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站的进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39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站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装置和增压泵组,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道、电磁阀、单向阀和过滤组件,电磁阀、单向阀和过滤组件沿进水管道的长度方向依次安装在进水管道上,进水管道的一端穿出泵房并与水源连接,进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消毒组件,消毒组件的出水端部与增压泵组连接。依次对水进行过滤、消毒净化,减少水中杂质或有害物的含量,然后再通过增压泵组对水进行增压,使水能够有足够的动力被输送到高层用户的家中;而先进行水质处理再进行增压,一方面是水质处理过程中水压较低,水流流速慢,能够有充足时间进行水质处理,另一方面是能够降低水中的杂质附着在增压泵组内,降低增压泵组出现问题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站的进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泵站的进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对较高楼层的用户供水,一般都会在建筑附近安装泵站。目前,公告号为CN2097811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标准化泵房用增压装置,包括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与高楼管道连通的供水管、设置于进水管和供水管之间的稳压组件以及设置于进水管和供水管之间的多组增压组件,稳压组件包括稳压泵,每组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泵,稳压泵和多个增压泵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架、沿进水管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固定架顶部的活动座、安装于固定架用于驱动活动座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安装于活动座顶部的卷扬机;卷扬机包括钢索,钢索远离卷扬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稳压泵或者增压泵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现有技术中泵房从水源获取水之后直接通过稳压组件和增压组件进行二次加压,从水源流出的水经过较长的输水管道流通后,水中容易混杂有杂质,这些杂质在通过增压组件时可能会造成增压组件的负荷增加,并且直接供给用户使用,也会影响用户的用水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站的进水结构,其在增压前对水进行过滤和消毒,以提高供应水的水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泵站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装置和增压泵组,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道、电磁阀、单向阀和过滤组件,所述电磁阀、单向阀和过滤组件沿进水管道的长度方向依次安装在进水管道上,进水管道的一端与水源连接,进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的出水端部与增压泵组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引入到泵房后,依次对水进行过滤、消毒净化,减少水中杂质或有害物的含量,然后再通过增压泵组对水进行增压,使水能够有足够的动力被输送到高层用户的家中;而先进行水质处理再进行增压,一方面是水质处理过程中水压较低,水流流速慢,能够有充足时间进行水质处理,另一方面是能够降低水中的杂质附着在增压泵组内,降低增压泵组出现问题的概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水管道上用于安装过滤组件的部位为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内安装有沿进水管道长度方向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操作部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安装区,两个安装区的侧壁上均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敞口,所述敞口上均覆盖有活动门,两个安装区靠近单向阀的一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所述操作部上还安装有调节组件,过滤组件有两个,两个过滤组件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区中,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控制第一遮挡件或第二遮挡件遮挡相应的安装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遮挡件遮挡在相应的安装区上时,第二遮挡件则不能遮挡在相应的安装区上,此时通过单向阀的水会穿过第二遮挡件对应的安装区中的过滤组件,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一遮挡件对应的安装区中的过滤组件进行更换,从而达到在更换过滤组件的过程中仍保持进水管道运行的目的,减少对正常供水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遮挡件包括框架、若干转动连接在框架中的转动板,若干转动板的中心轴并列设置,框架上的一侧安装有若干与转动板一一对应的同步轮以及绕卷在同步轮上的同步带,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控制同步轮的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板和框架的配合类似百叶窗,当转动杆将框架完全遮挡住时,水就无法通过框架进入到相应的安装区中,而转动杆没有将框架完全遮挡时,水就可以直接通过框架进入到相应的安装区中,调节灵活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遮挡件包括滑动连接在隔板上的抵接块、铰接在对应安装区的侧壁上的盖板,所述盖板和安装区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抵接块在隔板上的位置,当盖板抵接在抵接块上时,盖板遮挡住相应的安装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只有一端铰接在安装区的侧壁上,盖板的另一端相对可以转动,而水对盖板造成冲击时会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使盖板发生转动,若抵接块当前的位置处在盖板的转动路径上时,则盖板在受到水的冲击后会抵接到抵接块上,水流无法冲开盖板并进入到相应的安装区,而若抵接块未处在盖板的转动路径上,水流则冲开盖板并进入到相应的安装区中。