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52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冰箱,包括:冷冻内胆,其内部限定出冷冻间室;冷藏内胆,与冷冻内胆并排设置,其内部限定出冷藏间室;变温内胆,设置在冷冻内胆和冷藏内胆下部,其内部限定出变温间室;以及第一风冷系统,用于向冷冻间室以及变温间室提供冷量;第二风冷系统,用于向冷藏间室提供冷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冷冰箱,将冷冻间室以及冷藏间室并排布置在变温间室顶部,变温间室的宽度等于冷冻间室和冷藏间室的总和,以使得该风冷冰箱同时具有了大容积以及能够存放大体积物品的特点。由于变温间室的温度可调,故其还能够兼具冷冻与冷藏双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冰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冻冷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冷冰箱。
技术介绍
现有风冷冰箱中为了获得较大的储物空间,一般将冰箱间室布置为对开门形式。但是传统双开门冰箱存在着使用不便,不能储藏大体积食物等缺陷。左右布置的冰箱间室虽然容积大,但是由于其狭长的形状,使得较大体积的物体无法被放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解决现有对开门冰箱无法存放大件物品问题的风冷冰箱。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紧凑风冷系统的风冷冰箱。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冰箱,包括:冷冻内胆,其内部限定出冷冻间室;冷藏内胆,与冷冻内胆并排设置,其内部限定出冷藏间室;变温内胆,设置在冷冻内胆和冷藏内胆下部,其内部限定出变温间室;以及第一风冷系统,用于向冷冻间室以及变温间室提供冷量;第二风冷系统,用于向冷藏间室提供冷量。可选地,第一风冷系统包括:冷冻蒸发器,安装在冷冻内胆内部;第一风道组件,设置在冷冻内胆的后壁,与冷冻内胆的后壁共同围成用于放置冷冻蒸发器的换热腔,并且第一风道组件在内部形成有与换热腔连通的送风风道;冷冻内胆底部开设有与送风风道相接的第一送风口,用于向变温间室送风。可选地,变温内胆顶部开设有第二送风口;第一风冷系统还包括:风门组件,同时与第一送风口与第二送风口相接,用于启闭变温间室与换热腔的连接。可选地,第一风冷系统还包括:第二风道组件,设置在变温内胆的后壁,其内部形成有与变温间室连通的变温风道,并且变温风道与第二送风口相接,用于向变温间室送风。可选地,第二风道组件上还开设有多个与变温风道相适配的变温送风口,多个变温送风口均匀分布在第二风道组件上。可选地,变温内胆还在后壁开设有第一变温回风口;第二风道组件在底部还形成有变温回风盖板,变温回风盖板与变温内胆的后壁共同围成第一回风道,第一回风道与第一变温回风口连通。可选地,冷冻内胆还在后壁底部开设有第二变温回风口;并且第一风冷系统还包括:第三风道组件,安装在变温内胆以及冷冻内胆后部,其内部形成有第二回风道;第二回风道的一端与第一变温回风口相接,另一端与第二变温回风口相接,用于连通变温间室与换热腔。可选地,第一风道组件还在内部形成有与换热腔连通的冷冻风道,用于向冷冻间室送风;其中冷冻风道为多个,以使得向冷冻间室送入的冷风均匀分布。可选地,第一风道组件内至少形成有一个朝远离变温内胆方向延伸的冷冻风道。可选地,第一风道组件还开设有多个与冷冻风道相适配的制冷送风口,多个制冷送风口均匀分布在第一风道组件上;第一风道组件上还开设有多个位于其底部的第一冷冻回风口,用于将冷冻间室与换热腔连通。本专利技术的风冷冰箱,将冷冻间室以及冷藏间室并排布置在变温间室顶部,变温间室的宽度等于冷冻间室和冷藏间室的总和,以使得该风冷冰箱同时具有了大容积以及能够存放大体积物品的特点。由于变温间室的温度可调,故其还能够兼具冷冻与冷藏双重功能。因此,上述间室布局形式不仅能够解决冰箱存放大件物品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风冷冰箱运行状态。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风冷冰箱,利用同一套风冷系统同时向冷冻间室以及变温间室提供冷量,不仅可以减少风冷冰箱蒸发器的数量,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且简化了风冷冰箱的风道布置结构,有效地增加了冰箱间室的容积。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侧面剖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第一风冷系统部分部件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第一风冷系统局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第一风道组件部分部件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分风部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第一风道组件爆炸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挡风部以及送风风扇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挡风部爆炸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风门组件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风门组件剖面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风门组件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冷冰箱100,该风冷冰箱100可以包括:冷冻内胆101、冷藏内胆103、变温内胆105、第一风冷系统110以及第二风冷系统180。