;
步骤三、利用信息熵对短时信号段Si(t)的波原子系数矩阵{Djm,n}i中每个尺度j和每个方向m下的分量进行二次整合,得到Hjm,按j=1,m从大到小,j=2,m从大到小,直到j达到最大值,m从大到小的顺序对Hjm依次排列,最终得到信号段Si(t)对应的特征Fi;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至三,对N段短时信号段{Si(t)},i=1,2,…N进行基于波原子变换的特征提取,得到{Fi},i=1,2,…N,将特征Fi依次排列即得到辐射源脉冲信号的个体特征向量F;
步骤五、构建分类器,并将步骤四中得到的个体特征向量F输入分类器,完成辐射源个体的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波原子变换的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接收机接收辐射源脉冲信号,并将辐射源脉冲信号进行分段;具体过程为:
使用固定窗长的滑动窗函数w(t)对接收机接收的辐射源脉冲信号进行分段处理,获取得到一系列短时信号段{Si(t)},i=1,2,…N,其中N为分段后短时信号的段数,Si(t)为分段后的第i段短时信号段,具体过程为:
Si(t)=S(t)·w(t)
其中,S(t)为接收机接收辐射源脉冲信号,共有T个数据点,t为时间,·为乘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波原子变换的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固定窗长的滑动窗函数w(t)对接收机接收的辐射源脉冲信号进行分段处理,获取得到一系列短时信号段{Si(t)},i=1,2,…N;具体过程为:
一一、由滑动窗窗长Win,辐射源脉冲信时域分段段数N,原始信号点数T,确定滑动窗的滑动步长
其中表示向上取整;
一二、调用MATLAB中的enframe()函数对接收机接收辐射源脉冲信号S(t)进行处理,即可得到一系列短时信号段{Si(t)},i=1,2,…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波原子变换的辐射源个体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对第i段短时信号段Si(t)进行波原子变换,得到第i段短时信号段的波原子系数矩阵{Djm,n}i,其中j表示尺度,m表示方向,n表示位置,具体过程为:
步骤二一、构建波原子包簇具体过程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雅琴,冯梦飞,吴龙文,杜若非,任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