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减粘利导型铲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39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减粘利导型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铲斗体,铲斗体上固定有多组斗齿;铲斗体包括主刀板、侧刀板、侧板、动臂支撑板、斗壁、拉杆支撑板,斗壁的两侧均设有侧板,每个侧板的前端均连接有一个侧刀板,多组斗齿固定在主刀板的下端端口上,斗壁的后端分别与动臂支撑板、拉杆支撑板固定连接;通过仿生学理论及有限元分析优化得到斗底角、斗壁张角、斗底弧半径、回转半径,使得铲斗内物料的流动顺畅、物料粘附性最小。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铲斗实施作业后,物料流动性明显改善,物料粘附性明显见降低,大幅提升机器作业效率、降低了工作阻力,节省燃油减少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机减粘利导型铲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载机减粘利导型铲斗,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装载机铲斗是机器整体工作装置的核心部件,铲斗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整机的作业效率、工作阻力、油耗等,这些因素是用户最关注部分;目前的铲斗使得整机的油耗大、经济成本高,且工作阻力大、降低了作业的效率。为此深入开展对铲斗结构形式的研究对节能降耗,提高工作效率意义深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变铲斗结构,改善物料流动性,降低物料粘附性和铲斗工作阻力,使得装载机节能降耗、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减粘利导型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铲斗体,铲斗体上固定有多组斗齿;铲斗体包括主刀板、侧刀板、侧板、动臂支撑板、斗壁、拉杆支撑板,斗壁的两侧均设有侧板,每个侧板的前端均连接有一个侧刀板,多组斗齿固定在主刀板的下端端口上,斗壁的后端分别与动臂支撑板、拉杆支撑板固定连接;通过仿生学理论及有限元分析优化得到斗底角、斗壁张角、斗底弧半径、回转半径,使得铲斗内物料的流动顺畅、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载机减粘利导型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铲斗体(2),铲斗体(2)上固定有多组斗齿(1);铲斗体(2)包括主刀板(4)、侧刀板(5)、侧板(6)、动臂支撑板(8)、斗壁(9)、拉杆支撑板(10),斗壁(9)的两侧均设有侧板(6),每个侧板(6)的前端均连接有一个侧刀板(5),多组斗齿(1)固定在主刀板(4)的下端端口上,斗壁(9)的后端分别与动臂支撑板(8)、拉杆支撑板(10)固定连接;通过仿生学理论及有限元分析优化得到斗底角、斗壁张角、斗底弧半径、回转半径,使得铲斗内物料的流动顺畅、物料粘附性最小;斗底角为铲斗体(2)置于地面上时斗壁(9)下端与地面之间的夹角;斗壁张角为斗壁(9)上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减粘利导型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铲斗体(2),铲斗体(2)上固定有多组斗齿(1);铲斗体(2)包括主刀板(4)、侧刀板(5)、侧板(6)、动臂支撑板(8)、斗壁(9)、拉杆支撑板(10),斗壁(9)的两侧均设有侧板(6),每个侧板(6)的前端均连接有一个侧刀板(5),多组斗齿(1)固定在主刀板(4)的下端端口上,斗壁(9)的后端分别与动臂支撑板(8)、拉杆支撑板(10)固定连接;通过仿生学理论及有限元分析优化得到斗底角、斗壁张角、斗底弧半径、回转半径,使得铲斗内物料的流动顺畅、物料粘附性最小;斗底角为铲斗体(2)置于地面上时斗壁(9)下端与地面之间的夹角;斗壁张角为斗壁(9)上下两侧之间夹角;斗底弧半径为斗壁(9)后端弧度的半径;回转半径为铲斗体(2)置于地面上时主刀板(4)前端与动臂支撑板(8)上连接装载机动臂的位置之间在地面上的投影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减粘利导型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斗体(2)还包括斗底加强板组件(7)、加强角钢(11)、上挡支撑板(12),斗壁(9)的下端与斗底加强板组件(7)固定连接,动臂支撑板(8)的下端固定在斗底加强板组件(7)上,拉杆支撑板(10)的上端固定在加强角钢(11)上,斗壁(9)的上部与上挡支撑板(12)固定连接,上挡支撑板(12)的下端固定在加强角钢(1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载机减粘利导型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斗体(2)上固定有至少2组防腐蚀阳极组件(3);防腐蚀阳极组件(3)固定在加强角钢(1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载机减粘利导型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守义吴承鑫范宏誉尉世权汪小云林冬华
申请(专利权)人: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