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结构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设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结构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桥头跳车是指由于路面在台背回填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断裂,使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和冲击,从而对桥涵和路面造成附加的冲击荷载的现象。桥头跳车使司机和乘客感到颠簸不适,甚至造成车辆大幅度减速,严重的可导致交通事故,特别是车辆机械事故。因此,桥头跳车问题已成为高等级公路的工程质量和造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就道路路况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在车辆荷载、结构自重、自然因素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头跳车。桥头跳车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行车安全、降低行车速度、影响车辆运营费用和加速桥梁及路面的病害,对道路桥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固定单元和多个调整单元;/n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分隔槽、斜坡(1)和沉降缝(11);/n所述分隔槽位于桥台(4)与道路段(5)之间,分隔槽将桥台(4)与道路段(5)隔开;/n所述斜坡(1)设置在分隔槽内,斜坡(1)斜面朝向道路段(5),斜坡(1)的左上沿与桥台(4)等高,斜坡(1)的右下沿靠近道路段(5);/n所述沉降缝(11)位于斜坡(1)与道路段(5)之间;/n调整单元:所述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一根立柱(3)和多个三角形砌块(2);/n所述立柱(3)由多个结构相同的立柱块(31)组成,所述每个立柱块(31)的上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固定单元和多个调整单元;
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分隔槽、斜坡(1)和沉降缝(11);
所述分隔槽位于桥台(4)与道路段(5)之间,分隔槽将桥台(4)与道路段(5)隔开;
所述斜坡(1)设置在分隔槽内,斜坡(1)斜面朝向道路段(5),斜坡(1)的左上沿与桥台(4)等高,斜坡(1)的右下沿靠近道路段(5);
所述沉降缝(11)位于斜坡(1)与道路段(5)之间;
调整单元:所述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一根立柱(3)和多个三角形砌块(2);
所述立柱(3)由多个结构相同的立柱块(31)组成,所述每个立柱块(31)的上表面设有对接槽(32),每个立柱块(31)的下表面设有对接块(33),所述对接块(33)与立柱块(31)为一体结构,所述多个立柱块(31)沿竖直方向分布,相邻两个立柱(31)通过对接槽(32)和对接块(33)间隙配合;
所述三角形砌块(2)分为直三角形砌块(21)和斜三角形砌块(23)两种,所述两个直三角形砌块(21)和两个斜三角形砌块(23)可拼接成一个长方体,所述每个三角形砌块(2)上均设有通孔(22),所述两个直三角形砌块(21)和两个斜三角形砌块(23)拼接成一个长方体时,每个三角形砌块(2)上的通孔(22)共轴线;
所述立柱(3)穿过多个三角形砌块(2)上的通孔(22),且立柱(3)与所述通孔(22)间隙配合,每个三角形砌块(2)均可沿立柱(3)滑动;
所述多个调整单元从左向右均匀设置在分割槽内,所述每个调整单元中立柱(3)的下端均竖直贯穿斜坡(1),且相邻两个立柱(3)的间距与所述长方体的长度相等;
所述多个调整单元的顶面同处于一个平面,且所述平面与桥台(4)位于同一水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三角形砌块(2)的上表面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圆环槽(61);
所述每个第一圆环槽(61)内均设有第一转动块(62)和第一吊环(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瑜,丁丁,毕靖,王超林,李佳申,全大国,滕明阳,杨进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