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328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包括:旋转喷淬系统,其环绕在筒形工件内外两侧,用以向工件内外两侧均匀喷水使工件表面快速冷却;液压顶升平台,用以支撑所述旋转喷淬系统并调节所述旋转喷淬系统的高度,同时能使所述旋转喷淬系统在喷淬过程绕其转动;箱型框架支撑及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液压顶升平台外部,用以固定和支撑所述液压顶升平台并对其垂直升降进行导向;给排水系统,在工件喷淬过程用以向所述旋转喷淬系统供水,同时实现喷淬过程中压力检测和回水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旋转喷淬系统能向工件内外两侧均匀喷水使工件表面快速冷却,可以快速有效的破除淬火工件表面的蒸汽膜,提高换热效率,减少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型薄壁筒体淬火冷却工艺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
技术介绍
大型薄壁筒体,常用于航空航天、尖端武器等领域,具有产品精度要求高,单体尺寸大、重量大的特点。大型薄壁筒体的淬火冷却作为工件热处理的重要步骤,关系到工件组织结构与变形尺寸,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性能。传统的薄壁筒体一般采用吊挂方式转运,使用浸入式水槽淬火。当筒体直径增大时,传统的浸入式淬火方式容易因内部应力过大导致变形,同时需要更大的淬火槽体,淬火介质的搅拌需要更多的搅拌装置,加工制作难度大,且投资成本高,工件适应能力差。吊挂方式转运大型工件所需工作时间长,吊运难度大,很难满足薄壁件较短的淬火转移时间需求。人工吊装操作受人为因素影响多,难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综上所述,传统的淬火方式难以满足此类零件的淬火需求,迫切需要根据大型薄壁筒体的特点,设计出冷却速率可控、冷却强度高、处理工件尺寸范围广的淬火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喷水的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确保薄壁筒体的精密热处理,达到产品性能均匀、变形可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包括:旋转喷淬系统,其环绕在筒形工件内外两侧,用以向工件内外两侧均匀喷水使工件表面快速冷却;液压顶升平台,用以支撑所述旋转喷淬系统并调节所述旋转喷淬系统的高度,同时能使所述旋转喷淬系统在喷淬过程绕其转动;箱型框架支撑及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液压顶升平台外部,用以固定和支撑所述液压顶升平台并对其垂直升降进行导向;给排水系统,在工件喷淬过程用以向所述旋转喷淬系统供水,同时实现喷淬过程中压力检测和回水收集。由上,本专利技术旋转喷淬系统能在液压顶升平台旋转,可以实现大直径筒体表面的均匀喷淬;喷圈高度可调节的液压顶升平台,能够实现筒体的喷淬过程的高度调节,通过旋转喷淬系统能向工件内外两侧均匀喷水使工件表面快速冷却,可以快速有效的破除淬火工件表面的蒸汽膜,提高换热效率,减少变形。可选的,所述液压顶升平台包括环形框架平台、液压驱动系统及导向轮装置,所述环形框架平台上部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旋转喷淬系统的环形支撑导轨,所述导向轮装置均匀设置在环形框架平台圆周外侧;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固定在混凝土预埋件上的液压缸支座以及液压缸,液压缸以铰接的方式连接环形框架平台,用于垂直驱动环形框架平台升降。由上,本专利技术导向轮装置安装在环形框架平台圆周外侧四角,与箱型框架支撑及导向装置的导向装置相匹配,起到垂直升降导向作用,也同时起到防止液压顶升平台转动的作用。可选的,所述旋转喷淬系统包括环形支撑框架、喷淬系统以及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环形支撑框架由方钢及型钢组合焊接而成,用于支撑固定喷淬系统;所述喷淬系统包括进水总管、支管、若干可调式喷头以及若干电动调节阀门,所述支管均匀布设于所述环形支撑框架内,在支管相对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可调式喷头,在安装可调式喷头的支管上还安装有电动调节阀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支撑轮组、电液推缸及其支座,所述支撑轮组安装在环形支撑框架底部,沿圆周均布,所述支撑轮组安放在环形支撑导轨上;所述电液推缸及其支座安装在环形框架平台上,电液推缸的推头连接环形支撑框架,用以推拉环形支撑框架实现旋转往复运动。由上,环形支撑框架由方钢及型钢组合焊接而成,经过优化设计,保证足够的刚性,承载稳定可靠;同时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环形支撑框架旋转往复运动,保证工件各部位喷淬过程均匀一致,减少驻点影响。可选的,所述箱型框架支撑及导向装置包括箱型框架与导向装置,所述箱型框架由四个箱型柱和柱间连接箱型梁组合焊接而成,安装在混凝土基础预埋件上;所述导向装置是由型钢焊接而成的导轨,整体呈“凹”字形,用以配合液压顶升平台的导向轮装置。由上,箱型柱及箱型梁均由型钢组合焊接而成,保证其整体强度和刚度,对顶升平台进行有效的固定和支撑。导向装置由型钢焊接而成的导轨,整体呈“凹”字形,有效配合支撑顶升平台的导向轮装置。