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70333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9
一种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压铸合金技术领域。该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含有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Fe为0.05‑1.7%,Mn为0.3‑1.95%,Fe+Mn=1.6‑2.0%,Si为0‑1.6%,Mg为0‑1.3%,Cu≤0.25%,Zn≤0.25%,Ti≤0.25%,Sr为0.1‑0.5%,余量为Al和杂质,其中总杂质含量≤1.0%。其制备方法,包括,按配比加入元素的原料熔炼、精炼、变质、铸造,还可以退火,对于高硅高镁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还可以进行固溶‑时效处理,该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的成分设计在共晶成分附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具有高强度、高热导率、压铸性能和阳极氧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合金
,具体涉及一种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铝合金压铸工艺越来越多用于生产3C电子产品的外观零部件。压铸以后,通过阳极氧化,获得光彩动人的外观。所以,作为3C电子产品外观用铝合金,不仅要有优异的压铸性能,还要有优异的阳极氧化性能。Al-Mn合金具有良好的阳极氧化性能,并兼具良好的热传输性能。目前已有一些商用Al-Mn合金,具有良好的阳极氧化性能,比如DM3合金,含Mn量约为1.2%,含有Co元素,使得合金成本较高,而且业界反应,该合金的流动性略嫌不够。申请号为201910447015.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压铸铝合金,含有Mn2.0%,Co0.7-1.2%,Sc0.2-0.4%,Ti0.1-0.3%,余量为Al,据称该合金抗拉强度大幅提高,阳极氧化后所得膜层较厚且表面光滑、颜色均匀,较为美观,而且具有较好耐腐蚀性,适合用于制作3C电子产品的保护外壳。但该合金还有Co和Sc,使得合金成本大幅度提高。合金的流动性是评价铝合金压铸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将合金成分设计在共晶成分有利于提高合金的流动性。但是合金在共晶成分容易形成粗大的金属间化合物相,使得阳极氧化膜表面变得粗糙,颜色也不均匀,严重影响其阳极氧化性能,而且严重损害合金的力学性能。根据相图,Al-Mn合金的共晶成分为1.9wt%Mn,形成共晶相(金属间化合物相)Al6Mn,Al-Fe合金的共晶成分也为1.9wt%,形成共晶相(金属间化合物相)Al3Fe,Al-Mn合金中加入Fe或在Al-Fe合金中加入Mn都会形成共晶相(金属间化合物相)Al6(FeMn);如果合金中含有元素Si,则可能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相All5(FeMn)3Si2。如果能够细化这些金属间化合物相,则可以将合金成分设计在共晶成分,提高合金的流动性,又不会影响合金的阳极氧化性能,对力学性能的损害也大为减轻,从而开发出压铸性能、阳极氧化性能及力学性能俱佳的合金。所以,如何细化金属间化合物相是开发这类合金的关键。一般地,Al-Fe-Mn合金属于非热处理强化型合金,合金的强度依赖于元素Fe和Mn的固溶强化效果。可以推断,Al-Fe-Mn压铸铝合金只能达到中低强度,难以满足国民生产的需求。开发具有高强度,高导热率,同时兼具良好的压铸性能和阳极氧化性能的合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的成分设计在共晶成分附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而且是一种高强度、高热导率、压铸性能和阳极氧化性能俱佳的合金,本专利技术利用Sr对金属间化合物相变质处理,改变合金中的粗大金属间化合物相Al6Mn、Al3Fe、Al6(FeMn)和All5(MnFe)3Si2相的尺寸和形貌,减轻它们对阳极氧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的损害,实现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阳极氧化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含有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Fe0.05-1.7%,Mn0.3-1.95%,Fe+Mn=1.6-2.0%,Si0-1.6%,Mg0-1.3%,Cu≤0.25%,Zn≤0.25%,Ti≤0.25%,Sr0.1-0.5%,余量为Al和杂质,其中总杂质含量≤1.0%。所述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压铸态(F态)抗拉强度124-229MPa,屈服强度64-112MPa,延伸率21.6-31.2%,导热系数165-194W/m.K,阳极氧化效果优异。所述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退火态(O态)抗拉强度108-174MPa,屈服强度43-72MPa,延伸率28.6-34.9%,导热系数179-204W/m.K,阳极氧化效果良好。根据Si和Mg的含量,所述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更优选为:一种低硅低镁的共晶型Al-Fe-Mn压铸合金,其含有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Fe0.05-1.7%,Mn0.3-1.95%,Fe+Mn=1.6-2.0%,Si≤0.15%,Mg≤0.15%,Cu≤0.25%,Zn≤0.25%,Ti≤0.25%,Sr0.1-0.35%,余量为Al和杂质,其中总杂质含量≤1.0%。所述的低硅低镁的共晶型Al-Fe-Mn压铸合金,其压铸态(F态)抗拉强度124-141MPa,屈服强度64-68MPa,延伸率24.7-31.2%,导热系数184-194W/m.K。更优选为:一种中硅中镁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含有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Fe0.05-1.7%,Mn0.3-1.95%,Fe+Mn=1.6-2.0%,Si0.5-0.9%,Mg0.3-1.0%,Cu≤0.25%,Zn≤0.25%,Ti≤0.25%,Sr0.1-0.35%,余量为Al和杂质,其中总杂质含量≤1.0%。