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移装载机用铲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78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滑移装载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移装载机用铲斗,包括斗底板、挂板、侧板、横梁、脚踏板、快换板、限位板、腰型孔、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设置快换板,快换板上设置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便于适应滑移装载机上不同属具的连接结构,同时上限位板、第一侧限位板、第二侧限位板、下限位板能够在安装滑移装载机的属具时,对属具进行限位,进而减少安装时的调整次数,提高安装效率,设置的三个腰型孔,能够对滑移装载机上属具连接结构进行定位,提高安装的精度,设置耐磨板,提高了铲斗的耐磨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耐磨板上设置的螺钉孔,便于在铲斗上增加铲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移装载机用铲斗
本技术涉及滑移装载机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滑移装载机用铲斗。
技术介绍
滑移装载机亦称滑移式装载机、多功能工程车、多功能工程机。是一种利用两侧车轮线速度差而实现车辆转向的轮式专用底盘设备。主要用于作业场地狭小、地面起伏不平、作业内容变换频繁的场合。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应用、码头装卸、市区街道、住宅、谷仓、畜舍、机场跑道等,同时还可作为大型工程施工机械辅助设备使用。滑移装载机的行走方式有两种:轮式和履带式。滑移装载机在使用铲斗进行作业时,需要将铲斗安装在滑移装载机上,但是现有的铲斗与滑移装载机的连接结构一般是固定结构,无法适应不同滑移装载机的属具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滑移装载机用铲斗,它可以实现至少一定程度上便于滑移装载机与铲斗进行连接。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滑移装载机用铲斗,包括斗底板,所述斗底板宽度方向一端设有挂板,所述挂板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延伸至斗底板另一端的侧板,所述挂板上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两个脚踏板,所述挂板朝向斗底板外侧一面设有两个快换板,所述快换板四个棱边各设有一限位板,四个所述限位板分别定义为上限位板、第一侧限位板、第二侧限位板、下限位板,所述快换板靠近第一侧限位板一端成列设有三个腰型孔,所述下限位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斗底板前沿部位设有横跨其长度方向的耐磨板。进一步地,所述耐磨板上设有多个螺钉孔。进一步地,所述斗底板底面设有多个加固板。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上设有多个凸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置快换板,快换板上设置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便于适应滑移装载机上不同属具的连接结构,同时上限位板、第一侧限位板、第二侧限位板、下限位板能够在安装滑移装载机的属具时,对属具进行限位,进而减少安装时的调整次数,提高安装效率,设置的三个腰型孔,能够对滑移装载机上属具连接结构进行定位,提高安装的精度,设置耐磨板,提高了铲斗的耐磨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耐磨板上设置的螺钉孔,便于在铲斗上增加铲齿,设置加固板,提高了铲斗底部的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立体结构仰视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立体结构侧视角度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斗底板,2-侧板,3-耐磨板,4-螺钉孔,5-横梁,6-脚踏板,7-凸台,8-第一侧限位板,9-上限位板,10-腰型孔,11-第二侧限位板,12-快换板,13-第一安装槽,14-第二安装槽,15-下限位板,16-挂板,17-加固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的一种滑移装载机用铲斗,包括斗底板1,所述斗底板1前沿部位设有横跨其长度方向的耐磨板3,耐磨板3减少斗底板1前沿部位的磨损,有利于提高斗底板1的使用寿命,所述耐磨板3上设有多个螺钉孔4,通过使用外部螺钉穿过螺钉孔4,进而能够在斗底板1上增加铲齿,所述斗底板1底面设有多个加固板17,增加了斗底板1的刚性,所述斗底板1宽度方向一端设有挂板16,所述挂板16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延伸至斗底板1另一端的侧板2,所述挂板16上端设有横梁5,所述横梁5上设有两个脚踏板6,所述脚踏板6上设有多个凸台7,增加了防滑效果,这样作业人员通过站立在脚踏板6上进而进入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时,减少滑倒现象,所述挂板16朝向斗底板1外侧一面设有两个快换板12,所述快换板12四个棱边各设有一限位板,四个所述限位板分别定义为上限位板9、第一侧限位板8、第二侧限位板11、下限位板15,所述快换板12靠近第一侧限位板8一端成列设有三个腰型孔10,所述下限位板15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3、第二安装槽14,其中第一安装槽13的形状大体成矩形,第二安装槽14的形状大致成马蹄形,第一安装槽13、第二安装槽14与滑移装载机上属具连接结构上的定位装置对应。本技术在使用时:滑移装载机静臂上的属具连接结构卡合在快换板的上限位板、下限位板、第一侧限位板、第二侧限位板之间,使属具连接结构快速定位,同时属具连接结构上的销钉卡合在三个腰型孔内,进而使属具连接结构进一步地进行定位,再通过现有技术将属具连接结构与铲斗上的快换板进行连接,使铲斗安装在滑移装载机上。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移装载机用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斗底板(1),所述斗底板(1)宽度方向一端设有挂板(16),所述挂板(16)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延伸至斗底板(1)另一端的侧板(2),所述挂板(16)上端设有横梁(5),所述横梁(5)上设有两个脚踏板(6),所述挂板(16)朝向斗底板(1)外侧一面设有两个快换板(12),所述快换板(12)四个棱边各设有一限位板,四个所述限位板分别定义为上限位板(9)、第一侧限位板(8)、第二侧限位板(11)、下限位板(15),所述快换板(12)靠近第一侧限位板(8)一端成列设有三个腰型孔(10),所述下限位板(15)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3)、第二安装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移装载机用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斗底板(1),所述斗底板(1)宽度方向一端设有挂板(16),所述挂板(16)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延伸至斗底板(1)另一端的侧板(2),所述挂板(16)上端设有横梁(5),所述横梁(5)上设有两个脚踏板(6),所述挂板(16)朝向斗底板(1)外侧一面设有两个快换板(12),所述快换板(12)四个棱边各设有一限位板,四个所述限位板分别定义为上限位板(9)、第一侧限位板(8)、第二侧限位板(11)、下限位板(15),所述快换板(12)靠近第一侧限位板(8)一端成列设有三个腰型孔(10),所述下限位板(15)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海徐明传潘朝军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佳恩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