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蜂蜂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705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蜂蜂箱,属于蜂养殖技术领域,所述中蜂蜂箱包括底座、箱盖及箱体,箱体内布置子蜜框,箱体一侧面上设置巢门,底座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箱体的四个侧壁均包括外侧的外壳、中间的保温层和内侧的恒温板,恒温板上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壳采用能够防止风化和紫外线老化的工程塑料制成,保温层采用EPP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蜂箱内良好的保温和通风效果,有效减少蜜蜂因温度变化大而产生产蜜量低、疾病频发等问题,提高蜜蜂活性和产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蜂蜂箱
本技术涉及蜂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中蜂蜂箱。
技术介绍
养蜂即蜜蜂养殖是人工饲养蜜蜂而取其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胶、花粉、蜂蜡、蜂蛹及蜂毒等产品的事业,包括在广义的畜产内,所以广义地说蜜蜂也是家畜。养蜂作为一项传统的养殖业,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自上世纪初引进活框养蜂技术以来,现代养蜂开始起步,上世纪后半叶蜂业开始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温度是影响蜜蜂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在蜜蜂生长发育过程中,影响其子的发育历期,蜜蜂初生重、外部形态及腺体发育等。蜂卵的发育温度为30~38℃,其中最适温度为32~35℃,随温度改变,发育历期相应缩短或延长;封盖子发育最适温度,工蜂为32~35℃,雄蜂范围较窄,只有33~35℃,蜂王为30~36℃。在冬季及早春,外界温度低或多雨,温度过低会使蜜蜂耗费大量能量用于温度蜂箱内调节,极大影响蜜蜂产蜜效率,气温低于15℃时,蜂群保温不当,易发生爬蜂,同时保温不利也会感染囊状幼虫病,寒流能促使蜜蜂螺原体病的发生。目前,在蜜蜂养殖场,蜂箱大多采用传统木质或其他工业材料制成的蜂箱,保温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蜂蜂箱,包括底座(1)、箱盖(2)及箱体(3),箱体(3)内布置子蜜框(20),箱体(3)一侧面上设置巢门(6),其特征在于:底座(1)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7),箱体(3)的四个侧壁均包括外侧的外壳(9)、中间的保温层(10)和内侧的恒温板(11),恒温板(11)上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箱体(3)与箱盖(2)之间设置有上保温层(13),箱体(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下保温层(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蜂蜂箱,包括底座(1)、箱盖(2)及箱体(3),箱体(3)内布置子蜜框(20),箱体(3)一侧面上设置巢门(6),其特征在于:底座(1)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7),箱体(3)的四个侧壁均包括外侧的外壳(9)、中间的保温层(10)和内侧的恒温板(11),恒温板(11)上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箱体(3)与箱盖(2)之间设置有上保温层(13),箱体(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下保温层(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蜂蜂箱,其特征在于:外壳(9)采用能够防止风化和紫外线老化的工程塑料、金属或者碳纤维制成,保温层(10)采用EPP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蜂蜂箱,其特征在于:恒温板(11)为通过吹塑一体成型为内部中空的板件,内侧面光滑,外侧面留有凹陷的连接点(26),在内部将恒温板(11)两面连接起来,相变蓄热材料填充在恒温板(11)的空腔(27)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中蜂蜂箱,其特征在于:保温层(10)与恒温板(11)之间设置有碳纳米加热膜(12),碳纳米加热膜(12)发热面与恒温板(11)贴合,蜂箱内还设置温控组件,用于检测蜂箱内温度及控制碳纳米加热膜(12)通断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蜂蜂箱,其特征在于:上保温层(13)中部设置有通气口(15),通气口(15)上设置有隔网(16),上保温层(13)顶部与箱盖(2)之间留有通气的间隙,箱盖(2)对应间隙的两边分别设置有通风口(8),底座(1)底面上均匀开设通气孔(21),底座(1)一侧设有抽拉开口,通过抽拉开口插设有接料盘(19),接料盘(19)上设置有通气孔(21)相匹配的接料盘通气孔(22),接料盘(19)表面上设置有抗菌防霉涂料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本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