所述的中硅中镁的共晶型Al-Fe-Mn压铸合金,其压铸态(F态)抗拉强度182-215MPa,屈服强度84-102MPa,延伸率24.9-26.6%,导热系数169-176W/m.K。更优选为:一种高硅高镁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含有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Fe0.05-1.7%,Mn0.3-1.95%,Fe+Mn=1.6-2.0%,Si0.95-1.5%,Mg0.3-1.3%,Cu≤0.25%,Zn≤0.25%,Ti≤0.25%,Sr0.1-0.5%,余量为Al和杂质,其中总杂质含量≤1.0%。所述的高硅高镁的共晶型Al-Fe-Mn合金压铸合金,其压铸态(T6态)抗拉强度304-336MPa,屈服强度159-184MPa,延伸率5.7-8.1%,导热系数146-153W/m.K。所述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按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的元素成分配比,准备Fe,Mn,Si,Mg,Cu,Zn,Ti和Al的原料;准备Sr的变质剂原料Al-10Sr;步骤2:熔炼将Al的原料加热熔化成铝熔体,将其他元素的原料加入铝熔体中,至全部原料熔化后,搅拌均匀,得到合金熔体;其中,在整个熔炼过程中,控制温度为700-760℃;步骤3:精炼、变质向合金熔体中,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后,再加入Sr的变质剂原料Al-10Sr进行变质处理,得到变质后的铝合金熔体;步骤4:后处理将变质后的铝合金熔体,进行除气后,再进行扒渣,然后在700-800℃静置15-25min,使得铝合金熔体中的杂质沉淀或上浮,去除杂质,压铸成铸件,得到共晶型Al-Fe-Mn-Si-Mg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含有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Fe 0.05-1.7%,Mn 0.3-1.95%,Fe+Mn=1.6-2.0%,Si 0-1.6%,Mg 0-1.3%,Cu≤0.25%,Zn≤0.25%,Ti≤0.25%,Sr 0.1-0.5%,余量为Al和杂质,其中总杂质含量≤1.0%;根据Si和Mg的含量,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分为低硅低镁的共晶型Al-Fe-Mn压铸合金、中硅中镁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和高硅高镁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含有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Fe0.05-1.7%,Mn0.3-1.95%,Fe+Mn=1.6-2.0%,Si0-1.6%,Mg0-1.3%,Cu≤0.25%,Zn≤0.25%,Ti≤0.25%,Sr0.1-0.5%,余量为Al和杂质,其中总杂质含量≤1.0%;根据Si和Mg的含量,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分为低硅低镁的共晶型Al-Fe-Mn压铸合金、中硅中镁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和高硅高镁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压铸态抗拉强度124-229MPa,屈服强度64-112MPa,延伸率21.6-31.2%,导热系数165-194W/m.K;
所述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退火态抗拉强度108-174MPa,屈服强度43-72MPa,延伸率28.6-34.9%,导热系数179-204W/m.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硅低镁的共晶型Al-Fe-Mn压铸合金,其含有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Fe0.05-1.7%,Mn0.3-1.95%,Fe+Mn=1.6-2.0%,Si≤0.15%,Mg≤0.15%,Cu≤0.25%,Zn≤0.25%,Ti≤0.25%,Sr0.1-0.35%,余量为Al和杂质,其中总杂质含量≤1.0%;
所述的低硅低镁的共晶型Al-Fe-Mn压铸合金,其压铸态抗拉强度124-141MPa,屈服强度64-68MPa,延伸率24.7-31.2%,导热系数184-194W/m.K。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硅中镁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含有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Fe0.05-1.7%,Mn0.3-1.95%,Fe+Mn=1.6-2.0%,Si0.5-0.9%,Mg0.3-1.0%,Cu≤0.25%,Zn≤0.25%,Ti≤0.25%,Sr0.1-0.35%,余量为Al和杂质,其中总杂质含量≤1.0%;
所述的中硅中镁的共晶型Al-Fe-Mn压铸合金,其F态的抗拉强度182-215MPa,屈服强度84-102MPa,延伸率24.9-26.6%,导热系数169-176W/m.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硅高镁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其含有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Fe0.05-1.7%,Mn0.3-1.95%,Fe+Mn=1.6-2.0%,Si0.95-1.5%,Mg0.3-1.3%,Cu≤0.25%,Zn≤0.25%,Ti≤0.25%,Sr0.1-0.5%,余量为Al和杂质,其中总杂质含量≤1.0%;
所述的高硅高镁的共晶型Al-Fe-Mn合金压铸合金,其T6态抗拉强度304-336MPa,屈服强度159-184MPa,延伸率5.7-8.1%,导热系数146-153W/m.K。


6.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
按共晶型Al-Fe-Mn-Si-Mg压铸合金的元素成分配比,准备Fe,Mn,Si,Mg,Cu,Zn,Ti和Al的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林毕常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