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62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包括注射器和板刷;注射器包括空筒和活塞;空筒为中空筒状结构,空筒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在空筒上与开口相对的另一段设置有一个针头,针头与空筒内腔连通;活塞呈长杆状,活塞的直径与空筒内径适配,活塞插设于空筒中且与空筒滑动配合;板刷的一面设置有刷毛,在板刷上背离刷毛的一面上开设有一个进药口,进药口穿透板刷的板面,进药口与针头适配,针头嵌设于进药口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板刷进行更换,避免由于板刷损坏对涂抹效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
本技术涉及植物保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
技术介绍
园林苗木修剪可以使苗木的主干和侧枝在人为控制下按照人们的预期进行生长,使树体更加圆满、匀称、紧凑、牢固,增加苗木的观赏价值,为培养符合园林绿化使用要求的树形奠定基础;此外,苗木修剪可以改善苗木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能够平衡营养,使苗木生长健壮,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当对苗木进行苗木修剪,在断枝处会留下一个裸露于空气中的伤口,尤其是在修剪直径较大的树枝时,伤口较大,在伤口处很容易受到病虫的侵害,当在炎热的夏季对苗木进行修剪时,苗木中的水分还会从伤口处大量流失,形成树洞;为了减少伤口处的病虫侵袭,降低树木的养护成本,需要在伤口上及时涂抹愈合剂。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596196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包括有一内置有用于盛放药液的内腔的药液容器、位于所述药液容器的内腔中且将内腔分隔成用于填充液体的液体腔与空腔的推进板,以及自所述空腔内伸出并固定连接至推进板以驱动推进板轴向移动的推杆,所述液体腔在远离空腔的一端设置有一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一刷头,其通过将刷头与药液容器一体设置,方便了苗木修剪伤口涂抹防护过程。但上述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对苗木的伤口进行涂抹时,苗木的伤口为木质,质地较硬,在修剪过程中伤口难以保证十分平整,尤其是在修剪一些较为粗壮的树枝时,工作人员可能需要使用剪刀在树枝处反复修剪才能将树枝剪断,有时候还可能需要借助锯子等工具将树枝锯断,修剪完成后,在断枝的伤口处会形成一些硬质的棱角,使用刷头在伤口处来回涂抹时,苗木伤口处的硬质棱角可能会对刷头造成一定的损伤,刷头可能会出现掉毛等问题;此外,树木都会有自我防护的一套体系,当对苗木进行修剪后,苗木本身为了防止断枝处发生细菌感染或者病虫的侵袭,会在断裂处分泌一种具有保护性的粘稠液体,使用刷头对苗木断枝处涂抹愈合剂时,这些粘稠的液体会粘在刷头上,树木断枝处落下的灰尘、碎叶或者碎木屑等物质也会沾到刷毛上,刷头长时间使用后,刷头上的毛会粘结到一起,在进行涂抹时,粘结到一起的刷毛不止影响药液的流出,药液也不能很好地在刷头上分散,涂抹时不均匀,影响涂抹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通过对板刷进行更换,避免由于板刷损坏对涂抹效果产生影响。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和板刷;注射器包括空筒和活塞;空筒为中空筒状结构,空筒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在空筒上与开口相对的另一段设置有一个针头,针头与空筒内腔连通;活塞呈长杆状,活塞的直径与空筒内径适配,活塞插设于空筒中且与空筒滑动配合;板刷的一面设置有刷毛,在板刷上背离刷毛的一面上开设有一个进药口,进药口穿透板刷的板面,进药口与针头适配,针头嵌设于进药口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对苗木修剪伤口进行涂抹前,将针头浸没到药液中,拉动活塞,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药液吸入空筒中,然后将板刷的进药口对准针头向下按压,使针头嵌入进药口中,在涂抹时,向下推动活塞,药液从针头中流出进入进液糟中,然后流到刷毛上,然后握住注射器使板刷在苗木修剪的伤口上来回移动,药液在刷毛上分布均匀,从而将药液均匀涂抹到伤口上;当板刷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掉毛现象或者刷毛之间粘接在一起后,可以对板刷从注射器上拆下从而完成对板刷的更换,从而避免由于板刷损坏对涂抹效果产生影响。本技术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注射器由玻璃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其他材质,玻璃的密封性更好。本技术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注射器与板刷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护筒;防护筒为中空筒状结构且两端设置有开口,防护筒一端套设于空筒设置有针头的一端且与空筒紧配合;板刷设置于防护筒远离空筒的一端开口上,针头嵌设于进液口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握住注射器使板刷在苗木伤口处来回移动时,作用在板刷上的横向的作用力通过防护筒传递到空筒侧壁,针头不直接承力,从而减小了针头在涂抹过程中被折断的可能。