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幅直线运动的位移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57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小幅直线运动的位移测量装置,用于往复运动的驱动线圈的位移测量,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和驱动线圈的悬挂支撑装置,旋转编码器固定设置,驱动线圈的悬挂支撑装置的变形件或旋转件连接设置旋转编码器的转角连接器,由转角连接器将悬挂支撑装置的变化以旋转角度的形式输入到旋转编码器。该装置利用振动台所固有的驱动线圈悬挂支撑装置,不需要在驱动线圈上加装任何装置就能通过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转动信号得到对应的位移值,并不会对驱动线圈的力学结构产生任何影响,特别容易实现数字控制。该位移测量装置可改变测量精度,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频率小幅度的往复直线运动的位移测量
,具体 的涉及一种用于力学环境实验设备一振动试验台在工作振动时的小幅直线运动 的位移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振动试验台是提供围绕平衡位置或平均位置等进行的一种往复运动的设 备,其往复直线运动的幅度范围很小,最大只有数厘米。目前所使用的测量其 驱动线圈进行直线运动位移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线性位移传感器直接测 量获得,例如采用光栅位移传感器、线性电阻尺、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激光位 移传感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等位移测量装置。如图1,目前最常用的位移测量装置是通过一个楔型结构将往复的直线位移转换为距离信号进行测量,在驱动线圈1上固定设置一楔型结构3,在振动试验 台的磁缸座2上对应设置一电涡流位移传感器4,在驱动线圈1发生往复位移的 振动时,电涡流位移传感器4可以测定楔型结构3的斜面距离变化,从而得到 驱动线圈的对应直线位移数值。该测量方式存在成本较高、测量结果不稳定的 问题,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很容易受到温度、电磁场等外部环境的干扰。并且, 由于驱动线圈和磁缸座之间的间隙有限,楔型结构的斜面角度变化较小,调节 非常困难,同时当驱动线圈一旦因为维护或修理进行拆卸后,必须重新对整个 位移测量装置的电路进行调整,使用非常不便。再者,楔型结构安装在驱动线 圈上, 一方面会增加驱动线圈的质量,另一方面人为的导致驱动线圈的不对称 结构,从而影响和降低振动试验台的整体性能。利用旋转编码器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曲线旋转运动,并根据测定的旋转角度 来测量位移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其测量设备的精度高,检测方法比较简单, 一般通过在待测量装置上加装一个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装置,就可以 采用旋转编码器进行测量,旋转编码器和上述方法已经应用于多种机械运动的直线位移的测量。但是对于振动台的驱动线圈的往复位移测量,不允许在驱动 线簡上加装或者连接运动转换装置,这是因为驱动线圈作为振动台的振动输出 组件,最理想的状态是接近于零的自身重量,并且不要连接任何影响振动重心 对称和高频振动组件。如果将旋转编码器通过转换装置直接连接到驱动线圈上, 将无法得到精确的测量值,另一方面,该连接直接影响驱动线圈的振动输出稳 定性和输出效能,既不能满足振动试验需要,更不能得到精确的位移测量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驱动线圈固有的悬挂支撑机构,无需 在驱动线圈上加装任何装置,能将驱动线圈的往复直线位移转换成往复旋转运 动进行测量并输出数字信号结果的小幅直线运动的位移测量装置,该装置在提 高测量稳定性的同时,利用了驱动线圈所固有的部件,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改 变测量的精度,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特别容易实现数字控制。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幅直线运动的位移测量装置,用于往复运动的驱动线圈的位移测量, 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和驱动线屬的悬挂支撑装置,旋 转编码器固定设置,驱动线圈的悬挂支撑装置的变形件或旋转件连接设置旋转 编码器的转角连接器,由转角连接器将悬挂支撑装置的变化以旋转角度的形式 输入到旋转编码器。具体的讲,所述旋转编码器固定设置,所述驱动线圈的支撑悬挂装置为摇 臂悬挂机构,所述摇臂悬挂机构包括橡胶扭簧和摇臂,橡胶扭簧的两端分别连 接摇臂,两摇臂分别与驱动线圈和固定体连接,橡胶扭簧上设置与旋转编码器 的转角连接器连接的角度输出点。