冷冻内胆101,其内部限定出冷冻间室102。冷冻间室102具有向前的开口,并且高度大于长度以及宽度。冷藏内胆103,与冷冻内胆101并排设置,其内部限定出冷藏间室104,冷藏间室104具有向前的开口,并且其高度大于长度以及宽度。变温内胆105,设置在冷冻内胆101和冷藏内胆103下部,其内部限定出变温间室106。冷藏间室104的保藏温度可为2~9℃,或者可为4~7℃;冷冻间室102的保藏温度可为-22~-14℃,或者可为-20~16℃。变温间室106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4℃至-22℃。变温间室106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储存合适的食物,或者作为保鲜储藏室。将冷冻间室102以及冷藏间室104并排布置在变温间室106顶部,变温间室106的宽度等于冷冻间室102和冷藏间室104的总和,使得变温间室106内可以存放大件食物,从而克服了对开门冰箱由于间室形状狭长而对存放食物形状有限制的问题。同时由于变温间室106的温度可调,使得其可以作为暂时缓解冷冻间室102或者冷藏间室104使用压力的中间缓冲间室。第一风冷系统110,布置在冷冻间室102以及变温间室106内,用于向冷冻间室102以及变温间室106提供冷量。第二风冷系统180,设置在冷藏间室104内部,其具有单独的冷藏蒸发器以及独立的冷藏风道,用于向冷藏间室104提供冷量。本实施例利用冷冻蒸发器111同时向冷冻间室102以及变温间室106提供冷量,不仅可以减少风冷冰箱100蒸发器的数量,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且,由于无需对冷冻间室102以及变温间室106分别设置独立的风道,从而简化了风冷冰箱100的风道布置结构,有效地增加了冰箱间室的容积。第一风冷系统110可以包括:冷冻蒸发器111、第一风道组件112、风门组件117、第二风道组件118以及第三风道组件125。冷冻蒸发器111,安装在冷冻内胆101内部,并且设置在由第一风道组件112与冷冻内胆101的后壁共同围成的换热腔113内,用于向冷冻间室102以及变温间室106提供冷量。第一风道组件112在与冷冻蒸发器111相邻的外表面处设置有第一隔热棉157,以防止在第一风道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冰箱,包括:/n冷冻内胆,其内部限定出冷冻间室;/n冷藏内胆,与所述冷冻内胆并排设置,其内部限定出冷藏间室;/n变温内胆,设置在所述冷冻内胆和所述冷藏内胆下部,其内部限定出变温间室;以及/n第一风冷系统,用于向所述冷冻间室以及所述变温间室提供冷量;/n第二风冷系统,用于向所述冷藏间室提供冷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冰箱,包括:
冷冻内胆,其内部限定出冷冻间室;
冷藏内胆,与所述冷冻内胆并排设置,其内部限定出冷藏间室;
变温内胆,设置在所述冷冻内胆和所述冷藏内胆下部,其内部限定出变温间室;以及
第一风冷系统,用于向所述冷冻间室以及所述变温间室提供冷量;
第二风冷系统,用于向所述冷藏间室提供冷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冰箱,其中,
所述第一风冷系统包括:
冷冻蒸发器,安装在所述冷冻内胆内部;
第一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冷冻内胆的后壁,与所述冷冻内胆的后壁共同围成用于放置所述冷冻蒸发器的换热腔,并且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在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换热腔连通的送风风道;
所述冷冻内胆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送风风道相接的第一送风口,用于向所述变温间室送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冰箱,其中,
所述变温内胆顶部开设有第二送风口;
所述第一风冷系统还包括:风门组件,同时与所述第一送风口与所述第二送风口相接,用于启闭所述变温间室与所述换热腔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冰箱,其中所述第一风冷系统还包括:
第二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变温内胆的后壁,其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变温间室连通的变温风道,并且所述变温风道与所述第二送风口相接,用于向所述变温间室送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冰箱,其中,
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上还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变温风道相适配的变温送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发林宋波姚红雷毛宝龙周兆涛崔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