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淡水湖盆陆相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非常规油气勘探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淡水湖盆陆相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页岩油在北美地区的突破带来了全球油气工业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国在松辽、鄂尔多斯、渤海湾、南襄、准噶尔盆地等取得多口井工业油流及积极进展,展示了泥页岩油勘探开发的良好前景。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研究是为了解决页岩油形成最佳时期、有利储集空间及其时间空间匹配和富集的问题,是指导页岩油选层选区及勘探部署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国内一直把泥页岩当做烃源岩或者油气盖层而非储集层来研究,忽略了泥页岩油源储一体科学研究,松辽盆地大型淡水湖盆沉积演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陆相页岩油勘探提出了挑战,迫切需要解决大型淡水湖盆陆相页岩油形成与富集的科学评价问题。有文献报道油气形成与富集评价方法,参见(1)柳波等“陆相泥页岩层系岩相特征与页岩油富集条件”(石油勘探与开发,2018年第5期);(2)杨万里等“松辽盆地陆相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邹才能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淡水湖盆陆相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将泥页岩油勘探钻取的岩心进行岩性及岩相精准描述,按泥页岩油储集层孔隙形成与演化、泥页岩油形成与演化进行地质实验配套样品采集,得到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地质实验样品;/n2)将步骤1)得到的泥页岩油形成演化与富集评价地质实验样品,按相应标准方法进行岩石薄片鉴定、纳米孔隙结构、微纳米孔隙结构全尺度场发射电镜、全岩矿物、总孔隙度、渗透率及基质渗透率等地质实验项目配套分析,泥页岩油储集层孔隙形成演化评价,得到泥页岩储集层孔隙形成演化模式及评价结果;/n3)将步骤1)得到的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地质实验样品,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淡水湖盆陆相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泥页岩油勘探钻取的岩心进行岩性及岩相精准描述,按泥页岩油储集层孔隙形成与演化、泥页岩油形成与演化进行地质实验配套样品采集,得到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地质实验样品;
2)将步骤1)得到的泥页岩油形成演化与富集评价地质实验样品,按相应标准方法进行岩石薄片鉴定、纳米孔隙结构、微纳米孔隙结构全尺度场发射电镜、全岩矿物、总孔隙度、渗透率及基质渗透率等地质实验项目配套分析,泥页岩油储集层孔隙形成演化评价,得到泥页岩储集层孔隙形成演化模式及评价结果;
3)将步骤1)得到的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地质实验样品,按相应标准进行岩石热解、有机碳、氯仿沥青“A”、镜质体反射率、干酪根、生排烃热模拟实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孔隙度、渗透率、原油物性等地质实验项目配套分析,进行泥页岩油储层含油量恢复、形成演化评价,得到泥页岩油形成演化模式及评价结果;
4)将步骤2)、3)得到的泥页岩油储集层孔隙形成演化、泥页岩油形成演化评价结果,对泥页岩油形成有利窗口、有利储集空间与富集进行油、储时间空间匹配关系研究,得到泥页岩油储集层演化史与生成演化史耦合关系及评价结果;
5)将步骤2)、3)、4)得到的形成演化模式和耦合关系及评价结果,进行松辽盆地北部纵向和平面泥页岩油富集评价研究,得到泥页岩油富集纵向甜点层和平面甜点区及控制因素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淡水湖盆陆相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地质实验样品包括泥页岩油储集层孔隙形成与演化、泥页岩油形成与演化配套实验样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淡水湖盆陆相泥页岩油形成与富集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地质实验项目包括岩石薄片鉴定、纳米孔隙结构、微纳米孔隙结构全尺度场发射电镜、全岩矿物、总孔隙度、渗透率及基质渗透率等项目;泥页岩油储集层孔隙形成演化评价按孔隙类型、孔隙面积、分布、演化特征及控制因素和不同泥页岩岩相进行定量评价;泥页岩储集层孔隙形成演化模式及评价结果采用深度(m)、Ro(%)、地温(℃)、成岩阶段、总孔隙度(%)、有机页理缝(面孔率,%)、无机页理缝(面孔率,%)、无机孔(面孔率,%)等参数,评价在中成岩晚期及Ro1.1%~1.6%演化阶段,以藻类生烃收缩形成有机页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子辉,张居和,曾花森,洪淑新,霍秋立,邵红梅,王雪,张博为,冯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