所述旋转编码器固定设置在磁缸座上,角度输出点设置在橡胶扭簧的中部。所述旋转编码器固定设置,所述驱动线圈的支撑悬挂装置为滚臂悬挂机构, 所述滚臂悬挂机构包括一扇形块,扇形块的扇形角端与固定体枢接,扇形块的 弧面上固定有柔性片,柔性片的另一端与驱动线圈固定。所述扇形块的扇形角端通过一枢轴与固定体连接,所述枢轴与旋转编码器 的转角连接器连接作为角度输出点,所述旋转编码器固定设置在磁缸座上。所述旋转编码器固定设置,所述驱动线圈的支撑悬挂装置为板簧悬挂机构, 所述板簧悬挂机构包括板簧,板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体和驱动线圈固定,所述板簧上设置与旋转编码器的转角连接器连接的角度输出点。所述板簧为水平平行设置的两片,两板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线圈,板簧 的另一端固定在一支撑架上,所述一板簧的中部作为角度输出点,旋转编码器 的转角连接器与该角度输出点连接。该小幅直线运动的位移测量装置采用旋转编码器作为测量元件,可以选用 增量形旋转编码器或绝对值旋转编码器。增量型旋转编码器包括一个中心有轴 的光电码盘,其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由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 B、 C、 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将C、 D信号 反向,叠加在A、 B两相上,可增强稳定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 表零位参考位。由于A、 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 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绝 对值旋转编码器的转角连接器的转动,提供给增量型旋转编码器一定数量的脉 冲。周期性的测量或者单位时间内的脉冲计数可以用来测量移动的速度。如果 在一个参考点后面脉冲数被累加,计算值就代表了转动角度或行程的参数。绝 对值旋转编码器为每一个转角连接器的位置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数字值。 旋转编码器的转角连接器又称做联轴器,其作为将转动部件的旋转角度信息传 送给旋转编码器的连接器,能够实时和准确的将待测定信息传递给旋转编码器。由于驱动线圈在振动试验台中必须要通过一悬挂支撑装置进行固定,常用 的悬挂支撑装置除了常见的板弹簧支撑、橡胶弹簧支撑外,还有摇臂悬挂机构、 滚臂悬挂机构等具有支撑和悬挂功能的构件。无论采用哪一种悬挂支撑装置, 其共同的特点是悬挂支撑装置需要通过一变形件或旋转件,并将该组件的一端 连接到驱动线圈上,另一端连接磁缸座等其它固定体上,驱动线圈在进行振动 时的位移变化必然将导致悬挂支撑装置的变形件或旋转件产生一个形变或角度 的变化,专利技术人正是在悬挂支持装置上设置转换装置通过对该弹性形变和角度 的测量从而得到了对应驱动线圈的位移数值。这样就能实现不在驱动线圈上加 设任何测量装置就能测量到驱动线圈位移值的目的,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驱动线 圈和振动试验台的振动输出性能。对于不同的悬挂支撑装置,旋转编码器的转角连接器所连接的角度输出点 不同。对于通过一枢轴与磁缸座等固定体连接并可绕一枢轴进行转动的悬挂支 撑装置来讲,以该枢轴作为转角连接器的角度输出点不仅能够保证旋转编码器 的测量稳定,还能够有效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例如具有可旋转扇形块的滚臂悬挂机构,可以其扇形块的扇形角连接枢轴作为连接转角连接器的角度输出 点。对于具有变形件的板簧悬挂机构和摇臂悬挂机构等装置来讲,板簧悬挂机 构的板簧、摇臂悬挂机构的橡胶扭簧在驱动线圈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时,板簧和 橡胶扭簧会发生变形或倾斜,由于该变形件的变形使得与该变形件连接的旋转 编码器的转角连接器产生一定角度的往复旋转,旋转编码起就能将测量到的角 度变化转换为直线位移结果。 一般以变形件的中部位置作为连接转角连接器的 角度输出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测量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小幅直线运动的位移测量装置利用振动台 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幅直线运动的位移测量装置,用于往复运动的驱动线圈的位移测量,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和驱动线圈的悬挂支撑装置,旋转编码器固定设置,驱动线圈的悬挂支撑装置的变形件或旋转件连接设置旋转编码器的转角连接器,由转角连接器将悬挂支撑装置的变化以旋转角度的形式输入到旋转编码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磊吴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