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98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涉及预制泵站的技术领域,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侧壁上的出水口及进水口、设置于筒体上的筒盖,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上方,筒体内设有出水管,出水管靠近筒盖的一端连接出水口,远离筒盖的一端设有水泵,水泵连通进水口,出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冲刷孔,污水从进水口进入筒体,筒体内部的水泵将进入的污水输送至出水管,污水在出水管内快速上升至出水口,经过冲刷孔时,快速流动的污水使得部分污水从冲刷孔中喷射而出,以将筒体内壁上黏附的泥沙进行冲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泵站自动清理黏附在筒体内壁上污染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
本技术涉及预制泵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是用来提升污水、雨水、废水、农业灌溉的设备,主要用在市政管网、城镇排水,地下室、生活区、工厂等低于地面的污水处理工程,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泵站处理污水的效率会受到污水内的杂物影响。现有的泵站如公告号为CN204023770U公开的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筒体、盖体、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处设污物处理机构,进水管通过弹性接头设置于筒体的中部或下部,出水管通过管道连接至水泵且出水管的管口设于筒体中部或上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泵站将污水从进水管排入筒体,并经过污物处理机构将污水中的泥沙处理后排入筒体内部,处理后的泥沙混合在污水中随水泵排出出水管,但是在泵站长时间试用下,内部的污水不断涨幅,容易在泵站的内壁上黏附有泥沙等污染物,工作人员需要下到泵站底部将泵站内壁上黏附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具有便于泵站自动清理内壁上污染物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包括筒体、设置于所述筒体侧壁上的出水口及进水口、设置于筒体上的筒盖,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所述筒体内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筒盖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口,远离所述筒盖的一端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冲刷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泵站开始运作时,污水从进水口进入筒体,筒体内部的水泵将进入的污水输送至出水管,污水在出水管内快速上升至出水口,经过冲刷孔时,部分污水从冲刷孔中喷射而出并冲击筒体的内侧壁,以对筒体内壁上黏附的泥沙等污染物进行冲洗,以便于泵站内部自动清理黏附在筒体内壁上的泥沙等污染物。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泵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出水接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水泵安装在出水管上时,通过设有出水接头,将水泵与出水管进行连接,使得水泵能将筒体底部将污水输送至出水管,以便于水泵在筒体内部的安装。进一步,所述出水接头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筒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出水接头安装于水泵与出水管之间时,通过支撑座螺栓连接于筒体的底部,加强出水接头的稳固性,支撑座支撑于出水接头,以提高出水接头与水泵距离筒体底部的高度,减少筒体底部堆积的泥沙进入水泵,进而减少水泵的堵塞。进一步,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水泵、出水管均通过法兰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泵或出水接头有所堵塞时,可通过解除出水接头与水泵、出水管的法兰连接,以将堵塞的水泵或出水接头取下,便于水泵或出水接头的清理或更换。进一步,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出水口一端向所述出水口延伸有导流管,所述出水口向所述出水管延伸有连接管,所述导流管与所述连接管通过法兰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更换出水管时,解除连接管与导流管的法兰连接,便于将出水管与出水口分离,以减少更换出水管对筒体出水口的损坏,有利于保护筒体的完整性。进一步,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导流管的位置设有止回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泵站工作时,在出水管与导流管之间的止回阀可防止排入出水口的水回流,以保证水流方向的单一性。进一步,所述筒体包括连通进水口的污水腔、位于污水腔上方的操作腔、分隔与所述污水腔与所述操作腔的栅栏,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污水腔,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操作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泵站内部的污水量较多时,筒体内部的栅栏可将污水中的杂物或泥沙隔离在污水腔内,以减少污水中的杂物或泥沙进入操作腔,以便于工作人员下到操作腔进行检修。进一步,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穿过所述栅栏的爬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泵站内部需要检修时,工作人员可通过筒体内侧壁上的爬梯进入到操作腔,以便于工作人员进入操作腔进行检修。进一步,所述栅栏上铰接有隔栏,所述栅栏朝向所述污水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螺母,若干所述螺母抵靠于所述隔栏朝向所述污水腔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泵站处理污水时,隔栏受到重力抵靠于螺母上,以将污水腔与操作腔隔离,在工作人员需要进入污水腔更换水泵或者出水接头时,可将栅栏上的隔栏朝远离水泵的方向转动,以打开进入污水腔的开口,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到污水腔内对水泵或出水接头进行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冲刷孔,在泵站运作时,水泵将进入的污水输送至出水管,污水经过冲刷孔从冲刷孔中喷射而出,以对筒体内壁上黏附的泥沙进行冲洗,便于泵站内部自动清理黏附在筒体内部上的泥沙等污染物;通过在出水管与连接管之间法兰连接导流管,以将导流管与出水管、连接管的法兰连接解除,以便于将出水管与出水口分离,进而减少更换出水管对筒体出水口的损坏,有利于保护筒体的完整性;通过设置止回阀,可防止排出的水回流,保证水流的单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筒体;11、筒盖;2、出水口;3、进水口;4、出水管;41、水泵;42、冲刷孔;43、出水接头;431、支撑座;432、螺栓;5、导流管;51、连接管;52、止回阀;6、污水腔;61、操作腔;62、栅栏;621、爬梯;622、隔栏;623、螺母;624、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包括筒体1、设置于筒体1外侧壁上的出水口2及进水口3、铰接于筒体1上端的筒盖11,出水口2位于进水口3的上方。参照图1,筒体1内部竖直设置有靠近出水口2的出水管4,出水管4靠近筒盖11的一端连接于出水口2,出水管4远离筒盖11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水接头43,出水接头43远离出水管4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水泵41,出水管4上靠近水泵4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冲刷孔42,以使水泵41将污水输送至出水管4时,污水从冲刷孔42中喷射而出,以将筒体1内壁上黏附的泥沙进行冲洗,便于泵站内部自动清理黏附在筒体1内壁上的泥沙等污染物。参照图1,出水接头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31,支撑座431背对出水接头43的侧壁与筒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432固定连接,以加强出水接头43在筒体1内部的稳固性,支撑座431位于出水接头43与筒体1底部之间,以提高出水接头43和水泵41距离筒体1底部的高度,进而减少筒体1底部堆积的泥沙对水泵41和出水接头43的堵塞。参照图2,出水管4靠近出水口2的一端向出水口2方向延伸有导流管5,出水口2朝向筒体1内部并向出水管4方向延伸有连接管51,导流管5与连接管51通过法兰连接,进而可通过解除导流管5与连接管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包括筒体(1)、设置于所述筒体(1)侧壁上的出水口(2)及进水口(3)、设置于筒体(1)上的筒盖(11),所述出水口(2)位于所述进水口(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靠近所述筒盖(11)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口(2),远离所述筒盖(11)的一端设有水泵(41),所述水泵(41)连通所述进水口(3),所述出水管(4)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冲刷孔(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包括筒体(1)、设置于所述筒体(1)侧壁上的出水口(2)及进水口(3)、设置于筒体(1)上的筒盖(11),所述出水口(2)位于所述进水口(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靠近所述筒盖(11)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口(2),远离所述筒盖(11)的一端设有水泵(41),所述水泵(41)连通所述进水口(3),所述出水管(4)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冲刷孔(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41)与所述出水管(4)之间设有出水接头(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头(4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31),所述支撑座(431)与所述筒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43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头(43)与所述水泵(41)、出水管(4)均通过法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自清理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靠近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丰
申请(专利权)人:宾麦供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