可选的,所述给排水系统包括集水池、供水总管路以及回水管路,所述集水池包括相连通的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喷淬系统的下方,另一部分位于喷淬系统前方地下,用于收集喷淬系统喷出的水流供回水管路收集;所述供水总管路分四路供给喷淬系统;所述回水管路分两路从集水池吸水,经过滤器、阀门后流经回水泵强排至回水接点。由上,采用给排水系统,能够实现喷淬过程的水源供应和回水收集;泵后管路安装止回阀,防止逆流倒灌现象。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集水池侧面底部的液位测量装置,用以实时监测集水池液位。由上,液位测量装置能实时监测集水池液位,可根据液位设定来自动启停排水泵。由上,本专利技术的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匀速旋转的喷淬系统,能实现大直径筒体表面的均匀喷淬,可以快速有效的破除淬火工件表面的蒸汽膜,提高换热效率,减少变形保证淬火质量;高度可调节的液压顶升平台,能够实现筒体喷淬过程的高度调节;通过调节水流压力,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不同直径薄壁筒体的淬火需求;采用给排水系统,能够实现喷淬过程的水源供应、压力检测、回水收集。通过上述措施确保薄壁筒体的精密热处理,达到产品性能均匀、变形可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液压顶升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旋转喷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喷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箱型框架支撑及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给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1-7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由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包括液压顶升平台1、旋转喷淬系统2、箱型框架支撑及导向装置3以及给排水系统4。由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液压顶升平台1由液压驱动系统101、环形框架平台102及导向轮装置103组成。所述液压驱动系统101由四支行程快速液压缸及支撑座、液压站及液压管路组成。液压缸支座固定在混凝土预埋件6上,液压缸以铰接的方式连接环形框架平台102,垂直驱动环形框架平台102升降。所述环形框架平台102由方钢及型钢组合焊接而成,保证足够的刚性,承载稳定可靠。环形框架平台102上部安装环形支撑导轨104,用来支撑旋转喷淬系统2。导向轮装置103焊接在环形框架平台102圆周外侧四角,与箱型框架支撑及导向装置3的导向装置302相匹配,起到垂直升降导向作用,也同时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旋转喷淬系统,其环绕在筒形工件内外两侧,用以向工件内外两侧均匀喷水使工件表面快速冷却;/n液压顶升平台,用以支撑所述旋转喷淬系统并调节所述旋转喷淬系统的高度,同时能使所述旋转喷淬系统在喷淬过程绕其转动;/n箱型框架支撑及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液压顶升平台外部,用以固定和支撑所述液压顶升平台并对其垂直升降进行导向;/n给排水系统,在工件喷淬过程用以向所述旋转喷淬系统供水,同时实现喷淬过程中压力检测和回水收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喷淬系统,其环绕在筒形工件内外两侧,用以向工件内外两侧均匀喷水使工件表面快速冷却;
液压顶升平台,用以支撑所述旋转喷淬系统并调节所述旋转喷淬系统的高度,同时能使所述旋转喷淬系统在喷淬过程绕其转动;
箱型框架支撑及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液压顶升平台外部,用以固定和支撑所述液压顶升平台并对其垂直升降进行导向;
给排水系统,在工件喷淬过程用以向所述旋转喷淬系统供水,同时实现喷淬过程中压力检测和回水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顶升平台包括环形框架平台、液压驱动系统及导向轮装置,所述环形框架平台上部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旋转喷淬系统的环形支撑导轨,所述导向轮装置均匀设置在环形框架平台圆周外侧;
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固定在混凝土预埋件上的液压缸支座以及液压缸,液压缸以铰接的方式连接环形框架平台,用于垂直驱动环形框架平台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薄壁筒体升降式喷淬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喷淬系统包括环形支撑框架、喷淬系统以及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环形支撑框架由方钢及型钢组合焊接而成,用于支撑固定喷淬系统;
所述喷淬系统包括进水总管、支管、若干可调式喷头以及若干电动调节阀门,所述支管均匀布设于所述环形支撑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君刘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烟台摩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