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传动杆、转动杆、推动块以及固定件,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操作部上,转动杆的一端处在进水管道外,转动杆的另一端与靠近隔板的同步轮同轴连接,所述推动块滑动连接在隔板上,所述传动杆滑动连接在操作壁中,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处在操作部外,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推动块连接,所述推动块朝向抵接块的面为引导面,所述抵接块抵接在推动块的引导面上,所述固定件用于限制传动杆的移动,当推动块向远离转动杆一侧移动时,抵接块被推动块驱动并向单向阀一侧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杆时,转动杆带动同轴连接的同步轮转动,再通过同步带驱使所有同步轮同步转动,使转动板能够统一转动,从而控制第一遮挡件的启闭状态;而按压或是拉拔传动杆能够带动推动块的移动,推动块的移动又能够影响抵接块的位置,从而控制抵接块限制盖板的转动或解除抵接块对盖板的限制,转动杆和传动杆安装位置相同,方便工作人员一起对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框架呈倾斜设置,框架远离隔板的端部比框架靠近隔板的端部更靠近单向阀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板将框架堵住后,从单向阀一侧流入的水无法通过框架,这部分水就能够顺着倾斜的框架向盖板一侧流动,避免框架上积蓄过多的水,减轻框架需要承受的重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板与操作部内壁铰接的端部比盖板与抵接块抵接的端部更靠近单向阀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板放置在抵接块上时,盖板呈倾斜设置,此时从单向阀流入的水能够从框架通过,但由于转动板即使转动到垂直于框架,转动板还是会对水有一定的阻挡,导致会有部分水向四周飞溅,溅到盖板上的水能够顺着盖板的面重新流入到框架对应的安装区中。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联动件,所述联动件处在传动杆和转动杆之间并控制传动杆和转动杆同时运动,当传动杆进行直线运动时,转动杆通过联动件同时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进行调整的时候,无需分别对转动杆和传动杆进行操作,只需要选择传动杆或是转动杆中的一个操作,通过联动件能够使转动杆和传动杆一起完成调节,从而确保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操作部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遮挡件处在单向阀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遮挡件处在单向阀的侧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遮挡件对应的安装区中的过滤组件作为常规的过滤装置,第二遮挡件对应的安装区中的过滤组件作为备用的过滤装置,在不需要更换过滤组件时,常规的过滤装置能够更方便地对水进行过滤,有利于水在进水管道内的流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和消毒组件,对进水管道中的水质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站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装置(2)和增压泵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2)包括进水管道(21)、电磁阀(22)、单向阀(23)和过滤组件(1),所述电磁阀(22)、单向阀(23)和过滤组件(1)沿进水管道(21)的长度方向依次安装在进水管道(21)上,进水管道(21)的一端与水源连接,进水管道(21)的另一端连接有消毒组件(4),所述消毒组件(4)的出水端部与增压泵组(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站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装置(2)和增压泵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2)包括进水管道(21)、电磁阀(22)、单向阀(23)和过滤组件(1),所述电磁阀(22)、单向阀(23)和过滤组件(1)沿进水管道(21)的长度方向依次安装在进水管道(21)上,进水管道(21)的一端与水源连接,进水管道(21)的另一端连接有消毒组件(4),所述消毒组件(4)的出水端部与增压泵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21)上用于安装过滤组件(1)的部位为操作部(5),所述操作部(5)内安装有沿进水管道(21)长度方向设置的隔板(6),所述隔板(6)将操作部(5)的内腔分割成两个安装区(51),两个安装区(51)的侧壁上均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敞口,所述敞口上均覆盖有活动门(52),两个安装区(51)靠近单向阀(23)的一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遮挡件(7)和第二遮挡件(8),所述操作部(5)上还安装有调节组件,过滤组件(1)有两个,两个过滤组件(1)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区(51)中,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控制第一遮挡件(7)或第二遮挡件(8)遮挡相应的安装区(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站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7)包括框架(71)、若干转动连接在框架(71)中的转动板(72),若干转动板(72)的中心轴并列设置,框架(71)上的一侧安装有若干与转动板(72)一一对应的同步轮(73)以及绕卷在同步轮(73)上的同步带(74),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控制同步轮(73)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泵站的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挡件(8)包括滑动连接在隔板(6)上的抵接块(81)、铰接在对应安装区(51)的侧壁上的盖板(82),所述盖板(82)和安装区(51)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弹性件(83),所述调节组件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宾麦供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