本技术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进药口的内径大于针头的外径;在防护筒与空筒配合处设置有一层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可以对空筒外壁进行保护;此外,橡胶的摩擦系数大,可进一步提高防护筒和空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板刷开设有进药口的一面上对称固定有两个插销;在防护筒上与插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插件,当板刷安装到防护筒上时,插销对应插接于插件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板刷进行更换时,只需要将防护筒从注射器上取下,然后将板刷用力向外拔,将插销从插件中拔出,即可完成板刷和防护筒之间的拆卸,然后更换新的刷头,将刷头安装到防护筒上;在更换板刷时,避免了将防护筒同时更换,使防护筒能够得到多次利用。本技术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防护筒上与插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容纳槽;插件设置于容纳槽中;插件由两个弹性片组成;两个弹性片呈C形且C形开口相背设置,两个弹性片之间在容纳槽的开口处和容纳槽的内部形成两个弹性夹口;插销的外径大于弹性夹口的开口宽度,在插销背离板刷的一端凸出设置有弧形部,弧形部的侧面为内凹的弧面,在弧形部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插头;当插销插入插件中时,弧形部卡接于弹性夹口处且卡接处弧形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板刷进行拆卸时,用手将板刷用力向外拔,由于弧形部和弹性片之间的卡接处呈弧形,在弧形部的作用下,弹性片向两侧张开,从而可以将插销从弹性夹口中拔出;对板刷进行安装时,用插销的插头抵住容纳槽开口处的弹性夹口用力向内按压,在插头的作用下,容纳槽开口处的弹性夹口张开,当插头插入容纳槽内部时,弹性片位于容纳槽内部的弹性夹口卡接到弧形部上,从而维持板刷的稳定;使板刷在防护筒上的安拆更加方便。本技术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活塞的外表面呈磨砂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注射器的密封性。本技术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板刷设置有刷毛的一面覆盖有一层海绵层,海绵层粘接与板刷的板面上,刷毛穿设于海绵层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药液从针头中流出进入进液糟中,然后药液从进药口流到板刷另一面的海绵层上,海绵层对药液进行吸纳,海绵层处于饱和状态后,使药液更加均匀的分布到刷毛上。本技术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活塞背离空筒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个环形的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对活塞的拉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板刷上开设进药口,注射器的针头与进药口配合,可以方便对板刷进行更换,从而减小因板刷损坏对涂抹效果产生的影响;2.通过设置防护筒,减小了针头在涂抹过程中被折断的可能;3.通过设置插销和插件,使板刷在防护筒上的安拆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苗木修剪伤口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1)和板刷(2);注射器(1)包括空筒(10)和活塞(11);空筒(10)为中空筒(10)状结构,空筒(10)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在空筒(10)上与开口相对的另一段设置有一个针头(100),针头(100)与空筒(10)内腔连通;活塞(11)呈长杆状,活塞(11)的直径与空筒(10)内径适配,活塞(11)插设于空筒(10)中且与空筒(10)滑动配合;板刷(2)的一面设置有刷毛(23),在板刷(2)上背离刷毛(23)的一面上开设有一个进药口(20),进药口(20)穿透板刷(2)的板面,进药口(20)与针头(100)适配,针头(100)嵌设于进药口(20)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1)和板刷(2);注射器(1)包括空筒(10)和活塞(11);空筒(10)为中空筒(10)状结构,空筒(10)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在空筒(10)上与开口相对的另一段设置有一个针头(100),针头(100)与空筒(10)内腔连通;活塞(11)呈长杆状,活塞(11)的直径与空筒(10)内径适配,活塞(11)插设于空筒(10)中且与空筒(10)滑动配合;板刷(2)的一面设置有刷毛(23),在板刷(2)上背离刷毛(23)的一面上开设有一个进药口(20),进药口(20)穿透板刷(2)的板面,进药口(20)与针头(100)适配,针头(100)嵌设于进药口(2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其特征在于:注射器(1)由玻璃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其特征在于:在注射器(1)与板刷(2)之间设置有一个防护筒(3);防护筒(3)为中空筒(10)状结构且两端设置有开口,防护筒(3)一端套设于空筒(10)设置有针头(100)的一端且与空筒(10)紧配合;板刷(2)设置于防护筒(3)远离空筒(10)的一端开口上,针头(100)嵌设于进液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苗木修剪伤口涂抹器,其特征在于:进药口(20)的内径大于针头(100)的外径;在防护筒(3)与空筒(10)配合处设置有一层橡胶垫(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苗木修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君郜神峰吴秋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山水之光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